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部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读作为语言输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读后续写是语言理解与产出的结合,是读与写之间的纽带与桥梁。本文以读后续写课为例,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写作教学方式和策略,通过读后续写去让学生体验语言的使用,在模仿中进行创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读写结合、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读后续写,即学生通过对一篇未写完的文章进行阅读理解,依据提示将该文章补充完整,使之浑然一体。2015年8月,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课考试说明》中提出该写作新题型,考生在续写中应注意续写部分“续写内容的合理性逻辑性完整性以及与原文情境的融洽度与所给短文及段落开头语的衔接程”,“所使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准确性、恰当性和多样性”及“上下文的衔接和全文的连贯性”。读后续写一方面考察考生对篇章结构的把控能力和对所学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它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学生在读后续写中所存在的问题
作为刚接触新题型的学生来说,对该题型只闻其名,不晓其意。笔者指导学生刚接触该题型时,使用了浙江省2020年高三精题汇编里面的《rescue in the bottle》这篇文章进行练习。该文描述了Curtis带女友及自己儿子去漂流探险时遇险,通过漂流瓶求救而最终脱险的过程。通过练习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
1.段落间把握不精准
有些学生两段分配不合理,造成前短后长或者前长后短,多半是前长后短,把故事大部分安排在第一段,导致两段分布不均衡。
2.上下文衔接不上,内容不符合逻辑,与前文融合度低
学生对首句提示的关键词忽视,导致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推断出现问题。有学生在第一段续写只出现他们在吃午餐,有的第一段整段续写他们再次求救等等。这是因为首句推断不合理,致上下文衔接不上。部分学生写直升飞机没有救援工具所以走了,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思维逻辑不够严谨。还有学生不懂得使用文中可用的单词或者短语,造成内容融合度不够。
3.情节薄弱,内容空洞
部分学生审题正确,但是续写内容较少。大致明白该段描写的过程,但因自身知识储备不足,无法用详尽生动的语言去描写,整段要不就凑字数,要不就两句把情节结束掉,造成情节薄弱,内容空洞。
4.故事情感线理解失误,文章主旨把握不到,文章离题或者偏题。
文章中,学生知道主人公最后脱险,结尾处大多会描写他们因获救而感动或如释重负。忽略题目的rescue in the bottle,没有进行点题。考试中此类作文,是很难达到最高档的分数。
三、讀写结合之读后续写教学实践
读后续写是读与写的桥梁,是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的连接。根据互动协同模式的观点,情境模式的协同会引发语言层面的协同[1]。协同是过程,拉平是结果,协同所产生的效应即拉平效应,也就是学习效应[2]。这就是读写结合的核心—学伴用随[3]。读后续写是基于核心素养所提出的检测学生语言能力的手段,通过练习,将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通过读后续写,学生可以通过模仿与练习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实现拉平效应。
为了使学生在读后续写题型中,找到方向与突破口,提高写作的能力。笔者以2021年汕头市高三二模读后续写题为例,探究如何提高学生对于读后续写题型的解读和突破。文章讲述Jack老师路上偶遇对他影响重大的老师Mark,但是Mark似乎不记得他,因此Jack开始叙述对他影响重大的事件。两个续写的首句是:Then, Mark closed the door and told all students to get up. 以及But Mark kept searching everyone's pockets.
1.注重理解文章,读懂文章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
[教学片段1]根据记叙文七要素,让学生找出Who, When, Where, What。通过这几个要素,理清文章基本内容信息,得到(Who. Where & When) Jack met Mark in the street after an exhausting day. 学生通过文章每段首句,知道大概的故事(What):Jack told Mark the story which inspired him to become a teacher because Mark seemed to have forgotten it at all.引导学生跟着情节,依据记叙文的特点,画出故事山。让学生带着自己画的图进行展示,指出学生画的故事山的不足之处。接着教师展示出自己的故事山,如图1所示。
2.利用两个首句进行推断,进行故事链的构思和创造
[教学片段2]根据故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就首句抓出关键词,让学生阐述原因,讲明从关键词如何推断出故事情节。学生通过讨论,抓出第一句的关键词是close the door以及all students get up.推断出Mark接下来要找出小偷。大部分学生也可以抓出第二句的关键词是kept searching everyone’s pocket.因为关键词意思是继续搜每个人的口袋。通过引导,大家发现but很明显带有转折的意味,与上文的内容也有转折关系,所以也是关键词。推断出上一段有人以为Mark会停止搜身,据此得知Jack知道Mark搜到了手表。综上所述,通过文章与一二段首句可推出第一段大概内容,而第二段是根据正能量结局以及文章主旨,因此Jack讲这个故事是要表达对Mark的感谢以及他对自己的影响。第二段对Mark的感激要展开思考:老师是否应当面指出Jack是小偷,Mark要怎样还回手表。允许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整篇文章推断选出较符合逻辑的方式。
3.读懂人物角色性格和情感变化
要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就要理清人物角色性格,可根据文章客观的描述以及文章事件的情感变化进行归纳总结。这些有助于对段落间故事情节的衔接补充,也有助于对人物情感进行描述。
[教学片段3]引导学生分别找出描写两个人的客观语句。学生通过Jack的描述:Jack was a respectable and considerate teacher while ....可看出Jack是一个关心学生也是一个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由此确定他的形象和身份。学生通过Mark的描述:Taking out his presbyopia(老花镜)...Mark....poor eyesight,...such a brilliant memory...可得出老师Mark戴着老花镜以及记忆力很好。接着引导学生找出两人之间的情感变化,通过思维导图,得出内容是有矛盾的。此时指导学生进行讨论,想办法充实故事内容变得符合逻辑来化解矛盾。经讨论,发现Jack见到Mark excited的心情跟Mark见到Jack confused的心情。其次Mark不记得Jack与Mark非凡记忆力间形成了矛盾。此时教师抛出问题:为何Mark记忆力好却不记得?接着得出:Mark可能不知偷手表的是Jack。教师指出:那Mark如何才能在搜身的时候不知道偷手表的是Jack。学生讨论得出可能被蒙住双眼,拿掉老花镜等。老师此时展开引导:要增加融合度,应尽量使用上文中出现过的词,那选哪个?学生会自然的说出拿掉老花镜。接着引导:Mark不当面指出Jack对他造成影响,Mark为了不让大家知道,会让同学们怎么做。同学们会回答,老师有可能让学生闭上眼睛。经一系列引导,学生可以将第一段的内容归结出来:What did Mark do next? How did Jack feel? Did Mark find out the watch? How did Jack feel? 結合第二段正能量结局及文章主旨,第二段续写内容总结为:How did Jack feel about Mark keeping searching everyone’s pocket? What did Mark do next and say? How did Jack feel? What was the end of the story? 最后Jack说明了Mark对他的影响以及揭开最大的疑点:为何Mark记忆力很好却忘记了Jack。
理顺了故事情节,再进行人物心理的整合,特别Jack的心理描写。从一开始见到Mark的excited,到Mark认不出自己的surprised,到自己讲故事的ashamed,再到两段进行情绪的推断。学生可以通过故事情节总结出第一段Mark搜身时Jack的nervous,到第二段Mark继续搜身的confused.再到最后对Mark的thankful。
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是读后续写重要的部分,不仅可以提升两个人物描写的融合度,还能增加故事细节,丰富文章内容。不少学习学生易产生内容空洞、断层或上下文逻辑不合理的问题。教师在进行读后续写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人物客观描写,提高上下文的融合度,使内容合理,逻辑清晰。学生经练习,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及想象力。通过理顺人物情感,使文章情感有更合理的衔接和发展。
4.注意文章写作风格,语言特点的协同以及文章主旨。
[教学片段4]带领学生观察文章写作风格,这篇记叙文比较朴实,亲切自然口语化。其次,让学生观察语言特点,时态,人称角度,句子用了什么句式,以便于两段式语言进行模仿,提高文章的融合度。最后教师再次强调第二段需要突出文章主旨。
在使用以上方法指导前,笔者班级学生的读后续写成绩不理想,且离题偏题的学生较多。通过该方法教学后,不少学生表示找到了感觉,可以按这种方法解读读后续写文本。后来的考试中,笔者班学生读后续写离题偏题的学生在大幅度减少,并且更加注重对上文内容的融合度,逻辑也更加清晰。
四、结语
读后续写,可使用由浅至深的,通过首句联系文章前后读懂故事发展,理清主人公性格和情感发展的方法来对进行训练,学生通过此方法练习后能大幅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读后续写这一新题型能够为学生从读到写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能够将读跟写进行结合运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让核心素养真正体现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中。
参考文献
[1]王敏、王初明,2014.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J]现代外语
[2]王初明,2017.从“以写促学”到“以续促学”[J].外语教学研究
[3]王初明,2019.学相伴 用相随--外语学习的学伴用随原则[J]中国外语
[4]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课考试说明
作者简介:纪洁燕,1992年,女,汉族,广东汕头人,高中英语一级教师,本科,就职于潮南区晓升中学,主要研究方向读后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