祝晴媛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应得到进一步优化,教师要积极引入新的写作教学方式、授课理念,以此更好地引发学生写作兴趣,强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兴趣是学生开展高质量写作的基础,鉴于此,文本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兴趣;培养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模式形式化,阻碍学生兴趣生成
写作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想象力、创造力,不同的个体在写作同一内容时也会有千姿百态的表达方式,个人体验、认知能力都会对写作结果产生极大影响。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受到传统育人观念的影响,用单一化、形式化的方式开展写作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多样性、实际性,更有甚者为了应试会让学生背作文、背句子,未能重视学生个人思想的表达。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会用写作模板教授学生,帮助他们应付不同类型的写作要求,导致很多学生在写作时生搬硬套、照猫画虎。长此以往,学生很难形成个性化的写作习惯,不利于他们更好地表达自身内心情感,让写作沦为一种套路化的“样板戏”,阻碍了学生写作兴趣的生成。
(二)未能开拓学生写作思路,阻碍学生想象力发展
我们都知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想象力、创造力对于写作来说非常重要。作文本身需要想象力,需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艺术化的手法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气虚,这样方可构建一个能够温暖人心的精神世界。但是,小学生的阅历有限,阅读量也较为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很难写出优质的文章内容。因此,他们必须要形成较高水平的想象力,这样方可凭借想象创造出优秀文章。当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不是让他们在写作时胡编乱造,而应鼓励他们将真实事件或者自己的内心情感,通过多种修辞手法表达出来,这样可以使平淡的生活事件变得趣味横生。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能主动帮助学生开阔思路,导致他们在写作时常会出现“记流水账”的情况,未能关注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从而极大影响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写作任务繁重,学生存在抵触情绪
写作本身应做到重质不重量。例如,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足以让世人记住唐代诗人张九龄。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时,会教授学生各类技法,并为其布置较为繁重的写作任务,希望以此让学生能够熟能生巧。这样做虽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长此以往,对小学生的综合写作水平提升并无益处。但是,写作并非打铁,兴趣比努力更为重要。部分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甚至会让学生每两天写一篇文章,这样除了会占据学生大量课余时间外,还会阻碍学生体验生活、培养兴趣的水平,使其逐渐将自身的写作兴趣在繁重的任务中消磨殆尽。很多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常会出现无话可说、无素材可写的情况,从而白白消磨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其对写作出现抵触情绪。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培养的意义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对于学生发展、社会建设有重要意义。
其一,在既往的写作教学形式下,写作教学内容极为空泛,学生难以了解教学架构,不清楚课堂流程,很容易出现抵触心理。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能够有效消除他们的畏难、抵触情绪,激发他们对语文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其形成自主、高效的学习习惯,为其之后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内容打下坚实基础。
其二,通过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能够促使教师更为主动地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在写作教学中引入更为趣味、生动的教学辅助形式,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新鲜事物,提升教师的写作教学水平和职业综合素养。
其三,有利于实现社会对学生文化素养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能够大幅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使其逐渐找到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思维和方法,实现更全面发展。在不断学习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将得到有效提升,这对其之后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有重要作用。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培养的策略
(一)结合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打下写作基础
隨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小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为广泛,但是,如何让学生获取高质量的阅读材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写作教学来说,若是学生没有阅读的输入则很难产出高质量的作品。实际上,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常会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产生感慨,但是,由于当前很多学生的阅读量不足,导致他们很难将自己脑海中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从而使其产生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因此,若想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升他们的创作水平,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阅读量的提升,这样当学生想要表达自身想法是,能够有足够的词汇、修辞可以使用。若想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这样方可使其在自主阅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为后续的写作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写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兴趣倾向等因素,为其提供一些高质量的阅读材料,比如世界名著选段、经典散文、诗歌等。通过让学生阅读这些材料,能有效增强他们对文字的把控能力。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感知水平也会有大幅提升,这对其后续开展写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尝试将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以此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趣味、有深度的阅读内容,使其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写作知识体系,为之后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借助小组合作打造优质环境,激起写作兴趣
环境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果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当前,很多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未能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导致写作课堂氛围较为压抑。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很难将自己的思想解放出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写作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当前的写作教学模式,将小组合作引入到写作教学中,为学生打造一个优质的写作学习环境,从而彻底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教师可尝试结合学情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写作小组,在分组后,对他们提出一些思考问题,使其在组内结合问题讨论,从而实现学生思想层面的互动与交流。在分组前,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写作兴趣、写作水平等做到心中有数,以此保证交流效果。通过此方式,学生的思维将变得更加开阔、写作兴趣也会有大幅提升,对提升写作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例如,在讲解“小小动物园”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在写作前,教师可将学生分成3-5人小组,而后为其播放一段动物园的介绍视频。在视频中,学生除了可以看到老虎、长颈鹿、大象、斑马、袋鼠等动物的外形、色彩,还可听到各类动物的叫声,这对他们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有极大促进作用。在播放视频后,我们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同学们,让你们印象最深的动物是什么?它们的长相、生活环境、叫声是怎样的?”在提出问题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不能只是站在讲台上,而应走到学生之间,倾听他们的讨论内容,这样除了能及时帮助他们答疑解惑,还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掌握学情。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我最喜欢的动物”为题进行写作。通过此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帮助他们更为准确地表达自身情感,从而在无形中提升他们的写作热情。
(三)结合新闻时事促进学生思考,增加写作思想性
当前,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常会出现应付了事的情况,写作内容缺乏真情实感,难以让人在阅读时产生共鸣,这样的“自嗨”行为难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利于激发其写作兴趣。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时,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作品的思想性,使其让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作品中表达出来,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将生活时事融入写作教学课堂,让学生结合这些时事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此促进学生更深层次思考,借此提升学生写作内容的思想性。学生若想结合新闻进行写作,首先要具有一定的分析剖析能力,要养成一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睛,这样方能对新闻内容做出准确评价。此外,教师用鼓励学生多进行思考,并尝试利用辩证思想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这样可有效增强写作内容的丰富度和深度。
例如,在特殊时期,很多小区都倡导业主戴口罩、测体温,但仍有极少数人不配合物业工作,以极不负责的态度硬闯测温点,我们可结合类似新闻让学生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部分学生说:“他们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对的,这不仅是对自己个人和家庭的不负责,还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安全。”还有一些学生说:“他们的行为可能有些偏激,但我们并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给予及时地反馈和鼓励,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参与到写作课堂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极端化思想,教师应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这种将时事融入写作课堂的方式,可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能促使其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这对他们之后进行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学生若能具有较强的思考能力,可有效提升自身的写作文章质量,从而有效提升作品的思想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若想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从结合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打下写作基础;借助小组合作打造优质环境,激起写作兴趣;结合新闻时事促进学生思考,增加写作思想性等层面入手分析,以此在無形中促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更为主动、积极、高效地投身到写作学习中。
参考文献:
[1]桑小红.浅议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J].学周刊,2020(14):71-72.
[2]党元香.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