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海珍
摘要:现阶段,合作学习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助力教育事业发展更加迅猛。合作学习的教学要求学生发挥主导作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精神。在学校的生物课上,合作学习策略的使用有助于发展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合作能力。因此,合作学习策略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非常重要。本文简要说明了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合作学习,介绍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策略;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引言
相比于被动的单一式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更大的精神动力投入学习。本研究从高中生物教学出发,探析合作学习方式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1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合作学习是一种群体活动,需要团队成员一起参与,团队成员应互相尊重,互相沟通,互相帮助并在学习中互相影响。每个人都有很多机会在一个小组中表达自己。当学生的和谐合作取得成果时,它将增强学生的成就感。然而,在高中团体中教授协作学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节省时间,一些生物老师目前遵循座位分组的原则,这种分组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没有考虑到学生个性的差异。在生物课上,有些小组成绩很好,有些小组成员由于性格内向,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削弱了小组间的学习,即使分组,也不能起到合作学习的作用。也就是说,一些生物老师分组进行教学、提问和写作业后虽然高分的学生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成绩差的学生却不能掌握新知识。因此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此外,高中生物学课程包括更多的实验课程,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具有积极作用。
2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课中的应用
2.1构建生物学习小组
在学生中构建生物合作学习小组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将班级学生划分到不同的学习小组,开展生物合作学习。同时,小组安排要避免随意划分,小组成员的选择要有合理的依据,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进行小组划分,在生物学习的整体性要求上,融合学习较好和学习较差的同学,进行均衡分配,使小组成员能互相帮助,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对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学习辅导,形成良好的小组学习氛围。教师也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划分,根据学生自己的意见和选择进行分配。同时,教师在分配生物学习小组的任务时,要确定小组成员各自的分工,分配具体的任务,使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学习过程,提升学习能力和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和责任感。教师还可以制定一定的班级奖励制度,在小组中实行成员互评制或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考评,评选出优秀的学生,对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在小组学习中取得较大进步或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使学生再接再厉,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力。
2.2设定合适的学习任务与教学目标
生物学科的学习课程较为丰富多彩,不同的教科书或是不同的章节之间表面虽然互不关联,但其内在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备课时,教师应当注重这些不同章节之间的关联,制定合理的学习任务与教学目标。在完成本课目标的同时,也同样关注前面已学过的知识,和未来将要学习的知识,以此巩固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程度。当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融进生物课堂时,教师应当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来对学生进行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实际所需的教学。合作学习的特殊性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有着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这样才能够在进行小组划分的时候,合理地将不同学生优势互补地结合起来。例如,在教授苏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一节时,教师提出“简析近些年生命科学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影响”时,如果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来分析题目,学生自然无从下手。所以,面对生物学科的合作学习,教师要注意每堂课最核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并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有大概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在进行进一步划分。如在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时的合作探讨,与在实践实验时进行的合作,也必然有着较为不同的模式,这些都是在策划时所需注意之处。
2.3与时俱进融合创新,借助信息化平台提高学习效果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创新。教师借助信息化平台,让学生开展实验学习,通过信息化平台做好合作学习的教学评价,让学习有效开展。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联系越来越密切,很多高中生物实验在实施过程中,因为实验器材多、实验步骤复杂或其他一些原因,无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例如,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因子发现”涉及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简单理解这个杂交实验,就是把高茎的豌豆和矮茎的豌豆进行杂交,判断子代植株的高矮,然后从中对遗传因子的发现进行相关说明,该实验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学生完成整个实验,也无法立刻得到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让学生按照实际操作流程完成相关的步骤,然后借助信息化平台观察到最终结果,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还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展开讨论和分析。此外,在进行相关的合作学习后,合作学习效果也是需要进行评价的。传统的教学评价需要结合教师的观察来完成,然而凭借几次观察的评价不具有全面性,所以教师就需要将观察期拉长,借助信息化平台了解所有学生的情况,这样才能够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也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进行组内成员评价、小组互相评价等,这样最终的评价结果会更具有客观性、全面性,反过来也能够让合作学习更有效地开展。
2.4加强对合作学习的评价
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一种总结,也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评价能够对学生后续的学习起到良好的参考作用。尤其是对于合作学习的评价,不能以简单的分数为评价标准,而且要结合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具体表现,如参与合作学习的态度、参与的积极性,在合作学习中的沟通互动情况为综合评价考量。在具体的评价中,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要提出有建设意义的建议,在关注态度、方法,同时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评价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展開,除了教师主动评价外,还可以利用学生互评、自我评价机制等,切实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来总结教学经验,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出相应正面有效的教学指引,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结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想更高效地运用合作学习策略,首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有效的分组,其次教师提出合理的探究课题和目标,然后给小组合作中每个成员分配探究任务和角色,最后,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正确启发和引导。这样,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禹.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3):11-13.
[2]唐晓红.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