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力敏腧穴客观特征案例分析

2021-12-06 09:48曹乾安陈淑莹李琳慧李小清章海凤付勇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一科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敏化腧穴压痛

★ 曹乾安 陈淑莹 李琳慧 李小清 章海凤 付勇(.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一科 南昌 33000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周围脊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以腰部疼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该病多与腰部外伤或工作劳损、长期姿势不正等因素相关,好发于青壮年,其中80%以上多见于20~40岁[2],男性多于女性,好发部位为L3-4、L4-5、L5-S1椎间盘,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4]。力敏腧穴是指对机械力刺激产生特异性效应的一类疾病反应点,是能反映疾病和缓解病痛的特殊部位。力敏腧穴探查能有效辨别力敏腧穴所在区域,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5]。本研究采用力敏腧穴探查结合力敏针刺、力敏推拿、刮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客观记录,现报道如下:

1 案例

刘某,女,28岁,教师职业。于2018年7月7日因“腰部疼痛伴右下肢放射痛麻木1月余”来我科住院治疗。患者因长期伏案工作于1个月前出现腰部疼痛,伴有右下肢放射痛麻木,夜间腰骶部疼痛明显,刺痛,痛处不移,拒按,休息后未见明显好转,易疲劳,情绪急躁易怒,无恶心呕吐,纳可,夜寐欠安,二便平。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查体: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为6~8分,L4/5棘突旁压痛,右侧环跳压痛明显并向下肢放射,活动时疼痛加剧。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屈颈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下肢肌力无明显下降。腰椎CT示:L4/5椎间盘向右后突出。

中医诊断:腰痛病(气滞血瘀型)。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原则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止痛。治疗手段为力敏针刺疗法(配合力敏推拿、刮痧疗法)。

力敏腧穴探查操作:①环境:保持诊室安静,室温保持在20 ℃~25 ℃。②体位:选择充分暴露腧穴的舒适体位。③探查工具:手持测痛仪(北京翼诺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JNT-CTY型);红外电子体温计(深圳华盛昌机械实业有限公司,DT-8806S型)。④探查方法[5-6]:首先采用触诊法以拇指指腹试压患者体表皮肤,比较压痛出现的“指力”强度,随后用相同的压力强度扩大探查范围;探查区域根据本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证情况,以腰痛病相关经络(膀胱经、胆经、肝经、肾经、督脉等)、腰痛病相关神经节段(T10-S2)、特定穴区(辨证选穴如血海、膻中等穴区)等体表部位为高发区域,用拇指指腹以同等压力强度按压患者体表,探查敏化腧穴。询问患者感受,记录出现按之“快然”(或伴疼痛)等异常感觉的力敏穴区;客观记录所有力敏腧穴出现的部位及其疼痛阈值。

首次力敏腧穴探查(7月7日):患者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探查部位,按上述探查方法进行力敏腧穴探查。力敏腧穴记录:两侧髂前上棘、两侧腹股沟触及紧张感,轻刺激按揉有舒适感;双侧太冲按有压痛,右侧尤甚(疼痛阈值左:0.429 kg,右:0.365 kg),施以手法重刺激,患者产生痛中有快、快中有痛的复合感觉;左侧大腿外侧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有条索紧张疼痛感,上肢肘部双侧曲池有压痛、按之“快然”感(疼痛阈值左:0.554 kg,右:0.588 kg);下肢臀部双侧环跳有压痛,且右侧臀部温度较低(33.2 ℃);右下肢肌肉紧张感尤甚;下肢双侧委中、承山上2寸及承山部位均按有胀痛感,继续按压产生“痛快”“痛解”“快然”等舒适感,右侧尤甚(疼痛阈值左:0.763 kg,0.632 kg,0.771 kg,右:0.627 kg,0.573 kg,0.716 kg)。结束本次探查,为患者施以针刺治疗,针刺上述探查穴区(环跳、承山、委中、太冲、曲池穴),采用平补平泻法,针感强调在得气的前提下有循经感传,气至病所,得气后留针30 min。按上述方案,每日治疗1次,治疗3日后复查。嘱患者调和情志,每日自行敲打双侧胆经10 min,以舒适为度。

第二次探查(7月10日):7月10日复诊,患者诉腰部疼痛感较前缓解,右下肢疼痛感缓解麻木感基本消失,夜间痛减轻,夜寐一般,情绪较前平稳。按上述探查手法为患者进行力敏腧穴探查,力敏腧穴较初探时有明显变化。力敏腧穴记录:两侧髂前上棘、两侧腹股沟触及紧张感降低;太冲、曲池仍有压痛,但阈值升高(疼痛阈值左:0.456 kg,0.574 kg,右:0.402 kg,0.594 kg);大腿外侧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肌肉紧张度明显减轻,右侧臀部温度(33.3 ℃),委中、承山仍有明显胀痛,阈值较前略高,但变化不显,右侧承山上2寸的压痛位置下移至1.5寸(疼痛阈值右:0.606 kg)。探查完毕,治疗方法同前。

第三次探查(7月13日):7月13日复诊,患者因感受风寒,病情稍有反复,症见咳嗽,头部微有胀痛,易疲劳,腰腿部疼痛感无明显变化。以相同探查手法再次进行探查。力敏腧穴记录:患者双侧中府、云门有压痛,左侧尤甚(疼痛阈值左:0.436 kg,0.487 kg,右:0.513 kg,0.560 kg);头项部有紧张感;大腿外侧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肌肉紧张度进一步减轻;其余力敏腧穴无明显变化。探查完毕,治疗方法同前,另外中府、云门、头项部施以力敏推拿手法,以擦法为主,治疗10 min。嘱其平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3日后复查。

第四次探查(7月16日):7月16日复诊,患者诉咳嗽、头痛症状消失,腰骶部疼痛感较前缓解,臀部及右下肢放射痛较前稍缓解,纳寐可,精神可。重复上述探查手法。力敏腧穴记录:右侧的委中、承山较左仍有阈值差(疼痛阈值左:0.772 kg,0.783 kg,右:0.634 kg,0.727 kg);其余力敏腧穴阈值差左右基本一致。探查完毕,为患者施以臀部刮痧、放血治疗。治疗结束后,患者右侧臀部出现大小不等的结节,且自觉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右侧臀部温度(治疗前33.5 ℃,治疗后34.6 ℃)。探查完毕,其余治疗方法同前。

第五次探查(7月19日):7月19日复诊,患者的腰臀痛明显缓解,右下肢疼痛感减轻。探查方法同前。力敏腧穴记录:右下肢肌肉紧张感明显减轻,双侧腹股沟压痛消失,两侧委中、承山穴区压痛阈值趋同(疼痛阈值左:0.783 kg,0.791 kg,右:0.774 kg,0.786 kg),右侧压痛明显减轻,右侧承山上2寸的压痛位置下移至1寸,按压仍稍有胀痛(疼痛阈值右:0.636 kg)。探查完毕,治疗方法同前。

第六次探查(7月22日):经治疗后,患者的腰臀痛明显好转,双下肢的放射痛极大缓解,臀部结节明显减少,VAS疼痛评分0~2分,直腿抬高及其加强试验(-),屈颈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下肢肌力正常。力敏腧穴记录:臀温明显升高,双侧臀温趋同(左:35.3 ℃,右35.2 ℃),未探及力敏腧穴。患者要求出院,症状缓解,同意其出院。嘱其适度锻炼,不宜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随访2个月未复发。

2 按语

关于腧穴,《内经》云:“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指出腧穴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而并非人体固定解剖部位(皮肉筋骨)。然而,随着腧穴的不断传承,人们逐渐将腧穴理解为体表的特殊固定部位,偏离了腧穴的最初形态。基于陈日新教授“腧穴敏化状态说”理论,我们认识到腧穴具有“静息”和“敏化”两种功能状态的不同[7]。当人体处于疾病状态下时,在体表某些部位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腧穴也会表现出功能状态的不同[8]。在健康状态下,腧穴处于相对沉寂的状态,而在疾病状态下,体表相应的腧穴可发生敏化。而腧穴敏化类型多种多样,有力敏、热敏、电敏、光敏等,其中力敏腧穴是指对针刺、推拿等机械力刺激敏感的一类敏化腧穴。众多研究表明腧穴之间的理化特性具有较大差异,针刺敏化腧穴相对于其他穴位,治疗效应具有特异性[9]。本案运用针刺、推拿、刮痧等机械力刺激方式刺激力敏腧穴,疗效显著。

正如《灵枢·背俞》载:“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灵枢·五邪》曰:“邪在肺……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问·调经论》云:“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素问·举痛论》载:“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在探查中产生的“快然”感具有诊断意义,而治疗中产生的“快然”感揭示了经气感传(得气)现象。由此说明,“快然”是力敏腧穴的特异性表现形式。力敏腧穴探查法是以触诊法用拇指指腹试压患者体表皮肤,比较压痛出现的“指力”强度,随后用相同的压力强度扩大探查范围;探查区域根据病证情况,以疾病相关经络、疾病相关神经节段、特定穴区等体表部位为高发区域,用拇指指腹以同等压力强度按压患者体表,探查敏化腧穴。询问患者按压时感受,表现为“快然”。“快然”有三种含义:一指就诊者因循按或提捏引起的即时舒快的感觉;二指就诊者因循按或提捏引起的得气或经气感传反应;三指就诊者循按或提捏后病情缓解后舒适感[10]。故我们定义力敏腧穴探查法是指在腧穴敏化理论指导下,采用手法等机械力刺激力敏态腧穴,给予适宜刺激量,以达到“快然”的一种新技术。

在本案中,探查者对患者进行力敏腧穴探查,在腰痛病相关经络(膀胱经、胆经、肝经、肾经、督脉等)、腰痛病相关神经节段(T10-S2)、特定穴区(辨证选穴如血海、膻中等穴区)等体表高发区域进行探查,首次探查在太冲、曲池、环跳、委中、承山等穴区探查到力敏腧穴。另外,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探查者遵循个体化原则,客观记录力敏腧穴的部位、形态(条索状、结节状等)、功能(压痛、肌紧张等)、皮温、阈值等的变化作为反应病情变化和指导疾病治疗的客观指标。本案腰痛病患者经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在之后的探查中发现患者的力敏穴区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即力敏穴区范围逐渐缩小,表现为力敏穴区由原来的承山上2寸及承山部位范围缩小为承山上1.5寸及承山部位,再进一步缩小到承山部位;且力敏穴区的压痛阈值也随着病情好转而逐渐升高。另外,在探查过程中发现患者臀部皮温偏低,臀部为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所过之处。患者臀部经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故而影响其温煦功能,通过针刺所探及到的力敏腧穴(委中、承山、环跳),激发经气感传,从而能有效疏通臀部经络,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效,改善患者臀部皮温。

综上所述,选取最佳治疗部位及适宜的刺激方式是本案治疗取得“小刺激,大反应”效果的关键所在。力敏腧穴探查能有效探查本案患者的力敏穴区所在,确定最佳治疗部位;有研究证明,力敏腧穴更适合针刺刺激[11]。本案通过力敏针刺刺激所探及的力敏腧穴,疗效显著。腧穴敏化与疾病状态密切相关,力敏腧穴探查能有效确定力敏穴区及腧穴阈值,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判断疾病转归,具有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敏化腧穴压痛
两种全口义齿修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浅析不锈钢晶间腐蚀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前处理对锦纶化学镀银的影响
“敏化”阅读味蕾 品赏新鲜词句
旅途止泻按脾腧
腧穴解剖学之教学设计
怀孕的自我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