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教育需求越来越高,新课改也在不断的进行深化。在新课改中,更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授知识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外界一切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性,在课堂上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去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帮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课文知识的基础条件,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打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小学阶段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能够让小学生在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深入的理解文章的深意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内涵。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小学生在阅读时,是呈现被动阅读学习的状态,没有对阅读产生学习兴趣,这使得语文阅读教学成为小学语文课堂上首要解决的大难题。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真正从心理上喜欢阅读,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
1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兴趣的主要时刻。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未成熟,理解能力及认知能力都较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很冗容易出现退缩,使得在学习时就很难真正去掌握学习内容,导致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增大了教学难度[]。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学习方向,再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阅读兴趣培养时,首先要让学生融入到阅读当中,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从中理解阅读对自身所带来的好处,以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基础知识。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选择适宜的阅读素材,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农夫与蛇,通过生动形象的阅读,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悟阅读的魅力,从中激发阅读兴趣。小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合理选择阅读书籍,降低学生阅读难度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把阅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并从学生的想法出发,在符合阅读书籍要求的条件下,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书籍来进行阅读,通过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书籍的方式,让学生有计划的进行书籍阅读,能够帮助培养学生的个性及独立性,并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观察学生的学习特点,并根据这些特别合理选择阅读书籍,降低学生阅读难度,也从中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利用情感朗读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要求学生不仅需要了解这些学习内容,还需要把内容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在小学语文中有许多读起来很押韵的诗歌,诗歌的内容非常丰富,教师在教学时,利用朗读方式,在朗读中注入诗歌的情感,让学生融入其中,感受朗读带来的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设置提问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文章的选择上涉及类型较多,教师可以根据选择的文章设置提问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文章设置悬念,增加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去不断的思考与探索,在这样的过程中对素材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使得能够更加全面的去理解文章[]。在初步了解教学文章的基本内容时,教师可以把文章中的各个角色分配到不同的学生身上,来进行情景郎读,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并善于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及语文能力水平。
5.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使得很难一直专注于学习,并且耐心也不够,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营造丰富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加强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引导,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要做好学生的学习引导,把课堂教学有效的延伸到课外,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的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从中深入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魅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衷诚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C]. .教师教育论坛(第六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07-617.
[2]赵天礼.兴趣成就梦想——小学生习作兴趣培养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26):105-106.
[3]张浩.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J].华夏教师,2017(24):80-81.
[4]于义元.浅淡如何培养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外阅读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