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及培养策略

2021-12-06 09:48杜清张祥祥刘雯丽魏鸿浩蔡媛媛乔信江江西中医药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医者医学生中医药

★ 杜清 张祥祥 刘雯丽 魏鸿浩 蔡媛媛 乔信江(江西中医药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南昌 330004)

中医药是国之瑰宝,实现中医药事业的伟大复兴及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是一代代中医药人的责任与担当。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扶持力度的加大,中医药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而人才是促进发展的第一资源,国家对高质量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也让中医药院校意识到人才培养的任务已迫在眉睫。从古至今,中医药在预防、保健、临床、康复、养生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效,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逐渐形成了人民离不开中医,世界离不开中医的大格局。特别是,在2020年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治疗新冠肺炎上,中医药汤剂和热敏灸等中医治疗手段全过程起效,彰显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而中医药作用的发挥,是其背后高质量中医药人才职业素养的体现。正是由于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大疫面前表现出临危不惧的大无畏、医者仁心精神,才能让百姓相信中医,让社会接受中医。这体现了中医药人才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特殊时期甚至是危难时刻,提高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是提升中医药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1 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

随着社会以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同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一样重要。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生良好职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在校期间,大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忽略了自身的综合能力、心理素质、创新思维的提高,往往在步入社会的求职或工作中,面对专业以外的问题有时处理得不太恰当,给就业和工作带来困难。

1.1 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医学生毕业以后主要是从事与医学相关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医者仁心”的职业情怀;另一方面,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年代,用人单位为保证企业能长足稳定发展,在人才选用上也是优先考虑既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又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质量综合性人才。所以,医学院校除了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职业素养尤其是道德品质的培养,要让学生成为品学生兼优的综合性人才。因此职业素养教育在大学的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1.2 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医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在处理医患关系方面游刃有余,可以降低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临床上,少数医务人员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往往没注重职业道德思想素养的修养,导致一些临床事故的发生,从而发生一些医疗纠纷[1]。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还体现在社会和国家层面。企业招纳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方能实现生存与发展,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国家的角度看,国民的职业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正因如此,职业素养教育才更加有意义。

2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

大学生职业素养是指大学生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是指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并发挥作用的相关品质[2]。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技能。

2.1 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也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2]。职业道德属于社会道德体系的范畴,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体现在医德上。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到:“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就详细地指出,行医者,应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不应追名逐利,而应一视同仁。这一观点在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也有相似的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古代医者,张仲景、孙思邈、陶弘景等均有很好的医德,在中医药方面也都有着很高的造诣,是当代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学习的典范。

2.2 职业意识职业意识即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大学生普遍缺乏的一部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传承方面,还体现在创新方面,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大学生,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肩负中医药发展的重任,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理念不只是战略层面,而是具体到了每一个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是否具有职业意识,成为了中医药事业能否得到传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换句话说,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要求广大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

2.3 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即就业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医学关乎人类的生命安全,始终属于前沿学科,这就要求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和较强的专业能力。职业技能不仅取决于学校的悉心栽培,还取决于社会的密切关注和国家的政策扶持。与此同时,医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技能,也是社会的需要。明朝裴一中《音医·序》中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这就要求医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才能做到不误国误民,才能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

3 大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竞争压力日益凸显,大学生仅仅拥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的就业形势要求大学生们不仅要提高专业素质,还要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等,努力成为符合人民和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其中医药专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更高,医药专业的学生们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大学生所具有的基本职业素养,同时更要有大爱精神,正如我国心血管外科专家苏鸿熙所说:“医生这个职业,说到底是从事生命科学的,不光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充实人文知识,让自己拥有一颗爱心。”[3]医学生要用心用爱去构筑医者的责任与担当。医药专业学生未来服务的对象是病人,而人的生命具有不可逆性,任何的毫厘之差都可能酿成大错。面对高深莫测的人体科学,再炉火纯青的专业素质、再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再标新立异的创新思维都不为过。中医药院校的大学生更是医学领域的凤毛麟角,追求卓越应是每一位中医人的毕生追求,复兴中医更是每一位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职业使命,学生们应当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创新思维方面全方位学习,并永无止境。

3.1 专业素质医学专业本身就对专业素质有着良好的要求,而专业素质不仅体现在理论学习上,还体现在临床应用上。拥有较好的理论知识,而缺乏临床实践,无疑是纸上谈兵;而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却缺乏理论知识,可谓是本末倒置。对于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而言,课本知识只是专业学习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要诵读经典医书,学习古人智慧,这就要求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挑起复兴中医的大任。正因为医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关乎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所以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很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是医学生从事医疗工作的必要前提和基本条件[4]。

3.2 心理素质面对每天重复的两点一线生活方式,繁重紧张的临床工作,以及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诊断方法,这都要求医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医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多变的疾病处理过程中,临危不乱,处变不惊。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人们更加关注心理和社会层面,健康思维也变得全方位,多层次。医者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病程中压抑的心理情绪,不仅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好转,还能提高医者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大学阶段,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广交朋友,扩大交际圈,还能正视挫折,克服各种困难,形成健全的人格。

3.3 创新思维科学创新精神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新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下,科学创新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活力,科学源于事实,成于思维[5]。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不能只停留在传承方面,还要对其创新,用现代的技术去实现过去的不可能。例如江西中医药大学陈日新教授团队热敏灸技术的发明便是典型的范例,它传承了古代中医的针灸疗法,创新了更能凸显疗效的悬灸方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亲民的价格及卓越的疗效让热敏灸走进家庭,成为了老百姓日常保健的不二选择。屠呦呦青蒿素的发现,是基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的青蒿传统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创新地研究出了青蒿素的提取方式,发现了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这一研究成果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当代大学生在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的同时,更要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只有不断开拓进取和创新,才能更好地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6]。

3.4 综合能力如果说专业素质是硬实力即显性技能,那么综合能力便是软实力即隐性技能。对医学专业学生而言显性技能只是冰山一角,所以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还应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其对于综合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身体素质、团队合作、交流沟通、言语表达、随机应变、人文关怀、系统分析、爱岗敬业等诸多方面。

4 实现职业素养的培养策略

4.1 社会层面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离不开社会的支持。许多企业把毕业生直接投入使用,但效果并不乐观。社会各界也逐渐认识到,想要招纳拥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毕业生,社会应参与到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首先,提供各种平台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如:开放科研机构、提供见习机会、开展义诊活动等,让医学生参与其中,走近科学、接触病人、亲近老百姓,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其职业素养必将得到潜移默化地提高。另外加强校企合作,由政府提供政策保障,中医药院校输送中医人才,共同创办和经营国医馆,让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丰富临床经验,提高职业素养。其次,完善社会培训机制。让成功企业家、专业人士、榜样人物走进高校,讲授实践知识,宣传职业素养,弘扬职业精神、提供入职培训,进行拓展训练等。第三,利用各种手段广泛宣传职业素养的重要性。社会应对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出具体要求,并通过媒体宣传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发挥其正向引导作用,提高大学生培养职业素养的意识,让其有章可循。在新媒体时代,利用微信公众号正面报道模范道德先进人物,剖析经典案例,并邀请名老中医进行经验分享和网络授课,从而实现多渠道引导,提高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4.2 学校层面学校更要重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这不仅关乎着学校培养出的人才的质量,还关乎着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情况。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对学生自身、学校、社会的发展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应该将职业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各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目标,设置职业素养公开课程及专业课程,构建教育和教学一体的职业素养培育体系,加快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改革进度[7]。中医药院校应整合资源,为大学生制定优质的教育方案,如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实践班,中医摇篮班和中药摇篮班的开设,成功地构建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育人模式。第二,学校应该不断加强职业指导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拥有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三,学校应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会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高校应把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和工作之中。第四,学校应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并建立第二课堂评价激励体系。第二课堂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能较好地弥补课堂教学在实际效果、教学手段与实践结合、内容时效性等方面的不足[8]。

4.3 个人层面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学校的重视,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培养。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成败。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是通过运用一定的方法和努力学习,获取一定的知识并将其转变成自觉行为的过程。知识就是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认知和经验,与大学开设的专业课程、业余爱好、人际关系等都有关联。首先,扩宽学习知识面,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大学生仅仅学习专业相关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多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广泛阅读书籍,培养与工作相关的业余爱好,运用自学能力对专业知识进行补充拓展,从而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技能是指所具备的某项专门技术,医学生可以通过多途径的学习来进行提升。第二,加强能力提升,比如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第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判断事物的标准,大学阶段正是个人价值观的重塑阶段,多接触正能量,多学习思考,向外开阔视野,向内认识自我,不断地重塑自己的价值观。作为医者,应当心系患者,解患者之苦,发患者所言。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应向优秀医者看齐,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像钟南山院士这样的医者,从小受到父母的熏陶,加以自身不懈的努力,终成一名大医,他们不仅具备“医星光映寿星明,妙手回春播盛名”的医德医术,还具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担当。大学生应以他们为榜样,努力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青年英才。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这一任务的开展,需要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的共同参与才能得以实现,才能培养出更多拥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

猜你喜欢
医者医学生中医药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