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志侠
摘要:中职语文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中职生未来的发展,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在中职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才能培养学生智力和身心的共同发展。班主任兼任语文老师不仅涉及班级日常管理,还涉及到语文教学,应该发挥语文班主任在教学科目管理上的优势,将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完美结合起来,找到适合自己班级的管理教学之法,并且能在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传统文化教学;中职语文
在中职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关注。中职教育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继承、发展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职教育角度来看,它是最丰富、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中职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开展多渠道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教学,以实现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目标。
一、中职语文班主任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价值意义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稳步纵深发展,我国中职语文教学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和班级管理等教学活动中是大势之趋向。
1、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语文作为一门培养思想和人文的学科,在听说读写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对于中职生来说,三年中职语文的学习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传统优秀文化对中职语文和班级管理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发展,还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三观。
2、发现传统优秀文化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中职学生获取外部信息变得越来越方便,风险也越来越大。如果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不到位,会影响学生价值观念和品行养成,容易因为受不良信息影响而产生消极思想,从而影响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传承。在中职语文的教学和中职班级管理中,中职语文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材、课外读物来渗透优秀文化,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养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从而深知年轻人对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责任和义务,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3、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中职语文教学的精髓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中职语文班主任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认同,而且要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民族精神为目标,践行良好的道德和文化行为。传统文化教育延伸到中职语文教育,使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更新和加强,同时也能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感恩主题的课堂教学中,班主任可以举例传统文化发展史上一些最典型的感恩事例,让学生认识到感恩行为的价值和意义。
二、在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被动地吸收教师讲述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会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丧失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许多学生在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时,喜欢直接拿出古文译本来释义,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发展。这类学生采取不自主思考,直接得到最终答案的学习方式,会降低学生记忆力,直接影响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效果的发挥,阻碍他们的基本语文素养和良好文学审美的提高。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学习专业课压力大,导致语文课外阅读量少,很难依靠课外途径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从中职语文班主任的角度来看,有些班主任的教学观念过于片面陈旧,教学手段不足,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对传统文化内容渗透也不足,有些班主任还缺乏对班级学生的了解,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有盲目性,这些都阻碍了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里传播和发展,使学生很难有效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三、探究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的主要作用在于培训和教育学生。语文学科教学在教育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它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自由、个性已成为新一代年轻人追求的主要标志。但物质财富过度追寻容易导致迷失自我,这就要求中职语文班主任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遵循教学目标,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力促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
例如《孔孟》《红楼点滴》都是中职语文教材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最好素材。孔孟的“仁义”,红楼里的人生百态,这些对培养学生践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祝福》、《春之声》中的人物形象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生活的一面镜子;《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可深知古诗词典故的来历和恒远的魅力。中职语文班主任在介绍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名篇时,还要让学生深度理解古人的思想与智慧,从中挖掘适用于现代的理念,做到古今融合。
优秀传统文化用今天的眼光看,它仍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浓郁的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倒的基石。在中职语文教学里传承四书五经六艺精华,与诗歌赋词为伴,牢记忠孝悌仁,培养梅兰竹菊的君子的风骨,做顶天立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将现代思维和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民族的卓越品质,让学生了解文化传承、交流和创新的重要性。古诗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蕴含着家国情怀等教育价值,在诗词单元拓展爱国主义诗词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提升学生的思想感情,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价值。
中职语文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侧重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中职语文学科教學,利用传统文化的丰富性、深刻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他们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实践大有可为,我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班级、进学生头脑的德育模式研究探索,充实甄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范围,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方法,编写了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德育故事读本《巨鹿故事》、《励志小故事》,开展了课前诵读、红色寻访、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摒弃了中职德育空洞说教模式的弊端,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形成了有鲜明中职学校特色和巨鹿地方文化的特点“321”优秀传统文化进班级德育模式,并荣获2021年河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今年又鼓励学生参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带学生去纪念馆、博物馆和历史遗迹感受历史的厚重,汲取文化的精髓,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传统文化兴趣。
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实践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职语文班主任要明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文化内涵,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和态度,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总而言之,中职语文班主任应该多思考如何有效融合班级管理、语文教学和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格,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邓杨柳.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9).
[2]姚冠军.中职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工作融合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3):11-12.
[3]康琮琮.加强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试析.山东教育,2021(11):21-22.
[4]刘彩霞.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要融合,更要创新.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