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霞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育部门对教师也给出明确指示,保证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时获得全面发展,因此现阶段各学科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减负增效”,完善教学模式,打造优质课堂,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科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特以小学英语学科为例,探析构建优质课堂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方法,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优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6-00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24
課堂质量是决定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新课改后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时也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打造出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课堂成为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要及时转换传统思想,在课堂上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从而强化他们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强化实践能力,也产生优质的情感体验,从英语学习中收获快乐,提高课堂整体质量。
一、优质课堂的概念
所谓优质课堂,是指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课程教学作用与价值的课堂,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时也能进行素质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维品质,从而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优质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转换传统思维,寻找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深入探究教材内容,制订针对性教学计划,强化课堂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小学英语构建优质课堂的重要性
由于多年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小学英语教师依旧采取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未能做到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因为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所以为他们未来学习更高难度的英语知识设置了阻碍,而优质课堂的构建保证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课堂评价方法都符合现阶段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条件,他们逐渐发挥出主动性,深入了解英语知识的内涵,产生英语意识,从而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合理应用,提高学习质量,为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小学英语优质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善整体课堂结构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的自我意识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小学生普遍具有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兴趣的培养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在课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元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潜力会被激发,产生学习兴趣,构建优质课堂。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结构不够完善,学生失去了自主发挥的空间,导致学习形式化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对自身的教学态度进行改变,将课堂的更多时间交还给学生,充分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从而提升课堂活力,丰富教学内容,在具备完整教学结构的前提下构建出优质课堂。
(二)创设真实教学情境,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深入记忆,情境教学是帮助他们发挥出想象力与探究欲的最有效方法,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不仅能集中注意力,化缺点为优势,还能对英语知识的内涵产生更加深层次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各类教学活动中,成功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就目前小学英语的教学现状来看,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单一,一方面使学生降低学习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弱化了他们对英语知识的探究欲望,使得教学形式化严重,学生始终难以真正理解英语语言知识的内涵,英语水平停滞不前。因此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创设真实情境对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促进意义,根据教学内容在课上创设不同的情境,在此期间可以合理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增强情境的真实性,也可以将故事性较强的阅读文本改编成剧本,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诸如此类创设情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学习更多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构建优质课堂。
(三)设置教学拓展问题,调动学生思维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英语完全是一门陌生语言,因此英语学习与较强的思维能力之间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教师所提问题的自主思考,学生能够将脑海中传递的信息内化,对英语语言特点和英语知识都产生深刻记忆。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还能对课程进行分层,由浅入深、错落有致,成功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构建高效课堂。但是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师过于重视对词汇、语法知识的讲解,没有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散思维的空间,导致教学效果始终得不到提升,为此教师需要深入探究教材文本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热点事件为学生设置拓展问题,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的经验去学习相应的英语知识,在此过程中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也能从多元角度去分析英语知识的内涵,深入了解西方国家文化,从根本上提升思维品质,实现全面发展。
(四)组织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合作是构建优质课堂的一大要素,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上的主体地位,成功地化被动为主动,从主观意识上理解知识内容,形成英语思维。小学生思想还未真正成熟,想要让他们发挥出自身的潜力,教师要引导,并借助环境的渲染,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即便是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积极地参与其中,在与同学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也能产生激烈的碰撞,从而深入感悟英语语言文字的内涵,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会得到明显的提升。但是一些教师难以掌握组织合作探究活动的正确方法,探究的问题难度未达到适当水平,因此教师需要深入解读教材文本,总结大量成功经验,有层次地进行提问,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去思考英语知识的内涵,实现探究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共同发展。这样一来英语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课堂氛围也变得和谐、轻松,学生也能自由发散思维,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尊重他人的思维,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发现新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逐一解决问题,起到深化自身思维品质、强化文化素养的作用,并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与教师共同打造优质课堂,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五)组织小组竞赛游戏,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合作探究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从多元角度理解知识内涵,而小组竞赛游戏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在小组竞赛游戏中学生能够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为了个人与小组的荣誉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积极地和教师与同学进行交流互动,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成功学会知识内容,也能发挥出英语学习的最大价值,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目前课堂氛围沉闷、低迷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教师对于“学”与“玩”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很少会主动组织游戏竞赛,难以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为了改善这一教学现状,构建优质课堂,教师必须根据学习内容进行游戏拓展,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产生竞争意识的同时巩固知识。在竞争类游戏中,每名学生都有较高的参与度,他们对英语这一陌生语言的陌生感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同时也能化被动为主动,完成从“听”到“说”的过渡,产生英语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设置实时检测题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完整的优质课堂由教学、检测、评价三部分组成,可见课上的实时检测题目对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学生英语能力有重要的影响。每节课的基础内容教学完毕后,学生都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有明确的认知,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分析,对教学方法进行及时调整,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浪费课上的每一分钟,做到对每名学生负责。但是一些英语教师在教育新形势下仍然未能产生检测意识,他们习惯性地用课后作业去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能第一时间给予针对性指导,也不能对自己教学的不足之处及时改正,导致教学效率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具有实效性、层次性和拓展性的检测题目,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锻炼,他们也能更加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从英语学习中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师也能从测试结果中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總结教学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模式,这样一来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实现英语水平的提升。
(七)进行多元教学评价,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能够帮助小学生产生明确的自我认知,他们会从教师的评价语言中找出自身在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之处,能对课内知识点产生深刻记忆,在强化英语基础的同时也能产生学习自信心,他们会因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英语知识以及教师的鼓励语言产生满足感,从而在课内外积极探索,提高学习效率。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明确课上多元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性,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去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每节课都及时做出总结,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尽可能使用具有激励性的鼓励语言,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实现高效教学,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进行评价,不要一味夸奖、鼓励,还要进行善意的批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优缺点,取长补短地实现自我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正处于发展新形势下,在此前提条件下,小学英语想要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对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创新,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情境、课上设问、合作探究、实时检测、多元评价等方式,打造现代化的优质课堂,调动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与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强化教学效果,将学生培养为具有高素质、高文化的全能型人才,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9.
[2]任安琪.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板书运用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3]席艳华.小学英语生态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7.
[4]李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与德育结合的实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责任编辑 谷会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