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探究

2021-12-13 13:25:19张小峰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高中生核心素养

张小峰

摘要:随着新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适应国家的快速发展,培养高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逐渐被众多教育者所重视。本文通过探究当前环境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式,阐述了能够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及当前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生物教学;新型课堂

前言:高中生物深度学习是指教师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突破生物学表层知识的学习、拓宽生物教学的思维广度的教育教学。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生物学科的深度学习要求与新课程的培养目标高度一致。深度学习并非单纯追求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而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理解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生物的深度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学科兴趣、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使生物学科知识得到有效整合和贯通,并使学生在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中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同步培养。

一、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深度学习模式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愈加多样,但课堂教学在能力训练和培养学科素养方面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深度学习理论提供了一个高效的途径。在学科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是主要角色之一,因此,任何教学新方法的实施都需要教师在思想观念上重视和认可,才能有效促使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方式的创新实践中。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导向下,教师会按照考试的需要进行教学设计,“考试考什么,教师便教什么”的思想可谓根深蒂固。因此,要使高中生物深度学习的策略有效顺利实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高中生物的深度学习,首先要有计划地引导教师学习新高考、新教材和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科教学的理论要求,明确深度学习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进一步探究高中生物深度学习内涵的同时,深入了解高中生物学科深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探索适合高中生物深度学习的有效模式;再按照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要求,拓宽生物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深度学习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生物知识形成的过程[3],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方式,也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教学实践的空间,教师要充分利用生物实验教学的便利条件,探索学生深度学习的学习策略。例如,在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教学时,教师可在实验前详细地为学生讲解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结合实验教材内容,熟悉该實验的操作程序和关键步骤,并做出详细的实验计划,教师再逐一进行修订,对不科学的实验操作程序进行修改。学生在掌握了准确而又科学的实验操作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关于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观察实验,使他们在亲自参与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了解生物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不仅能提高生物实验的教学质量,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使生物教学实现有效提升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复习教学中,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概念模型构建也有助于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出寒冷情境,让学生联想并罗列与人体适应寒冷环境有关的生理过程,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和各种激素及其作用等,然后以信息传递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厘清各核心概念的关系并形成思维导图,将“无序化”知识转化为“系统型”知识。再通过针对性的题组检验及概念模型的进一步完善,最终使学生通过深入探究,认同生命系统各个层次都是一个稳态和平衡的系统,形成“稳态与平衡观”的科学素养。

二、实验模拟教学

高中生物课本中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被包括在实验里,而生物实验很难被教师用理论讲授的方法去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应将课本中的生物学现象进行简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高难度的理论知识,科学合理地运用生物实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进行生物实验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每位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同时教师也要发挥自身正确引导的作用,对每个小组进行问题设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发地从书中了解知识,主动地学习知识,在进行团队展示时,可以根据每个小组的不同风格,对每个小组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当教师在讲授《遗传因子的发现》时,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让学生理解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从而在此基础上,讲解下一部分的知识,如性状分离的知识点,使学生能够将知识联系起来,随后进行分组探究,在学生不断寻找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联系生活现象,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兴趣

应试教育的导向同样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情绪。一方面,为了考试的需要,学生仍然死记硬背考试会考的知识点,缺少对知识深度理解和探究的兴趣和动力,学到的知识往往是零散而不成系统的;另一方面,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对碎片化的知识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从而使其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阻碍了高中生物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的实现。高中生物深度学习的有效开展,不仅需要教师透彻理解生物深度学习的内涵和意义,还要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角度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助力于高中生物深度学习目标的实现。高中生物知识的逻辑性强,而且比较抽象难懂,知识之间的关联比较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循序渐进,积极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为生物学科的深度学习打好情感的基础。另一方面,生物学科又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生物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关联点,并以此构建生物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渠道,增加课本理论知识的现实意义,以增进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例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课的传统讲解,教师只要求学生记忆其中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因而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但生态系统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食物和水等资源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时,可通过水污染、土壤沙化和植被破坏等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例,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的生态系统所面临的严重问题。结语:综上所述,培养高中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今时代下的教学重点,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核心内容,在此之上教师们应做到结合生活实际,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郑昀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1(30):183-184.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高中生核心素养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5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教学实践探究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12:01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