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俊锋,黄鸿峰,林中青,张锦雀,冯 岩,张志兴
(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福州350122 1.口腔医学院;2.党委宣传部;3.基础医学院;4.科学技术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提高社会文化程度要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青年学子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思政、课堂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育人模式是落实好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2]。
数据显示,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共有65万个城乡地区,超过3亿人次的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3]。在志愿者大军中医学生志愿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医学生不仅具备专业性强的特点,同时也具备医学人文素养、共情能力等独特优势,如何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难题。现有研究表明,志愿服务已成为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实践能力和内在素质等方面均有一定积极意义[5-6]。因此,笔者以志愿服务在医学生中的育人作用为出发点,探究医学院校志愿服务育人模式的成效,并提出改进措施,优化志愿服务的育人作用。
价值观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它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反复碰撞融合的过程。随着近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化,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外界信息,各种文化激烈碰撞产生的“火花”影响着新一代青年学子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这导致传统的理论学习方式对当代青年学子的理想信念教育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丰富、有趣且有意义的活动形式传递着乐于奉献、先人后己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一致。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学子深入基层能感受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例如,青年学子通过每年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走访调研各地发展纪念馆,感受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更加坚定了个人对党和国家的自信心。此外,青年学子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会逐渐形成对社会的基本道德认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青年志愿者作为引导员,在规范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时,也会自省是否存在不文明行为,最终做出个人道德判断,选择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并外化于行,将道德观念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医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完成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强化自身临床思维和综合技能的水平。但医学生在进行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常出现个人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联系不协调的问题,但在志愿服务的参与过程中能够帮助医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志愿服务在医学生的培养中起到一种实践教学的作用,不仅让医学生有机会进行实践操作及开展健康知识宣讲,还可以强化医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个人的操作和实践水平。例如,医学院校每年组织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义诊活动”,让各个阶段的医学生们更好地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分析并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并完成学习,获得个人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丰收”。同时,在进行团队实践的过程中,医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也能让个人发现差距并及时汲取理论知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能让医学生将个人所学服务于他人,巩固个人理论知识,不断提升个人实践操作水平。
医学院校作为生命守卫者的摇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培养个人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注重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志愿活动呈现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医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时,个人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实现提升的同时,也增强了医学生服务社会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从志愿服务活动最初的策划、场地选择、活动相关人员的联系与团队组建和志愿者招募,再到项目活动实施、开展和突发情况的处理,最后到活动结束后的总结、通讯稿的撰写等环节,都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表达、组织、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一方面,要当好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求在术业上专且精,而且要有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这些都离不开医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的经验和努力。医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可以拓展他们的生活圈,走出校园接触和服务更多群体,在沟通中学会察言观色,感受他人的情绪,进而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提高自身的共情能力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接触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青年志愿者,通过交流不断拓展个人思维模式,优化个人知识结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能帮助医学生掌握沟通技巧,提升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为个人未来职业生涯夯实基础。
为探索医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同感,发现志愿服务在发挥育人作用时的优缺点,笔者分别以认知情况、育人作用、社会环境情况和激励机制共四个模块展开问卷调查,旨在对医学院校志愿服务育人过程中的成效进行梳理,并针对性提出完善志愿服务育人机制的路径,以强化志愿服务在医学院校中的育人功能。
在查阅关于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调查问卷[7-8]。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以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科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42份,回收调查问卷231份,回收率为95.45%。其中,有效问卷220份,有效率为95.23%。采用Stata 13.1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12年9月,秉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致力于发扬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定期组织学院青年志愿者向社会提供志愿服务,培养口腔医学生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经过九年多的实践与探索,现已形成“默天使在行动之爱心家教”等在内的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青年志愿者项目。近3年的数据显示,口腔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每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3次,每学期依靠特定节日,如“全国爱牙日”“正畸日开展口腔义诊志愿服务活动”等累计开展志愿者活动200余次,参与人数达1 000人次,累计服务总时数达5 000多小时。2020年12月,“口腔家庭共关爱,特色天使显真情”获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奖。此外,口腔医学院团委积极搭建师生共志愿平台,努力推动辅导员、专业教师参与学生志愿服务,充分发挥教师在志愿服务育人模式中的主动性,并在其实践育人的成效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9]。数据显示,调查人群中参与志愿服务的医学生占93.64%,其中,党员和团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高于非团员,学生干部、农村户籍的学生和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相对较高。
1.志愿服务的认知情况。数据显示,在220份有效问卷中,有94.55%的医学生认为“医学生有必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5.45%的学生认为能够“增加社会见识”,54.09%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语言沟通能力”,70.00%的学生认为能够“帮助他人增长爱心”,58.12%学生认为能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这说明医学生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原因是认同志愿服务的积极导向作用。但是,也有4.55%和22.73%的学生认为参与志愿活动是“为了消磨时间”和“达到学校评优条件要求”,说明还是有部分学生存在对志愿服务认知不足的问题。在关于“组织志愿者培训活动”“是否有维护志愿者权益的平台”等问题的回答中,有40.91%和45.00%的学生选择不知情,这提示志愿服务网络宣传平台的不完善可能导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群体缺乏统一规范的培训及权益反馈的途径。此外,分析发现,在所有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群体中,均有学生认为“志愿服务活动枯燥乏味”,这说明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仍存在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吸引力不足等问题。
2.志愿服务的育人作用。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的志愿服务实践也是对医学生救死扶伤精神的体现,更是推动思想提升的“助推剂”,最终形成良好的“思想—实践—思想”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树立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10]。调查数据显示,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相较于传统的理论授课及师生对话式教学,思政教育与探索实践(52.27%)和情境案例(61.36%)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而在“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问题上,有54.55%和63.64%的学生选择“实践活动”和“事迹案例或优秀榜样”。这说明传统的讲授模式已不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11],而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则提示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教育模式和榜样分享更容易被广大青年所接受。此外,在调查参加志愿服务后的感受时,81.36%的学生认为“很有价值,还想参加”,80.45%的学生表示服务对象的微笑和自身成就感是个人在参加志愿活动中期待获得的回报,说明志愿服务育人模式能够让医学生潜移默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志愿服务的社会环境。志愿服务具有的社会属性需要组织志愿者们走出校园深入基层,经常出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会影响志愿服务活动的正常开展。调查数据显示,仍有12.73%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过程中个人权益无法完全得到保障。当自身权益受损时,75.00%的学生通过校方组织维权,43.18%的学生选择使用不当的方式进行维权,而仅有40.91%的学生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这说明青年志愿者的维权意识有待提升,而法律意识的薄弱使青年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个人无法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维权。此外,“是否知道我市优秀志愿者”的选项中有84.09%的学生选择“不知情”,说明优秀青年志愿者的榜样效应发挥不充分。
4.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调查。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具有重精神轻物质的特点。调查数据显示,在对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判断方面,85.92%的学生选择“医者仁爱之心”,79.13%的学生选择“团结协作”,75.73%的学生选择“提高思想道德认知水平,磨砺意志”,66.50%的学生选择“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社会见识”,74.27%的学生选择“增强社会责任感”,但也有67.27%的学生选择“志愿服务相应的学分”。这说明物质因素是驱动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原因。在关于参加志愿服务后个人情绪变化选项中,有55.91%的医学生表示在参与志愿服务后开朗了很多,5.00%的学生出现疲倦而烦躁的情绪。在非外向、非开朗的群体中,有46.07%的学生选择“因参与志愿活动而开朗了许多”。志愿服务对医学生的情绪具有正向引导作用,医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可获得长效的心理满足感,进而提升积极情绪,增强人际交往,提升社会责任感[12]。
本研究调查结果说明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在志愿服务育人模式的构建中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志愿服务认识不足、志愿者法律意识淡薄、活动内容单一和宣传力度欠缺等问题。基于此,可以从以下四方面优化医学院校志愿服务育人模式的路径。
医学院校开展志愿服务应加强学生的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理念,保障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效果。一方面,帮助学生找准志愿服务的定位,认识志愿服务是一种助人利己的活动,帮助青年志愿者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帮助学生增强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激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性。例如,将志愿服务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结合,尤其是将医学生与传统济世救人的思想相关联,激发其参与志愿服务的兴趣。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易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因此,应该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教育引导,引导学生加强对个人社会责任的认识,淡化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影响,增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常存在组织内部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等问题[13]。因此,健全和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应成为高校志愿服务建设的重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组织机构的统筹水平、权益反馈和奖励机制的完善程度等都会影响志愿服务的开展。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志愿服务的育人作用。第一,在学生的动员方面,各高校应整合宣传资源,将志愿服务相关内容融入课程,形成特色鲜明的实践课堂,即在课堂中宣扬志愿服务精神,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医学院校还可以利用附属医院的资源,邀请驰援武汉的抗疫医生对新生开展主题教育,加深青年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提高青年学生积极性。第三,高校应完善志愿服务相关制度,例如,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综合测评指标,每学年定期开展志愿者的培训并对上学年表现优秀的青年志愿者授予荣誉称号,开展志愿者维权的主题讲座等。建立系统化、程序化的志愿服务制度体系,保证志愿服务育人的长效性。第四,在考核总结方面,各志愿服务队伍可成立个性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并形成品牌效应,丰富志愿服务的周边项目。例如,设计志愿服务项目的队标、队旗等。
当前在校大学生主要为“00后”,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对待事物保持开放的心态。因此,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特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志愿服务育人载体,提升志愿服务的吸引力。一方面,可依托有代表性的活动,如“雷锋月”“全国爱牙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开展的义诊、宣教等相关活动,丰富载体形式。另一方面,加强班团组织团日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结合。例如,青年志愿者协会围绕核心主题策划、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班团组织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开展“志愿服务队伍徽章设计比赛”“微笑之星评选活动”“最美微笑摄影比赛”等,形成品牌文化,扩大志愿活动的影响力。
高校应及时总结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经验,加强典型个人和集体的宣传工作,营造积极、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应从形式和媒介两方面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力度。一方面,学校团委可充分利用名师工作室、道德讲坛等平台,邀请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群体分享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及收获。此外,学校团委可以通过举办大型公益活动,让更多学生有机会与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群体共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营造一种和谐的、人人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氛围。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社交媒体的宣传导向功能。例如,可以通过抖音和微博等媒体报道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和事迹,开展志愿服务精神的主题宣讲活动,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奠定基础。
志愿服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发挥着实践育人功能。医学生作为未来卫生行业的主力军,担负着救死扶伤的责任和使命,这要求医学生必须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还应具备专业技能。因此,医学院校应该通过志愿服务使广大医学生在实践过程提高个人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