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梦
摘要:学习动机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了几种学习动机理论、探讨了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关键词:学习动机;影响因素;激发学习动机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現如今教育系统越来越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由此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等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动机是指激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是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标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一) 强化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联结主义理论家最早提出。所谓强化是能够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1]依照他们的观点来说,人们的某种学习行为完全是由于先前这种行为与强化而建立起来的联系,强化能够增加人们某种行为重复发生的概率。
(二) 自我效能感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班杜拉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2]当人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一成就行为时,此时将会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激励自己去从事这一成就行为。
(三) 成就动机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阿特金森最早提出。他认为人的动机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共同决定的。人在追求某一成就行为时存在两种倾向: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力求成功者内部动机强,注重能力提高;避免失败者内部动机较低,注重行为结果。
(四) 成败归因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韦纳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的。人们将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归结于不同的因素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进而影响下次行为发生的方式。例如,一个人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为努力,那么下次他会更加努力;当一个人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于能力,那么下次他就不会努力了。[3]
三、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一)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研究表明,当学生面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时,他们往往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学习效率也会更高,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他们面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时,他们往往会产生排斥、消极的态度,自然而然学习的效果也不太理想。
(二)教师及其教学方式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人格魅力等会对学生学习动机产生较大影响。当一个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较高的个人魅力时,学生将会产生要好好学习的学习动机;当一个教师的教学方式生动有趣时,将会吸引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提高学习动机。
(三)学习环境
对学生学习动机影响最大的就是学校环境与家庭环境。一个学校的教学条件包括硬件设施、软件设计、生态环境以及教资水平、学校的学习氛围;这些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同时,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传身教、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家庭的学习氛围也会对学生学习动机产生较大的影响。
四、运用学习动机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依据上述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以下几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建议: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要改变“一言堂”、“填鸭式”教学的方式,将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创设成为一个个有趣的场景,让学生在一个个有趣的场景中探索、分析,从而达到共识。成功的教学离不开良好情境的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提高其内部动机。[4]
(二)设置合适的目标,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可知,任务难度为50%时,此时最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合适的任务难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5]
(三)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教师要积极指导对学生学业失败进行正确归因。面对考试失利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将学习上的失败归结为努力不够而不是能力问题。教师应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夸奖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只要努力就有成功可能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6]
(四)充分认识自我,自我效能培养
相关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与学习成绩成正相关。当学生对于要做得事情或者要完成的任务有了充足的自信心,确信自己一定能够完成,此时他才能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水平,布置恰当任务,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觉“我能行”,增强其自我效能。
五、小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学习动机的几种理论以及影响学习动机的几种因素,并借此提出了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策略。对于教师来说,应该熟练掌握这些理论,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以便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郑巧.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求知导刊,2015.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柳长友,张建鲲,张伟娜.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赵佳楠.运用学习动机理论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J].教育时空,2019(4):170-171.
[6]张庆宗.英语口语中动机归因对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1): 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