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姝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久远、历久弥新,具有鲜明的道德伦理特征和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主义色彩,为文明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和不竭动力,是我国文明社会形成和发展的源头和沃土。传统文化在文明社会构建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会阻碍其自身的发展、在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同时也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泛娱乐化传播导致传统文化内涵弱化等等。理性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在文明社会构建中的作用,辩证分析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对社会构建的多重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明社会;构建;作用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中特理论重点项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2020ZDZT09)。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1)010-0041-00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1.010.004
一、问题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明社会构建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究其根源,主要有四。第一,人类社会的文明形态正处于第三次重大转型过程中。社会文明此前两次重大转型,分别为原始文明向农业文明转型、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目前所处的第三次重大转型,是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型[1]。学界注意到,在文明转型过程中,人类的状态与文明的形态相应,人是社会文明的载体,人的创造本性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社会文明对人的塑造也促进了人自身的发展。第二,工业文明作为先进的文明形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导致“人的异化”等问题。在不断反思和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社会整体文明发展观。第三,全球化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也凸显了社会文明形态的价值。学界普遍倾向于认为,文明的演进不是由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所决定,恰恰相反,是文明的演进影响和促进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变革[3]。一个国家的实力不再是由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力量所决定,而是对知识的控制力决定着国家的竞争优势。引领主流的文明社会,才能展现出国家的真正实力[2]。第四,当今时代背景下,“文明的冲突”已经成为热点和难点,避免不同社会文明形态的直接对抗,加快文明社会的构建,加强不同社会文明的交流融合,促进人类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促进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任务。党的十九大将社会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和特征,将全面提高社会文明发展水平作为我国发展的需要以及人民的共同愿望。在社会矛盾多元多样多发、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理性审视传统文化在文明社會构建中的作用,对促进社会治理、整体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进展
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许多次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与反思。随着对传统文化在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的认识不断深化,近现代以来对如何评判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进行过多次影响深远的社会化研究和讨论。对于传统文化在文明社会构建中能否通过“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发挥作用,如何通过“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好地发挥作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主流判断。目前学界的研究和探讨,更多地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在文明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发展思想,对文明社会的构建和发展至关重要。张岱年认为,科学性和进步性是传统文化中优秀文化的特征,优秀的传统文化应正确反映客观实际,并与实际相符合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3]。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知行合一的认识路径、对大同世界的理想追求、对人民作为国家基础的政治理想以及改革创新的政治智慧,还有传统文化对经济和文化、物质和精神关系的阐述,在当下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4]。现在国家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尤其应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在“历史转折中的文化调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思想沃土。田克勤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家国一体、革故鼎新、学以致用、致知力行、厚德载物、以人为本、礼法合治等,成为当今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战略的确定和实施,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始终坚持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坚持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思想文化基础[5]。赵壮道认为,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与科学元素密切相关的辩证思想,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丰厚滋养。比如“天下一气”与物质统一性原理、阴阳学说与对立统一规律、“理势合一”与唯物史观、“经世致用”与实践观点等,表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与先进性和现代性相通的元素,极大地方便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6]。陈卫平认为,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可以为先进文化注入强大的生命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和文明社会的构建[7]。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理念,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色彩,以及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初步阐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选择及实践的思想源泉。李祖扬、唐眉江等通过对传统文化中“安顿身心之道”解读,认为儒家强调人与自然的相处应该遵循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应时而生等生态伦理道德,而道家则遵循“无情有性”“道法自然”的思想观念。这些都为解决生态危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文化积淀和方法论框架[9-10]。
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肖贵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需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其中优秀的文化,使之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10]。方晓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对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科学发展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内容[11]。齐卫平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和创新,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由之路[12]。
综上所述,关于传统文化在文明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作用,国内学术界近年来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阐释。这些研究也展示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表象到本质逐渐深入的学术进程。
三、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文明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包括别具一格的语言文字、与时俱进的科技工艺、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传承久远的哲学思想、约定俗成的伦理道德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拥有的宝贵财富。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华传统文化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使其与现代文明社会具有以下几点相通性:
1.中华传统文化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共同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华夏土地上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大融合形成了极具包容度、同化力和凝聚力的文化共同体,也通过促进民族大融合形成了团结一心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源头多元化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度和与时俱进的适应力,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成为人类社会极少数“连续文化”的典范。
2.中华传统文化是家庭伦理与政治伦理同构的伦理政治型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伦理特征,通过强调伦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维系社会秩序与和等级制度。伦理道德与政治社会交互的家国一体,构建了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的社会组织结构和治理体系。与此同时,伦理道德的泛化使其不仅对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引领和约束力,而且还能对每个人如何与自己相处给出明确的指引,因而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3.中华传统文化“儒”“道”为主的多元文化结构,对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产生着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以“儒”“道”为主的多元文化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社会演进的历史进程。无论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还是“内法外儒”“内圣外王”,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充分显示出传统文化对社会治理路径选择产生的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多元文化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整体的性格特征,形成了“入世为儒,出世为道”等特有的为人处世之道。多元文化的交融汇合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跌宕起伏,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形态和内涵,也使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更加曲折多变而又丰富多彩。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又促进了气象万千、气势如虹的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和演进。
4.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与以人为本的文明社会一脉相承
中国文化一直伴随着悠久的民本思想传统。春秋时代《管子·霸言》明确提出:“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天人,审小计者失人。得天之众者王,得其丰者霸。”[13]这是目前所见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文献。此后民本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逐渐丰富,其中以儒家的“民本论”为代表,在承认君主专制的前提下主张王道、仁政和德治、爱民。这种明显带有工具色彩的民本思想,与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存在本质差别。但毋庸置疑的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正是对民本思想的创新性传承与创造性发展。
(二)传统文化在文明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华民族先后经历了农耕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和现代文明时期。传统文化以其鲜明的道德伦理特征和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以及丰富的人文主义色彩,为文明社会构建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和不竭动力,是我国文明社会形成和发展的源头和沃土。
1.传统文化塑造了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整体意识
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对个人、家庭、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的探讨,很早就通过“父母之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思想,确立了国家是个人的归属,而人民则是国家的根本这一核心理念,引领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家国情怀和中华民族整体意识。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阐述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以及个人价值在不同层次实现的体现及其实现途径。家国一体、爱国爱民从此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信仰和实践,成为各个文明阶段最根本、最核心的价值标准。通过提高自身修養,管理维护家庭宗族,进而关注民生疾苦,维护国家繁荣昌盛,这样的恢宏格局建构了历代主流价值观的基本框架,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精神保障。在这一共同基础上不断演进的诸子百家学说,促进了社会文明形态的不断成熟和革故鼎新,引领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传承发展[14]。
2.传统文化为文明社会提供了持续不竭的发展动力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强调革故鼎新,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度和与时俱进的适应力,使其得以成为人类社会极少数“连续文化”的典范,同时为文明社会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持续不竭的发展动力。
除了强调自身的革故鼎新,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近代以来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等救亡图存的运动,都是立足传统文化和国情,借鉴国外经验改造中国社会的努力。虽然这些救亡图存的努力最后都因其局限性而未成功,但使传统文化经受了剧烈的冲击和洗礼,唤醒了更多的有志之士思考和谋划国家民族的未来,从而有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最终引领中国社会走向稳定向上的发展道路。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因其良好的群众基础以及适合中国国情而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通过与其他各种形式的主义斗争,最终被我国先进分子选中,成为影响当代中国社会最大的思潮。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我国各族人民战胜列强,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立了新中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从此我国的文明社会走上了稳定向上的发展道路。继往开来的改革开放,以思想启蒙为先锋,伴随着传统文化现代化和传统文化国际化的进程,开启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改革开放显著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使文明社会的构建和发展实现了新的历史性的跨越,而且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的历史性的阶段。
3.传统文化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黨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直接地彰显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我国文明社会的建设必须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从历史逻辑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有着独特的价值体系,这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思想和理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层面都有着深刻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充分体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时代精神。
4.传统文化是实现文化认同和价值观认同的文化和心理基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5]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决定了中国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才能被人们普遍理解和接受,才能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成为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当今面临两个前所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时刻,我们尤其要继承弘扬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先进元素,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快推进文明社会发展进程[16]。
四、传统文化在文明社会构建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国人的价值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势,特别是在道德领域呈现迷茫混乱的态势,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文明社会的构建中发挥作用,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消极因素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因此对自然条件存在很强的依赖性,人与自然间的人伦关系决定了中国文化“内圣外王”的基本价值诉求。当今社会,以工业化为主的现代化发展,不再像传统文化一样对自然条件过分依赖。而现代文明社会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通过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实现自由、平等、法治、民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不能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对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桎梏及其中根深蒂固的专制文化就可能会阻碍文明社会的构建和发展[17]。传统文化中一些教条主义、独断专行的内容容易导致经验主义的出现,也可能会阻碍文明社会的构建和发展[18]。
(二)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外来文化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对外关系中,中国传统文化最初坚持以自我为中心的“天下观”,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将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由以往的中国文明单向往周边辐射,变成了中外文化相互借鉴和交流。但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仍坚持以自我为中心的“天下观”。近代以来文明社会构建和发展落后于世界潮流,导致我国或是主动或是被迫地通过引入西方的价值观念、先进技术、语言文化实现向现代化转变。此后的一段时间,有关传统文化在文明社会构建和发展中的影响的认识又存在较大分歧,这些都使传统文化经受了外来文化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充分发挥文化对文明社会构建和发展的促进作用时,如何坚持以我为主、兼容并蓄,至今仍是理论和实践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泛娱乐化传播导致其内涵弱化
尼尔·波兹曼认为,“真正的危险不在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大众媒介的内容,而在于大众媒介可能会成为传统文化的内容”[19]。而如今媒体娱乐环境的现状,已经验证了波兹曼对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分析。泛娱乐化导致一些节目粗制滥造,甚至为了流量传播低俗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和形式,在这样的传播过程中面临着内涵和意义泛化和丢失,一些名不符实的所谓传统文化栏目,甚至使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误读误解的难题。这些都妨碍了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在文明社会构建和发展中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五、新时代传统文化在文明社会构建中的对策
中华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与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和主要支撑,所以我们要对中华传统文化做深入的研究,挖掘和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焕发持久魅力,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一)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价值的挖掘,真正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只有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及价值意义,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促进文明社会构建和发展中的作用。文明社会的构建又能够反过来作用于文化,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各种思潮在全媒体时代不断碰撞,各种文化在全媒体时代直接交流交锋,迫切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向世界展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二)结合时代需要传承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既包含了国家、个人以及社会三个层面的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又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实践性特征。时代需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促进文明社会构建和发展的作用。近年来,一些地方探索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文化发展战略和民族教育全过程统筹规划,综合部署。在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理想、负责、能干、良好的形象”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开展“爱国主义、守法、诚实守信”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和各类以道德和法律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一些地方还在大学生中开展“志向、修养、博学和为国家服务”的教育活动,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课程中丰富重要经典、唐诗、宋词、书法、戏曲等传统文化的内容,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融入其中。
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社会构建和发展的过程,首先体现在培养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方面。这就要求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除了传统的教育基地,还要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和家庭的基础作用,同时通过经常性的文明创建活动,形成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三)研究利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通过全方位立体化传播提升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知晓度和认同感
文明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和文化的传播力度、手段、途径等都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就要重视互联网、媒体等的有利作用,利用其快捷性、准确性等优势对民众进行文化认同感的引导。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促进文明社会的构建和发展作用,要高度重视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促进文明社会的构建和發展作用,还要高度重视利用大众媒体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的传播,使观众在享受娱乐节目带来欢乐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整体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罗浩波.构建社会文明学的思考[J]. 浙江社会科学, 2006(1):153-158.
[2] 董乐山.开创新文明[J].博览群书,1995(9):13-14.
[3] 董谢龙.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23
[4] 邹顺康.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111-114.
[5] 田克勤,郑自立.坚定文化自信的三个基本维度[J].思想理治教育,2016(10):11-17.
[6] 赵壮道.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在哲学方面的契合性[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34-37.
[7] 陈卫平.变革·融合·制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传统文化[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3):79-87.
[8] 李祖扬,邢子政.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回顾和反思[J].南开学报,1999(3):37-44.
[9] 唐眉江.论传统身心安顿之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价值[J].社会科学战线,2013(10):12-16.
[10] 肖贵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5-12.
[11] 方晓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65-67.
[12] 齐卫平.文化自信的实质与意义[J].中原文化研究,2016(5):22-28+2.
[13] 李山,译注.管子·霸言[M].北京:中华书局,2016:150
[14] 李会平.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兰州学刊,2008(8):167-168.
[1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16] 李雪晓.举传统文化,扬现代文明——从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文化观来看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2):258-258+266.
[17] 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J].战略与管理,2000(4):1-12.
[18] 郭齐勇.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6):56-62.
[19] 晏青.泛娱乐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困境、方法与走向[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44-14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