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林
摘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已经转变为新时代倡导支持的治理理念。学校管理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和行动指南,使整个学校管理体系的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研究以人为本的教育行政管理对于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效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行政管理;学校
教育行政队伍建设是管理教育的意志和客观权利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是教育机构应尊重的一项行政原则。它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政策、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教育管理的方针政策为基础。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行政管理的含义
首先,教育行政管理使工作更加活跃和高效,管理教育行政部门的人与管理问题有关,教育管理的重点是完成教育工作和提高效率。既定的制度和方法旨在控制教师努力工作,并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然而采用合理的制度、科学的方法和协调的程序,必须由教学人员遵循。人是工作的源泉,生产力是由人产生的;所以提高工作绩效必须以教师的良好情绪和健康为基础。
第二“以人为本”的教育行政管理更具民主性。人本管理方式更重视人的尊严,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因此,人本理念转变了固有的管理观念,秉持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扬民主。建立民主的管理制度,进行校务公开,使学校内务信息更透明,加强教师与学生与学校的联系,使他们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强化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实际作用,察纳雅言,倾听广大教育人员的真正需求,尊重他们的意愿。加强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管理人员尤其是干部领导接受校内每一个成员的监督,保障民主权利能够得以实现。
二、教育行政管理中的“以人为本”需要遵循的几个要求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管理过程中应遵守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这不仅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确定整个学校管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因此,为了实施“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我们应该遵守以下基本要求:
首先,“以人为本”必须遵循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在科学领域开展管理活动。教育行政不仅受到教育法的限制,而且受到管理当局的限制,还受到非常科学的管理活动的限制。
其次,“以人为本”必须符合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的定位要求。党的教育方针是学校行政管理的主要指导思想和政策方向,学校行政管理必须尊重党的教育方针。当今教育的主要理念是立德树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必须为学生做出榜样,教师的教育并不是从进入课堂才开始,而是当你在学生面前出现的时候,对学生的教育就已经开始了,课堂、校园里、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教育。学校的行政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同样如此;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不会偏离方向,才不会与国家的教育方针背道而驰。
第三、以人为本必须尊重民主的要求。追求民主是社会成员和教师的一项基本权利。民主的要求是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形成头脑风暴,适应群众,调动各方参与、关心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这是建设教育事业的根本要求。大多数教师是董事,他们的基本权利是参与管理。大量教育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以及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不仅是一个管理目标,也是一个关键的管理组织。因此,群众应该通过代表大会、座谈会和各种组织活动,讨论政府机构和学校的主要问题,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分享教育管理智慧,尊重民主集中制。
三、“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行政管理中的实现方式
教学质量优质的学校,肯定有非常完整的管理体系;学校要通过绩效考核、表彰奖励等方式,充分激励老师工作的积极性。那么,你如何改进学校的制度考核和绩效奖励呢?如何开展这“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呢?
首先,我们需要采取适當的教育管理方法,尊重个性,谨慎沟通。在现代科学中,他们的尊严和人权根本不能被侮辱或低估,因为人性具有善良的潜力,关键是如何激励和促进他们。依法治校,知人善任,注重激励。要实现学校行政效能,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依法治校,有利于形成合力,确保对学校职能部门工作的有效监督减少权力,更好地避免腐败,消除不必要的相互猜疑和批评。
第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团结环境。营造环境,既要注意外部恶劣环境的改造和改善,如教学社区的工作和生活,也要注意内部软环境,如员工的价值,道德情感,人际关系,培养和改善团队精神和文化氛围。美国首席科学家哈罗德·库恩认为,“管理好这种设计并维护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人们能够有效地实现团队设定的目标”。
四、结语
就学校而言,教师支持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成长和衰落。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是创造良好的人道主义环境,团结全体教师,创建一支中心力量。学校管理是一项实践性、适用性和完整性都很强的复杂活动。为了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我们需要尊重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运用科学、健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应有权不滥用其权力,在人的层面上领导教师,让教师在愉快的环境中工作,然后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树军.论校园文化建设之制度建设[J].价值工程,2011,30(08):311.
[2]罗丽华.论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J].兰州学刊,2007(4):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