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晓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气虚证是急性中风后的常见证型,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有些中风患者发病前即为气虚体质,因气虚导致了中风的发病,这种体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有很多患者中风前并非是气虚体质,但在中风后也出现了明显的气虚证候,有的为表现为全身气虚,有的表现为偏身气虚,因此中风后的气虚证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笔者通过查阅古代医家关于中风的文献并结合现代研究,认为中风后气虚证候的产生与脑的元神受损导致的营卫循行异常相关,补气实卫、活血化瘀、通阳调神是治疗中风后气虚症的主要治疗原则。现介绍如下:
气虚体质的人具有如下特点:面色晄白,或有面部浮肿,全身肌肉松软,平素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少气懒言,语声低弱,精神抑郁,不耐疲劳,时有头晕,可有畏寒汗出,动则尤甚,食少便溏,舌淡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脉软无力。患者平时血压偏低或脉压差大,尤其在体位突然改变时可出现血压下降并出现头晕症状。
当人体处于气虚状态时可以导致气的卫外功能下降,容易招致风邪外袭,风邪入络,导致中风。《灵枢·刺节真邪篇》提出营卫虚衰,真气不足,卫外不固,正虚邪入引发偏枯。张仲景认为中风发病与“络脉空虚,贼邪入中”相关。另外,因外风又可引动内风,尤其是在气温骤变时可诱发中风病的发生。
气行则血行,阳气旺盛可使血脉循行迅速而通畅,反正气虚无力推动血行可导致血脉循行缓慢而瘀滞。阳气不足还可使水饮停滞而成痰,痰瘀互结阻塞脑络最终导致中风。
部分中风患者在中风前并非气虚的体质,但在中风后迅速出现气虚的证候,表现为全身乏力,精神萎靡,语声低微,不耐疲劳,情绪抑郁。部分患者患病前患有高血压,中风后反而出现血压下降。同时大部分中风患者还具有偏侧肢体萎软无力、麻木、肢冷等症状,针对这种症状,古代医家多认为是偏身阳气脱失,即为偏身气虚。这种气虚的证候表现在中风患者中广泛存在,而且在中风后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卫气又称为卫阳,为水谷之悍气,其气慓疾滑利,循行迅速。卫气循行于皮肤、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分布广泛,无所不至。正因为卫气循行迅速、分布广泛,齐鲁伤寒流派传承人丁元庆教授认为“卫气是脑髓元神与脏腑百骸联系之使”,脑髓元神发出的指令以及四肢的感觉等信息都通过卫气来进行传递;营气为水谷之精气,可以“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1]。营卫两气为“一源二气”,循行相辅相成,出现病变也可相互影响。
中风可造成脑髓元神受损,从而影响卫气的循行。卫气不达可以使全身或偏侧肢体卫气相对不足,当部分肢体失去了卫气的温煦、推动作用后就可产生偏废不用、麻木的症状。另外,卫气不行则产生局部营阴津液凝滞,可产生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反过来又影响了营卫的循行,最终加重偏侧不仁、不用的症状。因此《素问·逆调论》曰:“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因此补气可以实卫,可以推动营血,还可以促进痰凝、瘀血等病理产物的消散。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充盛与否与心主神的功能密切相关[2]。中风后的全身或偏身阳气不足或郁滞可使神机失养,产生精神不振、抑郁、淡漠等症状。另外脑为元神之府,脑髓受损可直接导致心主神的功能异常,因此中风后气虚证的患者常常出现心情抑郁、动力不足、懒动懒言等抑郁症的表现。针对中风后气虚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治疗上应予通阳调神,其中通阳既包括温补阳气,也包括理气开郁。张景岳认为:“气为阳,阳主神也。”《温病条辨》中认为“阳气开泄,万象皆有生机矣”[3]。因此阳气充盛畅达有助于神机的振奋,从而缓解抑郁情绪,通阳即为调神。另外调神还包括宁心安神,心神安宁还有助于缓解中风后因卫气不达导致的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
气虚是中风病的重要病机,针对气虚体质进行早期干预可以一定程度地预防中风的发生。中风后因营卫循行失常可以导致全身或偏身气虚证,气虚证候在中风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具有普遍性。中风后气虚还可以导致抑郁等神机失常。治疗中风后气虚应以补气实卫,活血化瘀,通阳调神为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