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米热·依明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与实施,教学内容也在逐步进行调整和丰富,但是如何在新时期的教学背景下培育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依旧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解决的重要课题。除了要在基础文化知识方面继续深入研究外,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法治精神的人才也需要教師不断努力,因此,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小学教育阶段被提上日程。基于此,以下对情感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没有被列入考试的范围,所以,各个小学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有的小学甚至都没有开设课程来专门讲这方面的内容,这导致了小学生的德育水平较低,像校园欺凌事件、辍学问题看似发生在中学的比较多,但是,在小学时期也有这种现象发生。因此,德育应贯穿于学前教育时期、小学时期、中学时期、大学时期等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在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缺席。
一、结合学生情况,灵活实施教学
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这是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首先应该考虑和分析的重点部分,因为只有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才能设计出更符合学生情况的教学方案。首先,教师应该及时观察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情况和反应状态,并且结合学生在课后的活动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对正确的行为予以表扬和赞美,对错误的言行也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将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课堂反馈情况作为参考依据,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例如,在教学《弘扬优秀家风》这一课时,教师变可以组织学生以“我和我家”为题,讲一个与自己家庭有关的小故事。然后,从学生所讲述的故事中,了解学生家庭生活的大致情况,指出故事中家长与学生的行为方式存在的家风传承内容与方式,分析出哪些是优秀的家风,学生应当加以传承,哪些是不正确的,应当加以摒弃。最后,由学生的家庭故事,引申到先贤、革命前辈代代恪守的家训家规。如此,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何为优秀的家风,还能够在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传承并弘扬优秀的家风。
二、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来再现某个场景,从而使学生真实形象地明白某一现象或者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受到了各个阶段学生的广泛欢迎,它也是使用最广泛的趣味教学方法之一,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使用这一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例如,在讲解“不一样的你我他”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帮助学生领会这一课的内容,同时,也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班里挑出几个学生,让他们扮演由于生活背景的不同、人生经历的不同而导致的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特长的人,让他们演出这些不同性格的人在同一种场合的不同表现。在运动会上,性格外向的人可能在热情地为班级里参赛的学生加油助威,而性格内向的人可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默默地为他们加油;在课堂上,性格外向的人可能一直积极地与教师进行着互动,积极地回答问题,而性格内向的人可能坐在座位上安静地听课,认真地思考,还时不时地会去记笔记。让学生通过表演和观看来体会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但是性格却并没有好坏之分,让学生学会接受不同性格的人,让他们能够悦纳自己,也悦纳别人。
三、教师专业提升注重情感—体验型学习方式
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更主要是一种道德学习、价值学习,朱小蔓教授曾指出道德学习不同于科学学习,有其特殊机制,是以“情感—体验”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支持学生的价值学习,就需要真正把握情感—体验型学习方式,教师自身应当经历、体验和理解这种学习方式。在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更多习惯于理念阐释、观念或内容解读、实践观摩或解说等侧重认知性、较为表浅的直观性学习中,有必要探索和加强以小群体工作坊的形式开展体现互动性、生成性、自我探索性的情感—体验型学习。
四、创新策略,提高实效
坚持以“因生而异”原则推进情感体验活动,是强化体验实效的关键策略。在传统意义上,科学展示图像、颜色等教学方法对小学生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在思维激发层面有一定欠缺。为此,传统课堂教学很难真正满足现代学生学习需求,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策略,在学生体验基础上达到情感满足,指引学生领略知识内容本身存在的魅力。切记,由于课本知识内容不同,情感体验方式也有所差别,侧重点不同。所以,教师应制定极具针对性的创新型体验策略,努力营造趣味性体验情境,以此推动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例如,在教学“中国水资源严重不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采取先提问、再观看、后讨论的教学方法。首先,为学生准备充足资料,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观看、思考。由教师为学生播放“荒漠”“干旱地区生活现状”等视频、影像,向学生提问:“你在这段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当你看到这段视频时,心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视频中的这种现象呢?”。随之,教师可搭配经典纯音乐,令学生在具体氛围下细致观看相关影像……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相互交流意见与答案。当学生在小组对话知识,自身想法也在不断丰富,思维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总之,合理创新教学策略,可以令学生“兴趣盎然”,乐于投入更多时间及精力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最终颇有收获。
五、加强教师的价值敏感性和价值鉴赏力
在新课改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综合性、生活性、开放性等要求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和对生活资源的自主开发与利用,这其实对教师的价值敏感性和鉴赏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而从一线教学来看,教师这方面素养的不足较为突出,亟待关注与提升。职后专业提升可有针对性设计教研主题或培训主题、学习方式等,加强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理解,加强教师对生活现象中价值问题的关注和探索。
结束语
总的来说,展开情感体验教学,需结合学生生活、教学现状等,巧妙运用情感体验、活动体验、实践体验等方式落实教学任务,进而拓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广度、深度,确保学生在学习知识之际净化心灵、升华品格、提高修养。
参考文献
[1]陈方文.情感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0(S2):10-11.
[2]丛波.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19(38):137.
[3]许莹莹.情感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成才之路,2018(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