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家庭幼儿心理落差分析及教育策略探究

2021-12-03 08:21刘曼云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8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幼儿教育

刘曼云

摘要:随着我国开始全面施行“全面两孩”政策,我国家庭选择养育两个孩子的家庭数量开始增多,家庭中出现两个孩子,让幼儿的社会关系发展,家庭认知和心理发展均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有些幼儿形成了一些心理落差,分析总结这些心理落差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是解决幼儿心理发育问题,帮助家庭促进和谐发展,实现我国“单独两孩”政策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本文主要对二孩家庭幼儿心理落差产生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同时提出针对心理落差的教育策略,总结二孩家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二孩家庭;心理教育;幼儿教育

我國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施行了几十年,在这期间,“计划生育”政策帮助我国明显遏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态势,为世界人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高速推进的同时,人口增长放缓,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面对这样的局势,党中央,国务院连同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我国要实行“单独两孩”的政策,该政策指出,我国夫妻双方,如果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两个孩子。从独生子女家庭过渡到非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将要面临全新的家庭教育模式,社会将要面临新的幼儿教育、娱乐、医疗等各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孩子本身,也要面临全新的成长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都出现了一定的心理落差现象。

一、二孩家庭幼儿心理落差的具体表现和原因

(1)家庭环境不和谐,造成幼儿的心理落差

家庭环境不和谐是指,当幼儿在生长过程中,和亲兄弟姐妹共同成长时,会遇到资源分配的问题。独生子女所有的玩具,学习用品,衣物都是独享,但是非独生家庭,孩子的各种生活资源就有了不同的分配方式,就会造成幼儿产生心理落差。

(2)身份认同的错位,导致幼儿之间关系问题

幼儿年龄还小,对于道德意识,关系意识的理解还比肤浅,如果家长没有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引导,就会造成幼儿身份认同错位的问题。例如,当父母将资源分配的重心放到弟弟妹妹身上,可是哥哥姐姐没有我应该让着妹妹,我们是一家人的理解;以及我是姐姐的这种身份认同,要更加关爱妹妹,此时姐姐就会产生心理落差,从“父母不再爱我了”发展到“我嫉妒妹妹、讨厌妹妹甚至希望妹妹消失。”这种心理落差问题产生后,如果父母不及时进行教育和纠正,姐妹俩的人格缺陷也会逐渐养成,这对姐妹俩未来的成,都带来了十分严重的隐患。

(3)不公平的相处规则,导致性格的两级分化

很多二孩家庭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成长中,姐姐或哥哥比较外向,比较强势,生下弟弟或妹妹后,弟弟或妹妹比较内向,当家长分配好资源后,外向的哥哥或姐姐常常还要私下和内向的弟弟或妹妹抢占资源,最后导致哥哥姐姐越来越强势,弟弟或妹妹越来越弱势。长此以往,对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的成长都不利,因为过于强势或过于懦弱的性格都是性格缺陷,会对人生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二孩家庭幼儿心理落差的教育措施

二孩家庭中,两个孩子产生心理落差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竞争。良好的竞争能够促进双方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帮助双方锻炼生存能力,但恶性的竞争,就会造成很多问题,对双方的成长带来隐患,所以,作为二孩家庭的家长,在教育二孩的过程中,需要研究全新的教育方式,贯彻全新的教育理念。

(1)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养成的很多行为,都是来自于对家长或对其他成年人的模仿,同时也来自于两个幼儿之间的相互模仿。所以,要解决幼儿心理落差问题,将孩子教育好,家长首先要做好表率,主动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在资源分配过程中,要首先向孩子讲明白,讲清楚分配的原因,制定分配的规则,幼儿在上幼儿园时,教师也要加强对幼儿的道德教育,要让幼儿明白大人要让着小孩,哥哥要让着弟弟的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礼仪定位,帮助哥哥或姐姐建立一种责任意识,也帮助弟弟和妹妹建立一种分享意识。通过这样的教育,加上家长的言传身教,和谐的家庭氛围就可以帮助二孩的成长。

(2)真确定位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就是要让二孩对自己的身份进行明确,要让幼儿知道“我是你的哥哥”,或者“我是你的妹妹”的身份认同背后的含义。要知道这两种身份代表哪些定义,需要享受怎样的权利,同时要承担什么样的义务和责任。当然,幼儿尚处在生长发育的初期阶段,对于身份认同的意识和身份转化的处理能力还比较欠缺,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进行及时的引导。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角色游戏的方式,鼓励哥哥或姐姐承担一些照顾弟弟妹妹的简单任务,强化这种身份认同;同时也要让弟弟妹妹经常把得到的资源分享给哥哥姐姐,要让弟弟妹妹懂得这样的身份。不仅仅只需要索取,还要懂得感恩,懂得分享,知道团结。

(3)创建合理的竞争机制

竞争问题是目前家庭教育中少有提及,但却比较重要的问题,不管父母如何进行和谐家庭的营造,如何进行身份认同的教育,但二孩都是在父母的保护下成长。所以,竞争教育机制的引入,可以帮助二孩养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二孩的生存适应性。例如本文前面所论述的分配不公造成的一些心理落差产生性格缺陷的问题,父母还可以针对这种情况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让二孩之间能够产生一种良心竞争的意识。比如,有一个玩具,姐姐妹妹都想要,这时,家长就可以和姐姐妹妹进行谈话沟通,让姐姐妹妹分别对喜欢这个玩具的理由进行陈述和辩论,最后,根据辩论的结果和表现,家长可以适当地打破“姐姐要让妹妹”的这个规则,把玩具给姐姐。这样的手段,就使得姐姐妹妹形成了良性竞争的意识,在以后类似问题的处理中,姐姐和妹妹就会考虑通过正常的手段,合理的办法对资源进行竞争,而不是通过不良行为来对资源进行抢夺。

结语:

二孩家庭心理落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资源分配问题,解决心理落差问题的教育措施也是围绕资源分配这个主题进行,家长、老师和教育部门要共同努力,不但要让二孩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要二孩正确认识身份,养成良好的家庭教养和规则意识,同样也要让二孩理解良性竞争,和平相处的竞争手段,这样才能够让二孩顺利健康成长,拥有健康的心理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参考文献

[1]景萌萌.“二孩”家长育儿观念的个案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2]王洁.幼儿心目中的“二孩”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7.

[3]姜艳秋.浅析《小猪佩奇》对二孩家庭教育的启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59-60.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幼儿教育
浅谈小学教育
浅谈中职电工电子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