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研究

2021-12-19 19:09王艳蕾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8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王艳蕾

摘要: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传统文化是我国民俗文化中的一种,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既能够让学生吸取一些传统文化精髓,又能够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激起学生语文知识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8-314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节气,中华民族要想实现知识的传承与发展就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在课堂中的渗透.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极具文化科学价值.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凝聚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其文化精神早已深深烙印在傳统文化中,是中华民族的明珠,现代教育教学中,不断渗透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深刻结合起来,语文学科最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特点,直接承接了传统文化的精华,本文主要探讨了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如何结合起来,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阅读古诗词,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发挥学生想象力

踏青、折柳、登高、放纸鸢……古人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古人的传统习俗是怎样形成的,诗中又是如何记载这些习俗的。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赋予了非常深刻的时代情感与作者情感。然后再通过具体的文学诗词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之中,枯燥的理解传统文化知识是不全面的。他的具体目的是让学生真正的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将自己带入作者的时代,身临其境体会当中的情感。“春社”的娱乐性与乡俗中的庙会、集市等混为一体,形成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道饶具风味的文化风景,如《游山西村》。“折柳”之寓意当为离情常在,表示亲情或友情长系心头,永不相忘。唐代,元宵放灯活动盛况空前,大街小巷灯光通宵达旦,人们熙来攘往,车不能调头,人难得转身。除了民间放灯的风俗活动之外,历代文人也创作了大量生动的诗词传唱吟咏,如《青玉案·元夕》。重阳节饮菊花酒的起源与汉代崇尚仙术、追求长生不老有关,其最初目的是求阳通神和辟谷成仙。菊花酒一般用菊花酿成,文人墨客也常采摘新鲜菊花泡酒饮,称为“露饮”,饮菊花酒,如《饮酒》。

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正确的引导学生把自己带入文化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能力充分的进行创作。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更能使传统文化在初中课堂中熠熠生辉。

二、挖掘教学素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篡是十分具有科学性的,除了集中大量的诗词歌赋内容

外,在一些散文小说类的现代篇目当中,同样可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通过对初中人教版语文课本进行总揽和分析,能够发现虽然其中涌现了大量的现代文内容,但是有很多现代文的篇目也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尤其是一些民国时期的小说篇目和现代文篇目,其中都蕴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是挖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重要媒介。

举例来说,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当中,就寄托了鲁迅先生对于同眠去世的一种美好回忆,因此这篇课文也被收入了朝花夕拾当中。在这篇课文当中,鲁迅先生通过童年的视角,描述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景色,而这两个景色同样又带有传统文化当中的书塾形象,其中三味书屋是陈腐的封建阶级书塾形象,而百草园则是一个充斥着美好童年回忆的儿童乐园。对于书塾,很多学生是既陌生又好奇的。书塾就是古代的学校,针对此,教师就可以展开进行叙述,令学生了解到古代书院的特点,通过展示大量的叔叔图片,令学生感受到古代文人志士在学习之路上需要付出何种努力。同样,教师也可以展示一些清末时期的宝贵影片,在黑白影片的记载中,令学生感受到清朝时期书塾的具体构造和文人志士在上课时候的学习模式,在这种授课过程当中,令学生学会一些历史常识,掌握相应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如七年级的《论语》《木兰诗》《游山西村》;八年级的《核舟记》《孟子》;九年级的《桃花源记》、《岳阳楼记》《屈原》等,这些文章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篇目,里面的名言名句都体现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所以,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渗透传统文化,仅可通过精心筛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对教材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字、句、词、篇和所表达的主旨等方面,进行深度与广度的挖掘、探究,便可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和初中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到良好的传统文教育熏陶作用。这样一来,不仅可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与意义的理解,还可培养学生的良好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真正落实传统文化教育

利用课堂教学这一渠道,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可通过开展传统文化作品的诵读活动,让学生通过对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篇章、国学经典,进行自由诵读、咀嚼体悟,完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吸收与消化,以提高学生人文精神和道德素养,实现传统文化外化于身、内化于行,铸造人格的支柱,在无形中实现对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传承。其次,还应大力倡导读书活动,结合本阶段学生年龄特点与个性喜好,为学生推荐一些名人传记、课外读物等,要求其必须认真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比如,为学生拟定读书计划,每学期至少组织参与一次读书交流会,利用假期时间,将一些中国古典名著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在上课时期进行朗读等,并为表现优异者发布先进典型奖、实物奖等,以激励学生自主阅读。其次,还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如开展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专题讲座、观看优秀历史人物事迹影视作品讨论会、组织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历史文化遗迹等,都是传承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方法。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智慧,对一个国家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当前,中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缺失意味着我国教育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欠缺。而初中语文作为一门与传统文化学习紧密相关的课程,语文教师必须抓住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意义,积极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宋国栋.核心素养理念下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9,(05):47.

[2]罗先慧,李金云,李胜利.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度报告——基于《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的统计与分析[J].语文建设,2020(3):20-26.

[3]陈展龙.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C]//武汉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2020年第一期华中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武汉:武汉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2020:94-96.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