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宁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推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各个学科都在思考怎样响应政策的要求,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很多人已经发现,这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必由之路,否则家长很可能会寻找新的途径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生的负担仍然无法获得实质上的减轻。而小学数学作为帮助学生打下能力素养基础的重要学科,应该发挥出它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教学创新。本文将从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和优化作业布置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一直以来,数学学科都是带给小学生学习压力的重要来源。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是自然规律的反映和总结,很多数学概念并没有具体的指向,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很高。以成人比较熟悉的数字计算为例,其本质上就属于逻辑推理,需要从计算具体事物的数量转化为比较抽象的,单纯的数字计算,才代表着学生具备了相应的能力素养。同时,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还需要学生进行较多的练习。这些都会给学生带去较大的身心压力。如果处理“双减”政策的落实和提升教学质量间的关系,需要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认真思考。
一、做好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途径,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核心在于做好课堂教学工作。而其基础则是课堂教学设计。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在教学设计里加入大量练习、测验及课堂提问,希望通过反复的训练来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及其巩固。固然,练习、测验和提问都有其必要性,但如果过多过滥,则会给学生带去很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学生得到的与此说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如说更像是低效的机械记忆,学生能力上会出现较大漏洞,以至于在此后的知识应用中经常会出现错误。
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对于“双减”政策的落实没有太大帮助。教师要从教学设计上加以改变。以“位置与变换”的知识为例,与其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不如在教学设计中加入情境教学的内容,通过该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要意义,让他们感受到掌握这些知识的快乐,然后再去进行练习。这样既保留了课堂教学中的练习内容,而且又能因为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压力得以降低,有利于“双减”政策的落实。
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上文提到,小学生在数学学科上感受到的压力来自于身心两个层面。所以,除了要通过合理地课堂设计,对过多的课堂练习加以削减,降低学生大脑上的疲劳感之外,还需要其他措施的配合来帮助学生降低心理压力。如上文提到在教学设计中加入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就能起到很好地降低其心理压力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想办法对课堂氛围加以整体的改造,转变自己在课堂教学上的态度,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
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的知识时,学生刚刚学习的时候一定会出错,不可能马上掌握混合运算的全部要领。教师要认识到学习的规律,理解学生的成长就是在不断试错和改正的过程中完成的,对学生表示出足够的宽容,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自行创设知识应用情境,互相解决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将学习与练习转化为有趣的游戏,营造出充满自由快乐和良性竞争的热烈课堂氛围。这样不仅能提升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教学效果,还同时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双减”政策对学校教育的内在要求。
三、优化作业布置策略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作业是小学数学学科带给学生压力的另一个主要渠道,也要加以创新改革。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家长都反应过作业过多的问题。而且因为布置作业的不仅有数学学科,使得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之外还要去完成其他作业,休息时间被大量占用,最后身心俱疲。而家长有时也不得不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在“双减”政策已经提出的今天,这种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此进行优化,想办法在保证效果的同时降低学生的压力。
例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之后,教师不要直接给学生提供很多带有大量数字的题目作为作业,这样学生只会一心想着快些完成作业,不会去思考这些题目的现实意义,也不会去认真完成,很容易出现粗心大意和敷衍了事的情况,达不到教师预期的效果。教师应该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从他们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给出几个不同的作业选择。虽然完成的方式都是要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强对自身感兴趣事物的理解,学生会认真完成并与自己以往的经验相对比,用更少的题目实现更好的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学科要想实现对“双减”政策的落实,需要教师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进行改革创新,这样才能构建出更为高效的课堂,花费更少的时间取得更高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莹. 小学数学作业减负提质的策略分析[J]. 天天愛科学(教学研究), 2019(10).
[2]刘爱荣. 对小学数学减负提质的认识[J]. 读写算, 20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