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分析

2021-12-14 01:20邹亚美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初中语文

邹亚美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素质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经过调查发现,当前很多初中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为了能够提升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就需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时期,这就要求授课教师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只有通过这样的形式才能够帮助學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相比于初中其他科目,语文学科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丰富的人文知识,更是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因此,为了能够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相关的心理健康内容。如今我们俨然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学生每天都会受到海量信息的轰炸,这些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受到不利影响。因此,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就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正确引导,最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研究发现,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开始拥有了自主意识,不愿意与家长、教师进行交流。不仅如此,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较为脆弱、敏感,如果授课教师没有采取科学的方式加以引导,那么极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初中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分别为:第一、在学习方面,很多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高,容易产生焦虑情绪,遇到不会的问题就会进行自我否定;第二、在人际交往方面,一些学生的情绪浮动较大,无法与其他同学建立良好的交际关系,容易与同学产生矛盾;第三、在思想层面上,学生不愿意服从老师、家长的管教,十分叛逆;第四、在品行方面,一些学生会出现打架斗殴等攻击行为[1]。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初中学生就会受到来自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压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果授课教师没有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引导与疏通,那么就会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因此,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就需要在初中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语文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好场所。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初中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希望,需要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授课教师需要采取科学的融合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初中语文教学中[2]。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三大可行性,分别为:第一、二者具有相同的教学目标;第二、初中语文教学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教学载体;第三、初中语文教材中具备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下将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与分析:

(一)目标具有一致性

实际上,初中语文课程不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丰富的人文知识,更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人格。因此,二者具有相同的教学目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载体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因此,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能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使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形成优秀的品德。

(三)初中语文课堂兹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款育

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授课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环境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以及心理问题。因此,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加以培养,最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素养。

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授课教师采用了错误的教学方式。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三大渗透策略,分别为:第一、在教学目标汇总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第二、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第三、在教学方式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教学目标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经过调查发现,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授课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主要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关注较少。因此,要想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在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师需要在教书的同时进行育人,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走向,建立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三维教学目标。

(二)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实际上,初中语文教材中节选的文章也能够对学生品格的培养产生促进作用。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作者想要传达的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因此,授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与作者共情,最终达到建立正确价值观念的目的。

(三)在教育方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要想促进初中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融合,授课教师还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度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能够发现,初中阶段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时期,对于一个学生日后的发展走向十分关键。因此,只有加强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语文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好平台。因此,授课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心灵的洗礼。

参考文献

[1]马洪兴. 语文课上雕塑心灵——浅谈初中语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尝试[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7, 658(09):89-90.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