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名著导读”是统编版初中语文单元中的板块,在每个学期的教材中都有两个左右的名著导读,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与新课标要求,重视开展“名著导读”课堂教学。过去的名著导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应当在明确“名著导读”的重要意义基础上,改变过去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引入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组织多元化的“名著导读”,以此提高“名著导读”课堂教学效果。开展多样阅读活动与深度感知名著的有效途径包括:布置课前预习任务与了解名著背景知识;结合名著作者资料与走进古今中外名著;收集名人评价资料与不同角度解读名著;教授名著阅读方法与自主感知经典名著。初中语文教师结合有效路径实施课堂教学,就能够提高学生名著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名著背景;名人评价;阅读方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指导内容,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以一本书平均20万字的字数计算,初中生应当阅读13本以上的课外书。课外图书浩如烟海,初中生的学习时间紧张,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精力,应当精选图书,选择古今中外的名著,阅读经典名著。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欠缺,教师要做学生阅读名著的指南者。根据初中语文教材中提到的名著,适当进行扩展,落实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名著导读”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以导促学与组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更好阅读名著。教师落实“名著导读”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增加学生知识文化储备,提高学生文化涵养与综合素养。
一、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初中语文中开展“名著导读”课堂教学,首要意义在于让学生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学生可以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名著,深入阅读其中内容,感悟情感内涵,提高名著阅读的效果。比如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的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主题是纪实作品的阅读,初中生对紀实作品不够熟悉,过去阅读纪实作品会存在效率低等问题。通过教授学生阅读纪实作品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纪实作品的深刻内涵,认识纪实作品的社会价值。
(二)丰富学生知识文化储备
教师结合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著导读板块,以及根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结合初中生的阅读基础与认知情况,引入适量的课外名著文本,开展相应的名著导读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学习文学、历史、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丰富学生知识文化储备,为更好参与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打好基础。比如统编版的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结束后,教师结合“名著导读《昆虫记》”部分,组织科普作品的阅读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习写景状物的描写方法,而且让学生掌握有关昆虫、气候、土壤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三)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课内外的名著文本,指导学生名著阅读方法,丰富学生知识文化储备,还能够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主要是因为通过阅读名著能够增加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巧妙的构思技巧、波澜起伏的叙事方法、朗朗上口的行文逻辑、直达胸臆的情感表达等,提升文本表达效果。
(四)培养学生知识文化涵养
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通过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名著,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在前人的智慧引领下,少走很多弯路,在博览群书中相互印证,形成远大的人生理想,培养良好的精神品格,提高文化内涵。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好读书与读好书,让名著发挥更大的价值。
二、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相关现状
从教师的角度看,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是对“名著导读”教学不够重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初中生面临着紧张的学习压力以及中考压力,重点是提升考试成绩,教师在此影响下主要开展课内文本的教学,为节省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多是通过直接讲解代替学生自主阅读。根据名著的背景资料、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阅读感受等制作讲义,为应付考试等,让学生强行记忆这些内容,学生无法窥探名著的全貌,也无法得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二是教学内容匮乏、教学方式单一,存在较大随意性。由于名著的篇幅通常较长,其中内容丰富多彩,需要准备大量的素材,一些教师为节省教学时间,引入的教学内容较为匮乏,运用的教学方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而且通常没有制定好完善的教学计划,设计针对性的教学目标等,更多是流于形式。
从学生的角度看,主要的现状分为三点:一是并未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很多初中生的阅读能力不佳,在阅读名著时通常是“一遍过”,没有运用科学阅读方法参与阅读,没有经过反复阅读探究其中内涵,导致的结果是读得快忘得快;二是阅读的功利性较强,很多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只看精彩部分,或者只看缩减版、名著简介、名著讲评等,自己没有真正阅读全文;三是阅读内容狭隘,一些学生只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著阅读,或者阅读情节轻松有趣、插图丰富、思想浅薄的书籍,对于跌宕起伏、长篇巨著、思想深刻的名著涉猎很少。
三、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堂教学有效途径
(一)布置课前预习任务,了解名著背景知识
文学作品通常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与文化风貌,如“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书中设定的时代背景是北宋时期,但是很多内容反映的是元末明初时期的社会风貌,如好汉们在江湖上使用的货币以白银为主,这是明代才有的货币,而北宋时期多使用铜钱,还有一些好汉的武器和地名是明朝才有的。这种情况与其作者生活的年代有关,因此只有了解名著背景知识,才能更加全面认识名著,更加深度阅读名著,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在实施“名著阅读”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自主了解名著背景知识。
例如,统编版八上的第三单元后,“名著导读”部分的主题是“《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从书名与主题就可以看出,是革命年代的文学作品,这正是当年采访过毛主席的美国记者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教师要布置课前自主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与收集资料,认识本书的写作背景,为课上更好地听讲做好准备。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可以了解到:这部作品主要记录的是斯诺在1936年6月到10月间,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参与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许多当时中国、中国工农红军、红军领袖与将帅的情况;在斯诺采访前,由于蒋介石对于中央苏区的封锁,导致外界对于红军不甚了解,并出现了很多谣言。斯诺抓住机会,毅然前往延安采访,采访了包括毛泽东、彭德怀等在内的红军领导人,搜集了大量的苏区资料。
(二)结合名著作者资料,走进古今中外名著
文章或者书籍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情感与价值观等密切相关,是作者所見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的表达。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名著,深入阅读名著,体会名著的思想观念与情感内涵,还需要结合名著的作者资料。教师要与学生一道,收集与整理名著作者的生平履历、名人评价等方面的资料,以此为基础,才能更好实施“名著导读”教学。
例如,统编版八上的第五单元,《昆虫记》的名著导读专题,主题是“科普作品的阅读”,重点是教授学生科普作品的阅读方法,为达成名著导读的阅读教学目标,让学生全面认识这本名著,教师让学生整理作者法布尔的资料。学习任务包括:借助工具书与互联网,查阅法布尔的生平;整理他人对于法布尔的评价;认识作者对于《昆虫记》的自我评价等。教师根据学生的整理情况进行点评与总结,将相关的图文资料展现在大屏幕上,比如:法布尔是法国人,是昆虫学家和文学家,生卒年1823~1915,代表作是《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
(三)收集名人评价资料,不同角度解读名著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于同一本书的看法各有不同,要想站在更高的起点上阅读与评价名著,还需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收集名人评价名著的资料,从不同角度解读古今中外的名著。教师要指导学生透过名人的评价阅读名著,以此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出激烈的思维碰撞,更加深刻与广泛地解读名著。
例如,统编版八下的第六单元,后面的名著导读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初中阶段的必读名著,其中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热爱读书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教师可以先引入苏联作家法捷耶夫对本书的评价:整个苏联文学中暂时还没有如此纯洁感人,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形象;之后引入作家张洁对本书的评价:本书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有着很大的影响,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最后引入作家莫言的评价:很长时间里,人物和情节都在脑海中萦绕,读前还是少年,读后就觉得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青春的大门。通过展示以及讲解这些名人评价,可以让学生更好认识本书,从不同的视角解读本书,提高阅读的效果。
(四)教授名著阅读方法,自主感知经典名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课堂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更好阅读古今中外名著,教师还需要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感知经典名著,提高名著阅读的效果。对于名著而言,主要阅读方法包括:快速阅读法,能够快速了解名著内容,感受主题与认识写作特点;精读法,能够分析内容与解读情感内涵;圈点标注和摘抄法,能够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将阅读中的思考与感想记录下来,积累文化知识,便于后续深度阅读。此外还有批判阅读法等,不同方法因文而异,教师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
例如,对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在指导学生采用快速阅读法、精读法之后,要继续指导学生圈点标注和摘抄法,重点是让学生摘抄精彩文段,在阅读中做好笔记,以此熟悉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通过这种指导,可以让学生摘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等经典句子,弄清保尔与冬妮娅、丽达、维克托等人的关系,更好感知人物形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相关名著的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以此深度感知名著。像是朗读精彩段落的比赛,写读后感的作文比赛,与名著内容相关的知识竞赛比赛等,通过组织这些趣味性与竞争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经典名著。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堂教学有效途径,以上先探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名著导读”的重要意义,之后探究过去在“名著导读”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得出新时期科学的“名著导读”有效路径。教师应当结合初中生的阅读基础与认知能力开展“名著导读”教学,在循序渐进的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知识文化储备,培养学生文化涵养与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管永霞.名著导读,贵在得法: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名著导读策略[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0(6).
[2]李爱军.激活名著阅读润泽山区学生心灵: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堂教学浅探[J].语文课内外,2020(2):200.
[3]张永泉.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堂教学分析[J].新课程,2020(41):48.
作者简介:
陈丽郁,福建省宁德市,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