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娟
摘要:盲生在学习初中课程之后,基本上掌握了简单的语文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在视觉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知识面相对来说比较狭窄,对于难度稍大的文章会感觉到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开展教学过程当中,应该结合盲生的认知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将围绕盲校高中教学浅谈的话题进行探讨。
關键词:盲校;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6-001
语文课程是高中教学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是学生学习的必修科目之一,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盲校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由于盲生在视觉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老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视觉上的缺陷,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开展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可以多多采取一些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让学生能够通过听力的形式来学习语文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一、抓好课文的泛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由于盲生在视觉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像普通的高中生那样通过阅读课文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的范读就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当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在开展教学过程当中,老师需要通过范读的形式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意图。
但是在进行范读的时候贩毒,老师需要有几点注意,第一,老师要注意范读的语速,范读的速度要稍微变慢一点,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对文章中新出现的词语或者是重点语句,老师要加重阅读的语句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这个就是重点的内容,其次。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老师要注意抑扬顿挫,还应该根据上下文的语句来进行停顿,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在进行范读过程当中,老师还要掌握作者写作情感的感情色彩,这对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是非常有帮助。
例如,老师在讲解散文荷塘月色这一课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中的内容,老师首先要通过范读的形式,掌握好文章的抑扬顿挫,通过感情色彩的表达,能让学生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重视文章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
想要读懂一篇文章,需要对作者和写作背景有相关的了解。有时课本出现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这就需要老师查阅一些资料,让学生进行记忆。因此在开展教学过程当中,老师需要把写作的背景讲解放在重要的位置。学生只有了解了写作背景,才能够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才能够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态。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内容,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三、根据盲生认知和记忆的特点,多运用启发式,比较式教学
由于盲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但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老师在开展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积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围绕着一个教学主题,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学环节可以紧紧相扣,使得学生能够对文章有清晰地了解,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此外,为了能够让学生区别记忆,老师也可以采取比较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比较过程当中更好地对文章进行理解和记忆。
例如老师在讲解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这两首古诗词的时候,虽然这两首古诗词都是写的游记,但是表达方式和手法上存在一定的不同,老师可以用区别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积极讨论和互动,找到古诗词存在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最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这样的教师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强化学生的记忆力。
四、重视思考和练习的完成,适当设置课外作业
每篇课文的后面都设置了相关的练习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对知识内容进行延伸。因此,老师在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重视课后习题的练习,要让学生积极思考,说出答案之后,然后再给出正确的答案,学生便一目了然。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课后习题之外,还可以根据教学情况适当地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学习能力。
例如,老师在讲解赤壁之战这一课的时候,文章中的线索较多,人物较为复杂,课文的篇幅也较长,学生很容易混淆,因此,老师在讲解完这门课程之后,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全班学生自己组织安排,将赤壁之战的相关内容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表演过程当中能够真正掌握课文中的知识。
结束语
总之,在盲校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需要抓住盲生的特点,结合盲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缺陷,开展具体教学工作,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真正的掌握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技能,达到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泰. 探索盲校语文创新教育[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5):913.
[2] 徐建秀. 盲校语文课堂多元化互动模式的构建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