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03 00:59康红蕾吴任慰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导师医学

康红蕾,吴任慰

(福建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明确了目标要求和实施思路,标志着“课程思政”建设由政策顶层设计步入改革实践阶段[2]。“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改变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单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奏响了思政教育的“多声部大合唱”。

一、“课程思政”融入医学研究生课程改革的逻辑必然性

医学是关乎生命、关乎人民健康的学科。“课程思政”是医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对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高层次储备人才——医学研究生群体而言,“课程思政”的效果将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极大地影响“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效果。

(一)“课程思政”是医学教育的内源价值诉求

伴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的学科属性发生转变且医学模式也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医学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其内源价值诉求可以概括为“修己安人”。

1.“课程思政”契合了医学研究生的价值诉求。大部分研究生将自身价值取向放在义利合一的全面考量中,寻求一种既符合自身价值追求又契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但少数研究生出于就业、名利或其他复杂的学业动机,侧重专业技能的掌握和科研成果的产出,忽视了价值观、职业道德的养成。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教学大多都安排在临床科室,这个阶段既要积累掌握专业技能,经历临床工作流程,还要直面医患关系,切身体会与患者沟通、相处和合作,因此重视医学研究生的“课程思政”教育,是追求其全面发展的内源价值诉求。

2.“课程思政”顺应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医疗服务模式。医学院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引导他们始终把病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3]。在临床实习期,不仅要引导研究生突破医学的“技术理性”,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倾听、体谅患者的感受,还要让患者主动参与治疗过程并充当决策者,通过综合考量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二)“课程思政”是中国医学教育理念国际化的呼应

医学教育标准主要来自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在2012年颁布并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GMER)。GMER明确了全球医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要求,具体划分为医学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交流与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7个方面60项具体要求。其中,有3个方面共计26项归属于思想和人文的范畴。这些要求和标准为全球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南[4]。医学本身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人文素质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可以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健全思政教育的功能。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传统“治病救人”的医学模式逐步转变为“预防、保健、健康、治疗”为一体的康养模式。健康中国建设对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文教育提出了深化改革的要求,突出“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和时代意义,从医学人文拓展为大健康人文,进一步融合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将时代大背景下的个体价值与国家大势更好对接,实现与世界医学教育理念的接轨[5]。

(三)“课程思政”是对通识教育改革的中国化诠释

“课程思政”改革包含着对现行通识教育制度的反思和课程应然状态的新时代设想,它的改革理念既是立足本土教育实践进行通识教育改革的中国话语,也是对课程育人价值的中国化诠释,现已成为通识教育改革的“导向标”[6]。“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观,旨在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育人,而通识教育便是潜移默化实现隐性教育的有效渠道,也是全课程育人的内在要求。从医学院校层面来看,随着人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提升,“健康中国”战略成为民心所向,这既是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对中国医疗高层次储备人才——医学院校研究生群体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医学院校需要深刻反思通识教育的价值取向,纠正工具理性倾向,促进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助推新时期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二、科学设计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传统教育培养目标过于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力求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但是对“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却没有过多涉及。“为谁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更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目标,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而“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正是告别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解决“为谁培养接班人”的问题。

(一)公共基础课程

通过建设医学人文教育主干课程和辅助课程体系,将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有机融合,实现医学人文与“课程思政”双向贯通。具体可以从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和社会性入手,培养医学研究生的人文情怀,提升课程的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增强建设“健康中国”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7]。例如,在医学硕士研究生公共基础课“医学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强调数据的真实可靠是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求学生严谨治学,不能随意篡改数据;要厚植爱国情怀,弘扬大医精神,勉励他们用科研报效祖国。

(二)专业教育课程

医学研究生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每门专业课都是可待开采的课程思政“富矿”,均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对医学的奉献、对科学的崇尚以及对病人的关爱。“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要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医德元素,塑造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8]。例如,在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生命科学前沿理论与实践”“医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建设中,可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涉及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方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和应用案例与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让他们充分意识到科学技术,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在解决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扎实专业基础,献身科学研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而奋斗。

(三)医学实践类课程

医学院校要大力拓展校外实践领域,通过“百县千乡送医”“暑期三下乡诊疗活动”等医疗专项实践活动,培养研究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医德情操,发挥社会育德功能。在医学实验类课程中,“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主要包括3个层面:一是促使学生发现现实问题,启发思考;二是帮助学生理清现实问题,答疑解惑;三是鼓励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坚持守正创新。这说明在实验教学中指出社会现象及问题只是第一步,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寻找并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不断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激发学生守正创新。例如,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动物实验”课程,可按照认识逻辑和课程内容,遵循“伦理教育(动物福利)—安全教育(生物安全)—环境教育(废弃物处理)—学术诚信教育(实验设计与实施)—爱国教育(自主知识产权)”的逻辑顺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主线。

三、医学院校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医学院校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可着重从导师制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生日常管理制度建设和实践的内化价值等4个方面开展,推动构建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加强研究生导师制建设

1.完善导师遴选机制,树立政治标杆。导师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找准导师在研究生课程思政中的角色定位,有利于丰富并完善研究生“课程思政”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优化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质量。导师核心作用的发挥程度将直接影响研究生“课程思政”工作的成效。导师的遴选和评价体系中,要优先考虑其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把学术和育人2项能力作为遴选和评价导师的必要条件,建立品德评价的一票否决制,研究生导师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当好教书育人的政治标杆。

2.加强导师团队建设,践行立德树人本体职责。导师团队建设的成效是培养高素质研究生的必要保障。一方面,在指导研究生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和加强导师团队建设,适时地融入思想品德教育,践行导师立德树人的本体职责,帮助研究生理清实践中的困惑,道德上的迷茫和专业发展上的瓶颈。另一方面,育人先育己,导师需要定期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及时了解道德与法治、改革与实践的热点问题,掌握最新的育人知识,强化导师的育人观念和育人职责。

3.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导师与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是教书育人的基本前提,与本科辅导员的思政教育不同的是,研究生导师既是“导”师,也是“教”师,其中不仅包含知识的传授,而且包含思想的引领、价值的传递以及对学生社会生活的指导。“课程思政”是德育融合的重要阵地,更是导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注意的是,做导师不是做“老板”,研究生更不是“打工人”,导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育人比课堂理论中育人更为有效,导师自身的职业素养是学生职业启蒙最好的典范。

(二)强化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核心环节,切实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发挥“思政”的教育功能,“课程思政”就抓住了“灵魂”,找准了“方向”[9]。

1.利用学科特色和优势,打造“课程思政”核心课程教材。依据学科优势,探索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与医学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的跨学科、跨专业教材编写工作团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的思政敏感性,为教材编排提供全面的思政教育理论参考资料,实现用好思政的“盐”,讲出专业的“味”,构建逐渐完备的医学“课程思政”教材体系。

2.修订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中加入思政目标。体系化的专业课程思政目标的确立,能够有效克服专业课程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各自为战”和相互重复的问题。在医学专业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内涵建设,“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要与专业课程的学术目标相融合,既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医德担当和职业精神。

3.狠抓教案设计,深化课堂改革。立足医学学科的自身特点,通过教案设计不断总结提炼“医学精神”,并将之升华为“思政元素”。在案例编写时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知识的讲授中,着重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双语教学、三明治教学、对分课堂、翻转课堂的方式,采用以问题为导向、以团队为基础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或案例教学模式等,构建一批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一流研究生“课程思政”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

(三)创新研究生日常管理制度建设

1.完善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第一,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有机统一为出发点,引导研究生关心并参与其中,构建师生“课堂协作共同体”。第二,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培训制度、备课听课制度和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等制度体系建设,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介绍典型案例,助推“课程思政”在工作格局、师资队伍和资源保障等方面形成制度合力。第三,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构建课堂与社会、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协同的“课程思政”新格局和新机制。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0]。立足当代现实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也是思政教育教学丰富而鲜活的育人素材。

2.构建一体化“课程思政”思想引领工作体系。2009年,教育部调整医学院校研究生招生结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断加强,招生规模逐年增加,尤其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以来,研究生参与医学实践活动越来越频繁。因此,在研究生临床实践阶段(或规培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引导,形成导师、思政专职辅导员、教学秘书、党政管理及科室文化等五方面的育人合力,构建多岗位共同尽责的“五位一体”思想引领工作体系。

3.构建系统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全面实施“课程思政”的保障措施和衡量标准。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1)明确评价的原则。由于“课程思政”更多是隐性教育,评价原则应更侧重价值引领的过程而非结果。(2)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由于“课程思政”的最终成效要通过研究生群体的价值认同与实际践行体现出来,因此,研究生是首要的评价主体;导师、思政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等群体的评价大多呈现出多维视角,尽管他们立德树人的目标一致,但由于各自角色定位不同,就会呈现出各有侧重的多维评价结果。(3)利用反馈评价促进教学反思。评价体系的落脚点在于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协同育人效果,并最终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实践。

(四)实践内化,实现价值升华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使“医学人”作为“人民健康守护神”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医学科技创新作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影响强国梦的实现进程。

1.科研实践方面。在科研教育中,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是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生命线,是医学院校培养“卓越好医生”教育目标的重要体现。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是跟随导师在实验室内完成的创新性成果,导师团队应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注重将育人与科研相结合,提高研究生医者仁心的素养和德能兼修的能力。

2.专业实践方面。推动医学研究生在临床实训环节、专业实习环节践行“实践思政”,实现医德被动—医德主动—医德自觉的转化[11]。地方医学院校可以立足地方医学特色和榜样文化优势,建立以临床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思政”培育模式,嵌入地方医德教育内容,在临床学习结束后进行医德考核与评价,形成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优势互补的医德培养模式。

3.社会实践方面。医学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处于医疗卫生的一线,而真正的成长也正是在一线的战场上。特别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他们接受实践锻造,才能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深化医德感性认知,增强服务群众意识。在疫情防控中,全国一万多名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坚守在临床工作岗位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福建医科大学等学校60%以上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留守在医院的工作岗位,多所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护理学在读研究生也加入了援鄂医疗队[12]。这说明“课程思政”作为医学专业实践的“活教材”,对全面增强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导师医学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安徽医学》稿约
云南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V eraW an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