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妍,赵海燕,梁金凤,郑如萍,孙文婷,庄竣翔,黄毅林
(岭南师范学院 商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财经素养指人们利用所掌握的财经知识和理财技能,合理进行个人财务规划、实现个人财富积累及有效防范个人财务风险等的金融决策能力;包括掌握基本财务知识与技能,运用财务知识和技能做出有效决策,从而提高个人和社会经济利益[1-2]。良好的财经素养能使人运用经济金融的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提前为适应未来越来越高要求的社会环境做好准备。财经素养不仅与个体生活息息相关,更影响到家庭稳定、国家金融安全、经济稳定乃至政治稳定[3]。近年来,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网络贷、套路贷、银行卡遭盗刷等案件频繁发生,一方面折射出人们财务风险防范能力的缺失,另一方面也对加强财经素养教育及提高人们的财经素养水平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作为高等院校的商科生,其所学专业从广义角度而言都可列为财经领域,因此,商科生自然成为财经素养教育的重点培养对象。摸清当前商科生财经素养水平现状,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财经素养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而且对推进新商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大学)设计调查问卷,以岭南师范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学院商科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接受过系统财经专业知识教育的商科生的财经素养水平和实践能力;并针对调查结果从核心素养视角探索商科生财经素养教育方式[4],为商科生财经素养教育提供建议对策。
2018年中国财经素养协同创新中心正式发布《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大学)》(以下简称为《标准框架》)。《标准框架》依循个体参与经济生活的脉络,提出财经素养教育标准要采用“五维三标”通用结构。“五维”即收入与消费、储蓄与投资、风险与保险、制度与环境、财富与人生。“三标”指了解知识与事实、获取方法与技能、形成观念与态度三个目标[5]。
本次调查基于《标准框架》的五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的相应问题,以期了解大学生对财经素养的认知、技能和态度,为高校商科生的财经素养教育提出建议。调查问卷共21题,其中第1-3题涉及个人信息;第4、5题涉及商科生对财经素养了解程度;第6、12、15题涉及维度一“收入与消费”;第8、11、13、14题涉及维度二“储蓄与投资”;第9、10题涉及维度三“风险与保险”;第17题涉及维度四“制度与环境”;第7、16题涉及维度五“财富与人生”;第18、19、20、21题涉及提高大学生财经素养路径。
其中第4、8题为“四点量表”(即有四个选项),第7题为“三点量表”(即有三个选项)。为便于统计分析,第4、8题“四点量表”的四个程度从低到高赋值“1、2、3、4”分,平均值为2.5分;给第7题“三点量表”三个选项中“不是”赋值“1”分,“不了解”赋值“2”分,“是”赋值“3”分,平均值为2分。
此次调查面向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大一至大四的在校生,这些学生是分布在财务会计教育、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六个专业及物流管理、酒店管理两个方向的商科学生。商科生基本上已学习一定财经知识,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较系统接受财经知识教育,选择商科生为课题研究对象,目的是初步了解接受财经知识教育的商科生的财经素养水平和实践能力。
通过问卷星向商科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共864份。其中女生698人,男生166人,大一学生323人,大二学生174人,大三学生150人,大四学生217人。
1.商科生对财经素养的了解程度分析
“商科生对财经素养了解程度”的统计结果见表1。从表1看出,高达95.38%的商科生选择“没听说过”或仅是“一点了解”财经素养,仅有4.63%的学生选择“比较了解”或“十分了解”财经素养,这说明绝大多数商科生不太了解财经素养。这个结果也可从问卷中近80%的商科生不知道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属于财经素养教育的范畴得到佐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回归现实,理性分析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根据自身情况对未来就业做出合理规划的课程。如此高比例的学生不能准确判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属于财经素养教育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商科生财经素养教育的缺失和急待加强。
表1 商科大学生对财经素养了解程度的分布(%)
2.商科生财经素养水平分值
通过对“四点量表”和“三点量表”的赋值,计算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商科生的财经素养水平分值,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总体上各专业、各年级的商科生了解财经素养水平值位于1.40-1.70之间,没有达到平均值2,说明学生对财经素养的认识薄弱,了解程度偏低。
表2 商科生各专业财经素养水平分值统计
表3 商科生各年级财经素养水平分值统计
分专业看,财务管理专业、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国贸专业等与财经密切相关专业学生的财经素养分值都在1.60以上,略高于其他商科专业的学生。分年级看,中高年级学生财经素养分值高于1.60分,远高于大一学生,说明随着对财经知识的学习,商科生的财经素养水平有所提高。
财经素养教育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平衡收入与消费,量入为出,理性消费。
表4 商科生记账习惯统计(%)
表4反映出近11.57%的学生从没有记账习惯,73.03%的学生偶尔有记账,只有15.39%的学生一直都有记账习惯。绝大部分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对自己的资金收入支出进行规划,消费没有计划性,喜欢“跟着感觉”消费,容易导致冲动性消费。从性别来看,女生比男生的记账习惯稍稍好些,毕竟记账工作需要有耐心。
麦可斯研究院2019年对成都市大学生的消费调查表明,高校学生消费差距巨大,这种反差极大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交往和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导致许多学生产生攀比和求名的不良消费心理。从表5可见,有近43.63%的同学面对生活费很少,身边的人消费中高档品时偶尔会或肯定会感到不公平,甚至自卑的情况。从性别来看,不到30%的男生会在消费时感到不公平和自卑,而有近50%的女生会在消费时感到不公平和自卑。由此可见,男生的消费欲望较低于女生,消费较理性,女生的攀比心理普遍。
《标准框架》指出要培养学生成为诚信规范的理财者,保有财富的管理者。储蓄和投资,是理财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表6 对于月末没用完生活费的处理方式统计 (单位:%)
调查发现,商科生对月末没用完的生活费,有78.92%的同学选择了“攒钱备用”或“用于理财”。说明商科生有一定的理财观念和理财实践,更多学生偏向选择储蓄,储蓄意识较强于投资意识,应该是受到可用资金数量和投资知识储备影响。也有超过20%“任性”商科生选择了“任性消费”或“放着不理会”剩余资金。
表7 使用花呗、京东小白条等方式预支消费的统计 (单位:%)
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正步入一个急速扩张的时期。2016年艾瑞咨询报告提到以90后为主的年轻人群体,更加适应互联网生态,更加了解消费金融业务。年轻人的冲动消费,超前消费,可支配收入较低等特点,使得他们比其他群体更加需要消费金融服务来提前享受未来高质量的生活。虽然调查数据显示95.6%的商科生表示没有“校园贷”,但表7显示近60%的商科生都有使用过花呗、京东小白条等方式预支消费,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旺盛消费的资金需求,但也存在一定的经济信用安全隐患。
表8 各专业商科生了解股票投资水平的统计
表9 各年级商科生了解股票投资水平的统计
表8和表9是商科生了解股票程度水平值。整体而言,各专业、各年级的商科生了解股票投资水平普遍很低,没有达到平均值2,投资理财意识较薄弱,缺乏投资理财基础知识和投资理财实践能力不足。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50%的学生不了解购买股票。从各专业情况来看,财务会计教育、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三个专业的学生了解股票投资分值相对较高,这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相关财务管理课程及实践有直接影响。
中国财经素养教育要求,诚实规范的理财者会更加注重投资的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懂得在自己承受范围内从事财富赚取与增值活动。
表10 对个人身份识别码的处理方式统计(%)
为了解商科生风险防范意识,调查问卷设置了两问题(统计结果见表10和表11),分别是“9.假如您住在Zedland,收到了一张新银行卡,当您收到银行卡的个人身份识别码时,您会怎么做?”以及“10.假设您毕业后工作了两个月,打算和朋友合租一套房子,此前也没有任何积蓄,当您拿到工资时,您会选择先清理以下哪个待办事项呢?”对于第9题,仅有48.50%的学生表示能“记住个人身份识别码”,同时也有46.88%的学生选择了“识别码写在银行卡背面”,说明商科生对个人隐私信息风险防范意识还有待提高。对于第10题,有高达92.36%学生能理性选择“支付房子租金”,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把资金用在紧急的事情上。
表11 对待办事件的清理选择统计(%)
财经素养既是个体问题,更是国家问题。《中国财经素养教育的目标构建与阐释》指出,学生应该时刻关注国家制度与社会环境,坚持个体与社会、国家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视野。
表12 是否认为分享经济是一种传销的选择结果统计(%)
从表12看,目前商科生对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状况和经济制度的关注力度不够,了解不够深,甚至出现认知偏差。有51.62%的同学根本不了解分享经济的性质,甚至还有4.63%的同学认为是分享经济就是一种传销。
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劳动观、财富观、金钱观,中国财经素养教育的“三九五体系”中指出学生要明白只有通过劳动自力更生才能获取个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在社会中获取个人财富时,应承担公民责任回馈社会。
表13 对于增加财富途径选择的统计(%)
表13显示,有44.68%的商科生选择通过兼职(做家教、校园勤工岗位或其他合法劳动等)增加财富,说明不少学生已有较强独立意识,希望通过自我努力创造增加收入。另外有48.38%的同学选择通过找父母要钱,比例近半数,毕竟在校大学生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需要依赖家人。但有6.95%的学生选择了“网络平台借款”和“向朋友借款”两种不劳而获的增加财富途径。从性别来看,男生兼职的比例比女生要高,女生找父母给钱的比例比男生高,说明男生比女生更主动通过劳动获取生活费。
表14 商科生对人生规划情况的统计(%)
从表14看到,高达75.93%的商科生没有人生规划或偶尔进行人生规划,仅有24.07%的商科生一直都有自己明确的人生规划。从表15和表16来看,各专业、各年级商科学生的人生规划水平分值都超过2分,无明显年级、专业差别。
表15 各专业商科生人生规划水平分值统计
表16 各年级商科生人生规划水平分值统计
通过“五维三标”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岭南师范学院的商科学生财经素养水平偏低,尚未形成正确的劳动观、金钱观、财富观,绝大多数商科生认为高校开展财经素养教育十分必要,对开设财经素养教育课程兴趣高,将有利于高校财经素养教育的推广。
结合上述调查结果和借鉴国内外财经素养教育经验,从重构“三商”人才培养目标、推动财经素养教育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与创新、创新财经素养教育教学方式三方面提出加强高校财经素养教育的建议对策。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通常用智商、情商和财商来衡量,简称为“三商”。智商指人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洞察能力等。智商越高的人,其学习知识能力强,思维品质优良,容易在某专业领域获得杰出成就。情商指人的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等方面的品格。情商水平高的人表现出外向愉快,社交能力强,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财商是指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指能够深刻认识资金运动规律、具有让资金为我们服务的理财智慧[6]。现代社会,财商对于人们的重要性不亚于智商和情商。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中,提出了发展实践创新素养的要求,培养实践创新素养,需要紧密结合实际生活,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将知识内化和运用。针对岭南师范学院的商科学生财经素养水平偏低,尚未形成正确的劳动观、金钱观、财富观,有必要在核心素养发展的体系下,将财经素养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将培养商科生的智商、情商和财商并重,探索重构“三商”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我国财经素养教育水平。
如何推动商科生的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的 “五维三标”框架内容提供了指引,框架内容全面涉及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充分考虑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未来发展目标,兼顾了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循序渐进,为学生搭建了清晰的财经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在财经生活中实现财富价值,提升人生境界。高校可以通过第一、第二课堂的课程和活动规划,推动财经素养教育与课堂的融合创新。
1.第一课堂:“多科统整”的协同课程体系
参考阴祖宝等人研究,借鉴美国经验,我国高校应加强财经素养教育的课程开发和学科整合,建立“多科统整”的协同课程体系[7]。“多科统整”协同是以多个学科资源为知识背景,在教学中潜移默化财经素养教育。财经素养作为一项典型的跨学科素养,涉及文本信息处理、数字信息处理、科学理性分析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可将财经通识课程引入课堂,在商科生开设的主干课程如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及综合实践等课程中,教学设计中融入财经素养的“五维三标”框架体系,实现财经素养教育渗透到主干课程中,从而构建“多科统整”的协同课程体系,发挥学科群的统整效应。
高校也可组织专业团队依据《标准框架》的 “五维三标”内容开发系列“财商”课程,课程作为公选课,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课,从而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学生财经素养。
2.第二课堂:“家校企协作”的多方位财经素养教育网络
财经素养教育不仅仅是学校一方的责任,更需要各方教育力量优势互补、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1)家庭教育融入理财观念,潜移默化培养财经素养
家庭教育应该是学生接受财经素养的起点,是学校财经素养教育的有力助手[8]。家庭教育可从理念意识、实践锻炼等方面进行。家长可从日常的生活中进行理念意识教育,比如让孩子了解家庭的收支状况,让孩子体恤父母的不易,促使他们合理消费,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家庭理财,加深认识储蓄和投资。实践锻炼也是重要方式之一,家长在实践中锻炼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比如零花钱,家长可以定期定额地支付零花钱,让学生对零花钱进行规划,养成制定消费预算好习惯。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孩子共同参与配置家庭理财方案和家庭保险方案。在家庭成员共同决策方案时,渗透理财意识和防范意识。
2)校企举办讲座和比赛,开拓学生财经视野
高校和企业可通过合作举办专题系列财经素养讲座,举办商道文化节等。比如,商学院的特色“商道文化节”,邀请各行各业商业精英现身说法,分享“商道”。校企协同举行股票模拟比赛、财经辩论赛、财经知识展览会等,不断开拓商科生的财经视野和强化其财经能力。
3)校企打造沙龙游戏,学生乐中感悟财经思维
高校在进行财经素养教育时可利用游戏教学法,使学生在仿真的情境中游戏化学习领悟经济教育的现实意义。如“理财打卡游戏”,“现金流游戏”,“月消费1000元大挑战游戏”等。“理财打卡游戏”类似于“步道乐跑”,参加活动的学生下载理财APP,每天进行消费记录打卡挑战,并获得相应积分,累计积分可获得奖品。“现金流游戏”是一款理财教育游戏,通过游戏,学生能够清楚资产和负债真正的定义。现金流游戏非常真实,在玩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见自己财务状况变化,感觉到金钱流动的方向和流量。“月消费1000元大挑战游戏”则培养学生节约用钱、适度用钱、理性消费的好习惯。
4)校企共赢推动实践,提高学生财经实践能力
在财经素养教育中,社会实践活动也不可缺少[9]。可通过以下各种实践形式进行引导。第一,国情民意调研。以不同的调研目的,进行实践调研,深入了解思考当下经济社会的国情民意。第二,校企合作。通过与企业单位密切合作,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实习,在社会大熔炉中锻炼,掌握社会经济活动一般运行规律,从而培养其财经素养。
建构主义认为,由于个体受到特定经验和文化等的影响,其对知识所建构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在财经素养教育中,不同群体和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个体认知能力、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未来发展目标的不同[10],因此,要更好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需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生个性化特点,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教学策略,例如混合式教学法、合作学习的互动交流法、案例分析法、感召法、体验法等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理解和参与宏观经济政策、国民经济运行、社会财富积累和价值创造的视野、情怀和能力,从知识灌输、能力培养升华为劳动观、金钱观、财富观塑造。
基于《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大学)》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岭南师范学院商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商科生有一定财经知识,但财经能力有待加强,财经意识有待强化,还未能很好地把握劳动、金钱、财富与人生幸福之间的关系。商科生普遍认为开展财经素养教育十分有必要,对财经素养教育理论及实践课程有较高兴趣。参考借鉴国外财经素养教育经验,论文提出重构“三商”人才培养目标、推动财经素养教育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与创新、创新财经素养教育教学方式等建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