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半肯”品性的价值与培养

2021-12-08 01:20:33崔佳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教学价值培养方式

崔佳

摘要:摘要:高中生物教学中“半肯”品性的价值在于学习主体能主动秉持善于质疑的态度,享受执着追问的乐趣,建构独特创新的见解。本文在“半肯”品性的价值基础上,提出从人文滋润、探究引领、情感涵养、创新展四个方面养成学生的“半肯”品性,以期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半肯品性;教学价值;培养方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著名的《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明确指出教学改革应当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质疑的创新型人才。随着国家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划时代的指导意义和更高的要求。

一、”半肯”品性

“半肯”属于禅宗文化。原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将“半肯”引入教学领域,他提倡民主、和谐、灵动、高效的智慧型课堂。建议教师将“半肯”理念引向学生和课堂,便会产生伟大奇迹。笔者认为“半肯”是在尊重吸纳的基础上,教学主体在探究、对话和创造的氛围中获得的理念和品质,其品性包括尊重吸纳、善于质疑、乐于探究、敢于批判与不断创新等方面。

二、”半肯”品性的教学价值

1.学生主动秉持善于质疑的态度

质疑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具备创新能力,必须拥有质疑精神,也就是说质疑是发明创造的关键。爱因斯坦提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质疑,实际上就是在积极思维下的能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半肯的质疑品性能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和学习思考,能让学生由领受教育对象向获取教育对象转变。这样,教育教学才能真正走向高质量,才能培养出大批高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2.学生主动享受执着追问的乐趣

执着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多次盘问。“半肯”的追问品性会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相关知识,得到意外的教学效果。教育家陶行知说:“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适时的、有效的、人文性的追问,将会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妙趣无穷。所以学生的主动追问,能锻造学生执着追问的品性,让学生不断享受追问的乐趣。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呵护学生执着追问的品质,才能使他们的创造变成现实,也符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

3.学生主动建构独特创新的见解

美国的达克沃斯认为,课堂教学必须建基于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之上,教学的价值就是帮助学生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产生更精彩的观念。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半肯”教学理念,在每个人独特的思维中能建构出学生独特的见解,在追问、怀疑、批判中,追寻新的观念,产生独特见解,拥有一种对话、探究、创造的理念和品质,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半肯”品性的可行性培养初探

1.以人文滋润”半肯”,智慧采掘学生能“半肯”的态度

人文集中体现在重视人,尊重人,关心爱护人。在“半肯”的起始阶段,教师应该给学生松绑,给心灵解放。

(1)准确掌握学生认知,留足能"半肯”的时间与空间。

首先,课前预测学生认知。教师根据已掌握的学生的认知基础,结合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能否做出“半肯的表现作一个预先推测。然后,针对这些推测做出应对策略,以便课堂中及时调整。其次,课中关注学生认知。教师在自己的每节课中都会出现突然现象,所以在课堂上要时刻注意全体学生的表现。最后,教师通过观察判断学生在課堂上表现出的学情,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理把握教学素材,设计能"半肯”的问题与活动。

首先,教师要把握好教材。比如,《体温调节》一节,学生对神经调节内容一无所知,如果将教材中神经调节内容提到前面来上,我们就有共同语言了,学生会“半肯”就有了基础。其次,教师要设计好问题和活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准确,否则会造成学生思维不畅而不知如何回答。改前问题:观察寒冷和炎热条件下体温调节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改后问题:观察不同环境下人体分别通过什么机制来维持体温稳定?你能提出质疑和大家分享吗?改后的问题更有利于进行“半肯活动。

(3)不必执着师道尊严,创造能"半肯”的氛围和意识。

教师虽然是知识渊博的象征,但是,这种象征就会无形中给了学生以距离和畏惧等等,因此,老师要放下学生眼中的这种观点,和学生有亲近感,必要的时候可以故意犯错,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在自己的课堂还可以大胆地质疑。比如,教师可在板书时,故意写错字,让学生在下面指出来,借这个错误,提出谁都可能犯错,以后学生遇到错误都会毫不留情地指出错误并改正错误,有了和谐的氛围,学生才能在听课的过程中“半肯”了。

2.以探究引领“半肯”,元挖掘学生会“半肯”的能力

探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1)优化情境,激发思维,尊崇“半肯”

情境能触发学生的心灵,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情境的创设类型可多种多样,比如,教师可以提供图文信息资料或者数据,生物标本或者模型,生物生存的影像或图片资料,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客观的生活经历,社会的关注前沿或生物学有关热点。学生的思维是千变万化的,学生想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探究,其实学生的“半肯''品性就开始体现了,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情境,引发每个学生的更多质疑,说不定还会有意外的发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半肯"了。

(2)真实自我,,善于发现,科学"半肯”。

探究方法不同,结论的获得也不同,面对不同的结论,学生的“半肯”精神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和提问。做生物实验时,由于每个组会出现各种因素,导致最终的探究结果各不相同,如果师生都全盘肯定,那就失去了学生的质疑与创造,失去了探究活动的意义。面对伪探究现象,教师应与学生针对现象共同进行质疑,不管正确与否,都会从中找到更大的价值与发现。探究定都要反映出真实数据,真实自己,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现象,进一步进行科学“半肯”。

(3)多向出击,鼓励交流,习惯"半肯”

多向出击,即是突破思维定势。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这种“逆想能力。如可以在课堂中讲解一些从反方向而获得重大发现的例子,使学生养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注意学习活动的课内课外结合,也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将探究性的学习成果大胆地讲出来。教学活动中,只要是学生能大胆交流,教师要给予充分尊重,以养成学生“半肯”的习惯。

结语

“半肯”品性的培养过程是将教学的根本性变革真正落实在课堂的教学全过程。虽然“半肯"品性的养成研究还在起步阶段,但是从长远效益上,不仅仅是对教学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参考,最终学生能学会创新和生活,为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更有价值的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杨海涛.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刍议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要点[J].新课程,2021(36):72.

猜你喜欢
教学价值培养方式
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善用story time板块,提高英语有效教学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
PBL教学模式思路设计与教学价值分析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工体课教学价值对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学在ED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1:50:56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49:02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化修养之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28:16
小学生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58:06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