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梦,张小蕾,向丽莉,薛艺璇,刘珍珍,杨琪琪,黄 伟,2△
(1.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 430061;2.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武汉 430061)
经络学说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中具有独特意义作用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和防治中,对临床各科尤其是对针灸、推拿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奇经八脉则无疑是经络学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带脉又由于其“回身一周”的独特循行走向,成为“奇中之奇脉”,在诸多疾病如腰痛、痿证、肥胖、妇科男科生殖疾病等治疗中都有着其独特的诊疗意义[1,2]。然而对于带脉在人体存在的循行走向至今仍未有明确理论可以证明,医家们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及书籍,归纳目前较为熟知的5种循行,并根据临床带脉相关病候对带脉循行归纳及更多延展可能猜想。
在现存可考文献中,带脉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但其相关条文分布散在,叙述较为简单且不完整,尤其在某些文句中无法分辨“带脉”所指的意思是“带脉”或是“带脉穴”。由于在《黄帝内经》《难经》中对带脉循行的描述、阐明尚不明确完整,后世医家对带脉循行的理解各有偏颇。总体而言,带脉环身1周循行基本可以确定,但如何循行成为一直以来的争议。现代认可度较广的可归纳总结为5种循行路线[3]:①经十四椎成水平环状;②开始于季肋如系带状横行腰间;③十四椎、带脉、五枢、维道和神阙等诸穴的连线;④双“个”字形;⑤起于季肋下、斜行下到带脉、五枢和维道穴,绕身1周。
这种循行路线基本满足 “带脉回身一周”的描述,但对其循行的起始与结束并无详细说明。《灵枢·背腧》:“肾俞在十四椎之傍”,十四椎即约当第二腰椎处,在该循行中水平向前相对应到腹部应当是肚脐处即神阙穴所在[4](如图1示)。就以此种循行而言,带脉在前腹部与其他经脉相交的穴位基本清晰,其中应包括胆经带脉穴、脾经大横穴、胃经天枢穴、肾经肓俞穴和任脉神阙穴。而带脉循行沿腰背部与其他经脉相交的穴位可推测包含督脉命门穴、膀胱经肾俞穴、志室穴或气海俞。根据该循行而言,临床可以通过带脉治疗腰部、腹部脐周不适的治疗有所依据。贺长军[5]通过沿带脉取穴(肾俞、气海俞、带脉穴、腰眼)治疗腰痛45例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84%。
图1 水平环状循行
这种循行路线开始于季肋(胆经的带脉穴-维道穴),如系带状横行环绕腰间[6]。以古时候人们在腰腹部系带具体方式来推测,这可能是一种类似于在双绳结扣的循行,即还腰循行且分出两条相应斜向下的循行(如图2示)。以这种循行来推测相交穴位,大体可以认为带脉与其他经脉相交的穴位,可包含胆经带脉穴、维道穴、五枢穴,脾经大横穴,胃经天枢穴,肾经肓俞穴,任脉神阙穴,膀胱经肾俞穴、志室穴,督脉命门穴。
图2 系带状环形
该循行是十四椎、带脉、五枢、维道和神阙等几个穴的连线[7],通过以穴位为点连线的方式勾勒整个带脉循行,大致循行如图3所示,但具体如何连线未有明确表述。就单从其描述而言,可以明确其经过十四椎命门穴、胆经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及任脉神阙穴,其他穴位尚未可知。但从相应作图循行来看,十四椎与带脉连线近乎水平,猜测其有可能循行时经过膀胱经肾俞穴、志室穴等。
图3 带脉、五枢等连线
这种循行方式以《奇经八脉考》中“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又与足少阳会于五枢、维道,凡八穴”[8]为参考,同时通过针刺带脉上穴位时引起的放射性感传,联系感传的方向及强弱来找出经络的循行所在。相应研究表明[3],带脉循行在环身1周时,除向带脉、维道、五枢处放射外,向两侧前肋骨部近章门穴处有传导(如图4所示),但其大体循行与所参考的《奇经八脉考》中近乎相同。双“个”字形以带脉作为“个”字的顶点,也与现代某些医家所认为带脉气之所发应在带脉穴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处[9]。
图4 双“个”字形
这种循行是目前现代针灸相应教材中选用学习最多的版本,起于季肋下,斜行向下到带脉、五枢和维道穴,绕身1周的循行走向(如图5所示),但在起于季肋下其循行相交的穴位仅提及胆经上的带脉、五枢、维道穴以及带脉通于胆经足临泣,并未明确提及与其他经脉上穴位相交。从其所描述的循行来看,斜行向下在前腹部应相当于《黄帝内经》中所说的“会于气街”,即气冲穴所在;其回身1周也理应经过十四椎命门穴所在。这也与许多临床研究中所提到的“带脉瘀滞型腰痛”有共通之处,即腰痛牵扯到腹股沟区相互印证。从带脉角度出发,临床对于该疾病取穴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10]。
图5 斜行向下走向
总结本文以上所列的5种循行可见,带脉在人体后腰部具体循行走行并无太大差异,或许可能存在位置上下少许差别,而带脉循行路线最主要不同是在带脉循行至人体前部前腹部处。归纳先前之言,前腰腹部分的循行可分为:①脐水平连线;②脐水平连线+斜向下分支;③带脉、五枢、维道和神阙等连线;④以带脉穴为顶点的“个”字;⑤自季肋斜行向下到带脉、五枢和维道穴(如图6)。
图6 循行归纳
表1示,5种循行中均有经过的穴位为胆经带脉穴、督脉命门穴、膀胱经肾俞穴与志室穴。就前腰腹部的循行除带脉穴外,维道穴、五枢穴及神阙穴为5种循行中经过较为一致的穴位,大横穴、天枢穴、肓俞穴仅①②循行经过,章门穴仅④循行经过。
表1 前腰腹部带脉循行上相关穴位与归经比较
《灵枢·经别》中:“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此处描述足少阴肾经在腘窝部分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在第十四椎(第二腰椎处)应是肾俞穴处,归属于带脉。《素问·痿论篇》中:“阴阳揔宗筋之会,会于气街……皆属于带脉。”此处明确指出带脉循行经过气街与各经相会。《灵枢》《素问》这两处言论归结了带脉循行的出属与会属,对带脉循行有了整体轮廓的认识。而《奇经八脉考》中:“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又与足少阳会于五枢、维道,凡八穴”中又明确提及了带脉所过肝经章门、胆经带脉、五枢、维道8个穴位。从这两本文献中的描述,联系上述5种带脉循行所言可见,这5种循行说法各有道理,不能完整证明带脉循行,可做相互参考验证。
“带”字在小篆字形图像上可以看成是一根带子束在腰间并用带子的两头打成的结,现代多数对带脉循行的思考都是将带脉当做细条带状来考虑循行,而考古代常见系带、革带等多以宽带为主,因此笔者推测带脉回身1周循行基本无误,但对于其回身循行宽度却可以进行更多猜想。《难经》中提出的“带脉回身一周”,“身”在古代即身躯,基本可以认为是颈以下、股(大腿)以上。《医宗金鉴》[11]中对带脉循行的绘图不止一条,而是绘制从维道、五枢、带脉出的三条环形路线,因此笔者认为带脉横行循行却通路宽泛是很有可能的,这也可与临床上通过带脉治疗腹型肥胖的许多有效案例相互印证。
在背部应过十四椎即第二腰椎命门穴,这在古今带脉的认识中基本无异议,这条腰背部水平界限在现代临床应用中也有发现[12]。隔姜灸治疗腰腹部酸痛下坠时,命门穴姜片附近出现一条边界明显水平环形的红线。由此来看,可探寻带脉腰腹部上界及腰背部下界所在,从而整体观察带脉在人体循行所过。
带脉于前腹部的循行上界有两种推测,一是神阙穴水平延展,二是两侧章门连线,这两种均有可能。沿神阙穴水平而行则也与第1种循行所想的大体重合,这在临床上也有所见。医家在临床诊疗中发现患者由脐部开始,沿脐部水平向两侧扩展,至腰部约命门穴处每晚入睡前出现紧缩、冰凉感且难以入睡,通过沿皮刺带脉穴,针尖向神阙穴后治愈[13]。腰部疼痛至季肋下,环绕1周,尤以胁肋下为甚时以及腰胁胸部起带状疱疹时,通过以带脉为主论治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也证明了诸多带脉疾病通过肝经治疗能取得不错疗效的原因。同时就以其上限部位来看,章门居季胁下较神阙更上,因而考虑其上限可能为章门连线至后腰部命门一线。
带脉在腰背部,以十四椎为上限,推测其下限可能所在,笔者认为基本至骶骨下限。《金匮要略》中腰溶溶若坐水中,腰及以下的腰骶部酸胀不适的“肾着病”,认为是带脉虚之,约束不力。同时,现临床许多医家通过以带脉为主治疗腰骶部疼痛,推拿命门、八髎穴等腰骶部区域,也可治疗带脉型绳束样腰痛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14,15]。从古文献及现代循行推测参考中归纳,可以推测带脉在前腹部最低“会于气街”即气冲穴所在至耻骨联合,这在临床针刺时循经感传中也有印证[3]。由此可以试设想带脉循行回身1周的范围,下限为气冲一线到后腰骶部区。
从带脉循行所过考虑,临床许多腰腹部不适如腰骶部疼痛,腹部、脐周疼痛不适等在治疗时可以取带脉相关穴位治疗。此外,经本文对带脉循行时相关的穴位统计来看,胆经上的带脉穴、维道穴、五枢穴,脾经上的大横穴,胃经上的天枢穴,任脉上的神阙穴等都多有交会。临床当遇到少阳胆经、脾胃相关的疾病,如口苦、胁痛、呕吐、消化失调等问题时,也可拓展思路从带脉上取穴治疗,或许能取得不错的疗效,这些都有待临床进一步验证。
带脉“总束诸脉”,总司一身经脉开合,与各经脉、脏腑之间联系密切,涉及病证广泛。带脉如系带状约束、调和他经,若带脉约束过紧则经络不通,带脉虚之而约束不行则各类弛缓、痿证发作。“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临床常以带脉所过治疗相应疾病,我们亦可以通过临床带脉所治疾病的发生部位倒推带脉经络循行部位。带脉如系带循行,宽度其上限可能为章门连线至后腰部命门一线,下限为气冲一线到后腰骶部区,而如带脉、维道、五枢、章门、命门等穴位循行中与他经相通之处,针感反应作用较强,治疗可多选用。
李时珍在临床诊疗时深切感受到奇经八脉对人体医学的重要性,然医者却并不熟知,发出“八脉散在群书者,略而不悉,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之言,如今仍需为之警醒。作为奇经八脉中极为特殊的带脉,目前医家对其的思考及临床研究并不充分,发掘了解带脉循行的更多可能性,从带脉出发考虑临床诸多病证的诊疗可能,或可为医生们临床应对相关疾病时拓宽诊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