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 鱼利明
教学目标:
1.正确跟读课文,读好词句间的停顿,结课能背诵课文。
2.初步掌握理解文言文的方法,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借助图画,结合注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司马光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人,看课题,他就是——司马光。
师出示司马光简介。(请生讲述自己知道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二、初步感知,读好文言文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
的也是这个故事,仔细看文章,听老师把这个故事读给你听。(朗读课文)
2.我们讲的是同一个故事,但又有明显的不同,看看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和以往的文章有哪些不同。(师相机引导总结:这就是古人写文章时用的语言,像用这样的语言写成的文章,我们就称它为文言文,俗称古文。这是我们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文言文语言简洁,概括性强。)
3.怎么读好这篇文言文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文言文朗读小锦囊”。(出示)
一读:字字入目、字字音准。请同学们尝试着自己读一读。
二读:读出停顿、声断气连。
读文言文要根据文意在词句间进行恰当的停顿,不能一口气读下去或者随意停顿。我们用斜竖线作停顿符号来标记朗读的停顿断句。
三读:根据意思读出滋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理解课文。
三、借助注释,理解文意
1.课文文字简练,短短30个字就将事情讲述得很清楚,形成了几幅清晰的画面。老师找来了四幅插图(见图1),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出每幅插图对应的课文内容。(一一对应出示,学生相机朗读。)
2.认识注释。
注释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资源。注释该怎么看呢?读文时看见序号就在下方寻找对应的注释来查看。注释1出现在课题上,告诉了我们课文的出处。其余注释都出现在课文里,对理解课文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讲故事时,每个注释都要用到,一个也不能放过。
3.小组合作学习。
看插图,结合注释讲故事。
学生汇报,师引导学生关注注释来讲故事。
四、探究深入
1.故事中提到的人物都有谁?
他们都做了什么?
(板书:群儿。一儿: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2.司马光的这个故事流传很
广,故事的版本和图画特别多,但是很多版本和插图和我们今天的课文也就是古书的记载是不同的,甚至是错误的。有的图把原本登瓮的孩子画成了爬在假山上;司马光本是“群儿”中的一员,和其他孩子应该是同龄人,有的图却把他画得看起来大很多。
老师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幅图(见图2)。根据课文,结合注释,你来看一看、找一找有哪些错误的地方。
预设1 :地点应该是庭院(拓展“戏于庭”:在哪里玩耍就是“戏于哪”。一般这个地点都是简练的一个字,那一群孩子在花园玩耍就是——在树林里玩耍就是——)书上说群儿戏于庭,图片上的地点显然不是庭院。
预设2:图片上不是瓮,瓮是口小肚大的陶器。
依据注释可知,口小肚大的陶器为瓮。今天我们口口相传的却是“司马光砸缸”,“缸”和“瓮”是一样的吗?(引导学生了解敞口为缸,收口为瓮。)
预设3:“众皆弃去”,其他孩子全部都离开了。
(1)这些图片上的孩子还在现场观望,假如画图的人解释说“已经有一部分孩子离开、跑掉了,这些是留下的”,可以吗?(“皆”是全、都的意思。“皆弃去”说明所有的孩子都离开了。)
(2)“皆”是全、都的意思。那咱們试着用上“皆”字来说话。比如现在,大家坐在教室里全都在做着一件共同的事——听课。用上“皆”字该怎么说?
知道了“皆”字的意思,还能帮我们理解、积累成语。读一读,猜猜这些含“皆”字的成语的意思。
出示:尽人皆知、皆大欢喜、宠辱皆忘。
(3)画面上哪里还能有这些观望的孩子们啊!事实上,他们当时的反应是怎样的?请你想象一下用上“有的……有的……”来说一说。
3.感悟品质。
(1)而此时的司马光呢?做了哪两个动作?谁来表演一下?(板书:持石击瓮)
(2)最后的结果呢?
为什么不用我们通常所说的“流”字,而要用“迸”?
一个“迸”字形象地写出了水喷涌而出的样子。你们看,文言文虽然惜字如金,但用字遣词却是非常精准。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3)瓮里的水喷涌而出,掉在瓮里的小孩得救了。当众儿皆弃去时,只有司马光留下来,急中生智,把落水的孩子救了出来。你们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来评价一下司马光。
五、诵读课文
1.(出示无标点文本)挑战无标点朗读。
2.故事选自《宋史·司马光传》,(出示竖排文本)编排和我们今天大不一样,该怎么读?
3.学生尝试配乐背诵。
六、总结结课
今天我们重温经典,读了文言文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感受到他金子般闪闪发光的美好品质。其实,美好的品质还有很多,比如善于观察、勇于探索,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和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美好品质,愿同学们拥有更多美好的品质,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教学评析
《司马光》一课编排在统编教材的三年级上册,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陈明老师执教时用的是二年级学生,虽有一定难度,但是我们看到的是轻松愉悦的课堂,见证了学生真实学习的过程。这缘于陈老师精巧的设计,加之故事短小易懂,有很强的生活性,所以这节妙趣横生的课亮点颇多。
一、讀得到位,有层次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教学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陈老师的课有于老师的影子。他以“朗读锦囊”的形式设置了三个阶梯来引导学生朗读文言。“探究纠错”后强调读、无标点诵读、古书竖排形式诵读,一系列丰富的形式很好地落实了“读”,把握精准。学生从开课初读的“磕磕绊绊”,到临下课时流畅的集体背诵,其“成长”显而易见,教学的层次感和条理性很强,而这样充分的朗读恰恰为后续讲好故事做了充分的铺垫,可以说教学浑然一体,相辅相成。
二、形式多样,有趣味
文言文教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有关“兴趣”的。谁都清楚,当代语境下,文言太难,音难读、句难通、义难懂、文难用,因为难,学生没有兴趣。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兴趣应该作为文言文教学的起点。学文言的兴趣是完全可以被激发、被点燃,并逐渐浓烈而持续起来的。在陈老师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二年级学生采用了丰富多元的教学形式,如网图找错、含有“皆”字的成语猜意思、“文白对读”、讲故事等语文活动,让课堂充满了生机和趣味。再比如,将文言故事的情节用四幅连环画串联起来,就较为轻松地帮助学生理清了故事的脉络,这些教学形式并非浮于表面,而是处处皆生意。
三、设计巧妙,有深度
课后第2题要求学生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如何引导学生用好“注释”这一资源,陈老师创设的“网图纠错”,实乃高明,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学生要想找出网图中的问题,就必须深入地学习课文的细节,留意每一条注释。学生学习的兴致、探索的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这样的学习过程既有对课文内容的回顾、有对注释的理解,更有对学习思维的延展。学生在深入学文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再与老师一起交流共享,较好地体现了思维训练。学语文,也要重思维。
当然,课标中对于小学阶段理解古诗文的评价为“重点考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所以学生在理解文意时,可以尝试使用“变通”的方式。变则通,通则达。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把故事的大意说出来即可。本课中的 “瓮”和我们日常读到的《司马光砸缸》中的“缸”是有区别的,为什么文言和现代故事略有区别?我想还可以简单地聊一聊这个“瓮”字背后的文化:缸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由于烧制技艺的成熟,渐渐地替代了瓮,因此我们现在读到的成语还保留了“瓮”,比如瓮中捉鳖、瓮声瓮气等。另外,今天陈老师是在古城西安上这一课,如果能将课文和本地文化做一些联结就更好了。学生说到男孩扎头发时,就可以联系兵马俑的发髻去理解;从古城到古文,再去认识一位古人……课堂定会有很多瞬间的精彩。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大兴新区小学/新疆乌鲁木齐市教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