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清 庞丽娟
(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2018年初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提到“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科课程标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什么是大概念?什么是历史学科的大概念?以及为何课标中首次提到要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进行教学,这些都是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所要探讨的问题。
从汉语语义上看,“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其侧重于客观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属性;而大概念则是指研究对象相对宽泛的一种广义的概念,在语义上看,二者有密切的联系,是一种上下位的关系。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大概念从概念的定义中抽离出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领域的热门词。
历史学科被定义为“发生在过去的事(史实)、被记载下来的事以及认识(历史学)”,包括历史和历史学两部分。历史学科的概念需要反映历史事实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并和历史知识有一定的联系,通过对历史知识进行一系列思维活动之后形成概念,其源于史实而又高于史实。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为了更好地进行深度教学,使得个体对于具体的知识、技能以及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进行学习和掌握,全面落实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教学引入大概念理念。针对历史大概念理念很多人会从历史概念的角度去解读,认为引入大概念就是要进行所谓的概念教学,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历史学科大概念并不是蕴含在学科中的具体的概念、定义或法则,而是学科内在的本质的概念、理念或思想,是能够适应历史学科并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从数量上看,其数量很少且高度抽象,可以用一个概念解释所有事物。实际上历史大概念教学主张将碎片化的知识、分散的事实、经验等联结成整体,并在此基础之下赋予其新的意义、主题;是基于一本书、一个单元以及一节课的主题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它能够使课程内容结构化并寻其内在联系,使课程内容情景化。除此之外大概念还包含着若干重要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拥有着一条明确的主线,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综上所述,在大概念统领下的历史教学要我们做两件事情,一是串联,二是确立主题,并在主题引领下渗透正确的价值导向。
现阶段,高中历史新统编教材正逐步投入到使用当中,采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两种课程设置,其中必修包括《中外历史纲要》共19个单元,52节课,352页;选择性必修包括《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共18个专题。由此可见新教材知识的覆盖面广、内容多而新。面对新教材的出现,一线历史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教学取舍艰难、概念偏多、史论密集、叙述简略等。《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课程的性质及内容的要求中提到,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展示社会形态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在展示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揭示历史演进中的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基于课标要求不难发现,历史学科本身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纷繁复杂的知识,掌握课本内容,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学习使历史发展的脉络在学生头脑中清晰化、规律化,并最终明白历史发展的连贯性与延续性。因此用大概念进行历史教学便提上了日程。
以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这本新教材按照通史的体例编著,共有10个单元29课的内容。我们按照教材本身具备的时序和空间联系,将本书内容串联为14个专题,其中包括中国古代史6个专题、中国近代史5个专题以及中国现代史3个专题。以历史的时期和朝代顺序展开内容,突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其次是按照历史时期展开,突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最后以时间顺序展开,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并特别突出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一本书的知识进行结构化后,再将每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化,以第五单元即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为例,本单元包含三课内容,以“晚清”作为时间段,围绕着这一时期的中华民族面临的内忧外患和救亡图存展开,对于这一单元内容要以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专制独裁统治的救亡图存为主线,将松散而繁杂的单元知识结构化串联,从而进行有效的课程教学。以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为例,新教材将两次战争合为一课,教学内容增多而教学时间有限,按照常规的讲解分析教学的方式,根本不可能一节课处理完教学内容,因此就需要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将内容结构化。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亘古未有之奇变,而19世纪的中国在“数千年未有之强敌”面前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奇变”,中华民族各个阶层做出了数千年未有之因应,从而探索民族国家的出路。通过这样的“西方冲击与中国因应”的立意将本课内容进行串联,在落实知识点的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还是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为例,本课位于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的开篇。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为“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基于课标要求,本课重点放在了清朝在两次鸦片战争的因应失据,难点则是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而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学生在八年级已有学习,如果在高一继续系统学习,容易造成知识的重复。编写者将两次鸦片战争放在同一课,要求一节课学完,其目标显然不是让老师去落实所谓的知识点。因此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再以“西方的冲击与中国的因应”这一立意将本课内容串联后,以围绕理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感悟观念革新是中国走向现代的关键因素为主题,进行一节课的主题教学。而第16课位于第五单元的开篇,一共10个单元,按照单元设计的视角可将这10个单元划分为以下三个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五单元正位于“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这一主题之下。确立完一节课以及一本书的主题后,按照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及历史学科基本的时序结构,可将本书内容确立为五大主题,即5000多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近100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史。这样的主题教学不仅将一节课一个单元以及一本书的知识串联起来,同时还把控了宏观的历史脉络以及发展方向,一方面按照学科知识理解的内在逻辑解读课本内容,另一方面又将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具体的主题相结合,从而整合课本内容;在整合课本内容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方式,设计出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参与学习、发展学生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的方案,并根据具体的目标选择性的使用课本内容,开发其它课外辅助资源,最终构建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实行切实有效的教学。从纵向上看展示了中国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序列,从横向上看中国历史发展从过去的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逐渐发展为与世界大环境息息相关且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
以上内容以《两次鸦片战争》这一课为例浅谈何为大概念,历史大概念在现阶段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大概念之下如何将知识进行串联并赋予主题进行教学。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者不能为了串联知识而硬性整合教材,为了主题教学而生搬硬套,不能使主题性教学模式化。要基于学科特点、基于大概念的理念本身、基于课标要求,从实际课程内容出发去分析教材内容,充分发挥大概念理念教学的优势,在大概念统领下进行主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