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群莹
10月15日,作为2021(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平行论坛之一的“职业教育新征程和新格局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改革处处长邬跃、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教授邓泽民、教育部行指委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国川作主题报告。4所职业院校代表作“提质培优,完善终身学习体系”主题分享。《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在线学习研究院院长严冰、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华楠主持论坛。国内职业院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及中高层管理者共100余人与会。
必须破除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步伐。只有真正把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理念立起来,做到内提质量、外改形象,着力提升硬实力、强化软实力、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才能塑造职业教育新生态。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提质培优 高质量发展 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是使人与职业相适应的教育,是广大青年成才的重要通道。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但长期以来,“低人一等”的偏见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仍然偏低。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鼓励上市公司、民间资本参与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当前,我国拥有1.13万所职业学校、3088万名在校生,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
在“职业教育新征程与新格局高峰论坛”上,与会嘉宾就职业教育如何高质量发展、提质培优、办出新特色、塑造新生态进行了深入解读和探讨。
密集政策破除职教发展障碍
近年来,职业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纷纷出台。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一明确的类型定位具有非常深刻而长远的意义。2020年9月,由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正在从“怎么看”转向“怎么干”的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时代。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旨在破除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步伐,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识、凝聚全社会合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意识决定行为,眼界决定未来。教育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司综合改革处处长邬跃指出要内外兼修——内提质量、外改形象,着力提升硬实力、强化软实力、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塑造职业教育新生态。“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是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是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要真正把类型教育理念立起来。”邬跃认为,职业教育首先是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首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其次才是类型教育,跟普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两条平行通道,就像高铁和高速公路,既相互平行又可以相互换乘。塑造现代职业教育新生态需要树立科学理念、构建贯通体系、健全多元格局、完善育人模式、理顺管理关系、强化保障体系。
会上嘉宾普遍认为,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鼓励和扶持,当前职业教育迈入新征程、开启新格局,发展形势大好。未来,随着职业教育市场的拓展,将会有更多企业参与办学,职业教育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增强职教的适应性是重中之重
当前,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如何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增强适应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对此,有专家认为,“适应性是最重要的一点,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其他教育,能否适应市场发展和岗位需求,是衡量其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志。”会上专家纷纷提出宝贵建议。
不可回避的是,职业教育法规制度体系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仍然是职教人需要直面的问题。教育部行指委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国川认为,“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教学标准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底线要求和参照系,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本要求。”只有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的法规制度和相关标准,才能形成从上到下一体化的法规制度体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保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三教”改革方面,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教授鄧泽民指出,“先进的教师、教学、教材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也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只有在价值原点思考,才有可能实现突破。”他认为,实施“三教”改革攻坚行动,有助于职业教育质量突破。要用学校使命和责任的价值定位引领教师改革,实现双师型改革基础上的新突破;要用助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发展引领教学改革,实现产教对接改革基础上的新突破;要用价值行动逻辑结构设计引领教材改革,实现理实一体教材基础上的新突破。
在职教本科办学方面,我国开展职业本科探索、创建职业本科试点,实现了从理论探讨到具体操作的重大突破。一项针对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专业的调研显示,职业本科非常符合特定行业、特定阶段的人才需求,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李贤彬认为,“这进一步说明了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国家应对新一轮产业变革、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大举措。”
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王国川道出了职教人的心声:“学校和产业、企业只有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价值取向才能一致,才能避免产教‘合而不融’、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
加快突破提质培优的难点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和社会责任,在现阶段,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邓泽民认为,要进一步认识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实施对于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着实下大力气开展深入研究,要從决定价值取向的思想层面和指导行动的理论层面,实现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难点突破,形成标志性成果。
邓泽民表示,职业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实现教学突破,让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要用心理学和认识论去破解思想政治问题。在课程上,从学科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在教学上,从结构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在评价上,从知识评价向成长评价转变。
“只有认同才能内化,才能建立起信念。学生怎么才能认同?必须让他们在环境中,去体验、去比较、去判断,依据自己的判断,形成认同,并最终内化成自己的信念。”邓泽民强调,只有运用心理学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从思想层面上、从价值取向上思考“我们到底要干什么”,然后提出和选择科学先进理论指导,才能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中避免低层次重复,进而实现突破,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通过培优切实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基于国家战略布局要求以及企业实际用人需要,如何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院校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会上,4所职业院校代表以“提质培优 完善终身学习体系”为主题,分享办职业教育的经验,为全国职业教育院校提供办学参考。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文清认为,要把职业教育从“阶段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性教育”,并推动加快建设国家资历框架,认证、积累和转换各类学习成果,畅通人才成长渠道。威海职业学院院长李耀华分享了“延伸前端、做强中部、延伸后端”教育新模式,提出:学前教育与研学教育兼有并举,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相互助力,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齐头并进。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鲍远通提出了创新的“三进三延伸”人才培养模式,用于解决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多种问题。
信息化时代,职业教育要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提质培优,民生教育和弘成教育分别给出了技术方案,强调要应用好全场景技术和全链条服务,通过高校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