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2021-12-07 09:10黄田秀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议题学科核心

邹 婵,黄田秀

(1.遂溪县第一中学,广东 遂溪 524300;2.岭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热潮,国内学者对议题式教学的探索和研究逐渐展开[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提出,要构建以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是实现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以议题为引线,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路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学科素养为目标[2]。2020年修订版课标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是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3]。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通过对高中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熏陶以及思想品德实践活动, 帮助高中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他们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时代要求

近些年,学科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热词,并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贯穿落实,从关注学科到关注人,从改革教育课程体系到促进教育质量的改革提升,为人类教育改革长远发展提供了理论启迪。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解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研究始发于20世纪90 年代,英国、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多个国际性文卫组织纷纷以核心素养为导向[5],开展教育改革。2014 年,我国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思想政治学科是面向高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经过梳理近几年国内学者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释义方面的研究,发现学者主要从高中生心理健康、社会实践能力、价值观角度进行了分析。对其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 罗燕芬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 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系统阐释, 指出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政治课学习过程中, 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再加工处理,辅助自身心智技能的成熟, 逐渐形成的与本学科相联系的心理特征, 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拥有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技能”[6]。方培君从高中生社会实践能力角度分析了学科核心素养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素质与人格, 而非以应试为主要目标,知识的学习仅仅游离于课本、题目之间, 使知识失去了本原使命价值[7]。宋树梅认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综合体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有关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知识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辩证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正确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 做出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能力[4]。思想政治学科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学科,要培养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4]。

从学科教学角度看,四个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表现,不是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素养的组装,而是在内涵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综合运用政治学习孕育出来的学科知识技能、思想观念、思维模式, 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学生培养角度看,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人生教育以培养学生完满人格为宗旨,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意义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是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我国于2016年 9月,正式出台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体系明确指出教育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核心教育目标。直到2017年底,新课标正式将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教学内容纳入到政治学科教学中。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的成长和今后的学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有效加强和推动我国德育和思政教育的关键,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素养提高,能够真正帮助他们适应社会。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现代中学生面对诱惑所带来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中学生的价值观将会趋于多元化方向发展。由此可以得知在高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学科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其能够为学生做出理性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使得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促进学生素养向多方面发展。

1.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政治认同

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最根本的任务。“政治认同”是指人民群众对于政权的赞同态度、支持行为及由此产生的对政权代表的国家的心理归属感[8]。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需要取决于政治认可,政治认同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使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其他素养的内在灵魂和共同标识。

2.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不仅指自然科学学习中应体现的求真务实思想,也指坚持真理、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等,重视科学精神素养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灵活应对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拥有强大的责任感,并切实的付诸实践。思想政治学科培养科学精神,就是使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这是达成其他素养的基本条件。

3.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增强学生法治意识

现代高中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其法治素质高与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我国依法治国的顺利实施情况。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学科培养法治意识,就是要使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其他素养的必要前提或必然要求。

4.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公共参与意识

公共参与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责任担当,思想政治学科培养公共参与,就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乐于为人民服务,积极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履行义务,是其他素养的行为表现。

(三)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政治的导向

2017年,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思政学科的育人目标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高中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涵盖了核心素养的共性,也具有意识形态强、导向性明确、体现国家意志等学科特性[9]。从实践过程看,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侧重宏观理论指导,而议题式教学强调微观实施过程。二者在实践定位上有所不同,但在教学实践中二者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10]。

二、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困境剖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学科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议题式教学中的议题选择”、“议题式教学的层式建构”、“议题式教学与活动教学”……成为当下思想政治教学最时尚的范式。议题式教学是以情境和活动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力,围绕特定议题展开的教学活动。由于思想政治新课程目标理念更新、教师原有经验滞后,在新课程中实施议题式教学面临诸多困境。

(一)议题主题方向出现偏差

学生认知能力的匮乏,影响其辨别能力的发展,教师跟不上教育改革速度,进而阻碍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课堂中,议题主题出现以下偏差:

议题抽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教学建议”栏中共为四个必修模块设置了34个议题,这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供了载体。然而,这些议题普遍比较抽象和宏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加处理直接使用,很难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议题式教学,最终导致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空谈。

议题单一。一些教师选择的议题讨论的价值较低,学生并不能通过讨论、探索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让自己的思想品德等得到更好的塑造,也影响了议题式教学达到预期的作用[11]。

(二)议题选择缺乏生活真实

议题选择一味局限教材,缺乏生活真实。议题式教学中议题选择尤为重要,“教学设计能否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思路,关键在于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存在一个错误认知,把2017年新课标“教学提示”部分所提供的核心议题理解为教学议题。这导致实际教学因选择的议题理论性、学理性强,缺乏一定的真实鲜活性而难以展开最终只能简化为线性问题的传统探究式教学,无法真正实现学生在综合性、开放性、思辨性议题探究下的学科素养与能力培养。

(三)课堂活动重形式轻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使高中生掌握相关的原理,并在学习之后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育者采用视频教学、游戏等活动的开放性和直观性来吸引学生,单纯地追求娱乐、音视频效果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样的结果是,学生有限的注意力偏离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并难以专心致志于视频材料所蕴含的教学内容,集中落在了视频教学或者活动的表面效果上,比如人物对话、画面效果、声音感官、游戏活动等,学生很难扎实地掌握教材所包含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重部署轻落实

郑雨瑶提出,评价活动的全程化,议题设置要评价,反思践行也要评价,议题式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评价,让评价融入教学过程中,让评价渗透到今后的践行里[12]。然而在教学中,学校领导方面存在重部署轻落实的现象。学校领导作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实施者和参与者,他们的态度对于培育工作的顺利和有效开展十分重要,但是一些领导对此项工作的实然重视程度还达不到应然的要求。在评价阶段存在议题式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健全、教师轻视议题式教学评价环节和学生议题式教学评价能力不足等问题。有些学校以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不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策略构建

(一)加强政治认同,基于思想和学情创设议题情境

议题式教学的起点就是议题,也是连接现实生活与理论知识的桥梁,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服务[13]。对于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中的“政治认同”,是指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和谐安定,人们的幸福感逐渐增强。政治教师不应该仅仅讲授政治理论知识,更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将政治理论生活化。通过让学生感受身边人、身边事的真实变化,潜移默化地对其产生影响,培养青年人的政治认同感。

议题进行细化并设置适当的子议题,是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能够取得成功的前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议题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全面理解议题的内涵至关重要。从形式上看,议题可以是问题式,也可以是辩题式。由此可知,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设置不同形式的教学议题展开教学,或探究原因,或探究措施,或评价概念、作用等等。这些议题都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从地位上看,议题不是一般问题,而是核心问题。它是教学中所有问题聚焦的中心,也是所有活动聚焦的中心。从功能上看,议题既要承载学科知识,又要承载学科素养。相较于以往教师提问,学生给出具体解决方式的模式,议题更具综合性和开放性,既需要学生整合书本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又需要在探究中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梳理子议题,使议题素养化。在对议题进行具体化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子议题的设置应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步步解决各个子议题,最终实现综合性议题的解决。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情境的主要功能在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生活场景中运用已有知识体系与思维能力解决现实问题,论证、确认学科理论,生成学科核心素养。学情分析是教学常识性概念,然而日常教学中的学情分析往往是被忽视的环节。有的教师将学生议学活动效果不佳归因为学生态度或能力的群体滑坡,实则是对深思自身教学预设有效性的回避,甚至是对学生真实情况掌控失误的忽视。基于学情分析的情境选择,可通过前置作业、问卷调查、观测调研等方式分析教学对象的真实状况,再综合衡量情境选择的典利性活切性趣味性和议味性。思政学科作为培根铸魂的关键学科,更要从学生原有学科素养水平的视角,观察和分析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程度,以及在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做出行为选择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取向等,以此寻找与学科教学契合的议题情境。

(二)培养科学精神,结合教材和生活确定议题内容

议题式教学起于议题的确定,议题是现实和教材联系的枢纽。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在课堂上获取的理论知识,传统的灌输式政治课堂,缺乏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不仅使课堂氛围枯燥乏味,还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并掌握所讲授的知识。所以,要依据生活实际来确定议题,使议题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14]。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中关乎时事的内容较多,每个阶段学生有着自身独特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学习时事政治是学生形成科学思想体系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师应当尽自己最大努力深入学生群体,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优化议题教学,促使学生进行思想延伸[15]。

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立足基本国情、拓展国际视野,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

(三)增强法治意识,借助社会热点开展议题活动

议题式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在于“议”。确定了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深化理解讨论议题,以议题为中心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的精神得到放松思维得到活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会发现在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后,学生容易投入到议题探究活动中,仔细地为活动做材料收集和社会调查。由此可见,经过活动学生更容易领悟教材蕴藏的知识。

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不足,自我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待提升。因此,教师的恰当引导显得尤为关键。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需要以议题式教学模式为依据,关注学生对不同社会现象、价值意义的分析及理解,让学生站在法治的角度进行解读,树立良好的法治意识。议题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站在社会的角度,对法律的作用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及研究,了解法治在我国的重要地位,结合社会文明意识形态的实质发展要求,在社会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尊重法律、理解法律、深刻领悟法律的重要性,培养个人良好的法律意识素养。教师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以一个引导者和鼓励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给予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时,养成良好的核心素养,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说出个人的真实意见和看法。

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与时事政治是密不可分的。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丰富政治教学内容,拓展课堂空间;有助于促进学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等政治核心素养的养成。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社会热点作为主题,将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这种形象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点,提升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发挥议题式教学方法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组织公共参与,针对素养逻辑实施议题评价

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公共参与非常关键,这一教学板块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责任感意义重大。针对核心素养和课堂逻辑实施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现有文献发现, 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思想政治学科评价进行分析的非常少, 而且研究提出的评价模式较为单一。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 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为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陈友芳 (2016) 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中建议, 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发展性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实践改进有特定功能[16]。季成伟 (2016) 在《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思考与实践》中讲到, 评价的功能要丰富到培育人、成就人的意义上, 同时评价主体向教师、自我、同伴、家长、社会多元评价拓展, 把评价手段拓展到纸笔测试、问卷调查、自我体验、他人描述等多种手段发展[4]。

根据新课标的评价要求,议题式教学课堂综合评价表以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四个评价维度为基准,包括议题价值、情境水平、活动设计、活动效果四个维度[17]。根据教学主体的不同,议题式教学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小组互评、家长评价以及社会人士评价等多主体结合评价,其中教师评价、学生小组互评和学生自评是教学评价的主要部分,家长评价进行阶段性的定期评价,社会人士的评价主要运用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例如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工厂参观等课外实践活动时,教学评价需要参考社会调查对象、工厂工作人员对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做出的评价,力争做到评价主体全面,增强教学评价的科学性[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9]高中是少年期向青年期转变的关键时段,对其个性养成、自主能力、价值取向以及政治导向的形成与确立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关注议题式教学模式中与学生共同参与素养培养相关的具体内容,着眼学生的价值导向,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做一个有立场自信、有思想理智、有尊严纪律、有责任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猜你喜欢
议题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