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顺朵
摘要:“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尤其是小学阶段是形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更是对日后人生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的时期。要知道习惯培养越早越好,主要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养成教育并不是一早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都还未发育完善,性格方面也极其不稳定,自律性也比较差,很多事情都需要依赖于成人的监督才能完成。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以及思维习惯的教育,这也足以说明了习惯在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而现如今在新课改的改革趋势下,学生的养成教育更是成为了当今的热门话题,就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此,养成良好的习惯要从小抓起,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突破口。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文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充分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这对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本文借此探讨养成教育在教学中的重大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养成教育;小学教学;习惯培养
引言
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并且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是不可懈怠,要重视养成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以及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生理,心理都是急速变化的时期,更是道德行为习惯以及思想品质培养的最佳时期。如果在少年时期形成了不良的品质以及习惯在日后是很难进行更正的,这非常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反过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则受益终身。因此,对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从而为他们的美好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快乐茁壮地成长。
一、养成教育应从早、从小抓起,防止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源自于著名的教育家培根所说的话。并且我们要知道一个人能否成功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习惯。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是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需要时间的积累,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所以养成教育要从小并且要早就要开始进行抓起。尤其是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习惯时,要从身边的小时做起,如;见到身边的果皮纸削要捡起来丢进垃圾桶,自己也要做到不能乱丢垃圾;见到教师要主动行礼问好,在走廊上要轻声走不能大声喧哗;下楼梯要靠右行,不可推挤;不可随地吐痰,辱骂别人等。其次就是在教学中,如做作业时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不可粗心大意。这些身边的琐碎小事都要认真的做好,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在小学生的心理扎根发芽,并且防止了学生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二、行为世范,树立良好的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这足以说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质以及个人修养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行为习惯等。而小学生的学习都是源于模仿,教师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会影响学生。为此,教师行为世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做之前首先自己就要带好头,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比如,作为教师的我看到讲台上比较脏乱时,我会主动的整理,教室桌子歪了我会主动的摆正,教室内地上很脏时我会主动拿扫把清理干净。这些都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自然他们也会受影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他们的学习也能受益匪浅养成良好的习惯。与此同时,在这种教育情况下,教师可以对学生适度组织课外活动或社会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学生们的各项学习能力,以争取让学生们在整个教育阶段的学校生活中接受能受益终生的心理思想教育。愛护课堂环境,努力营造良好氛围,使学生在团结、宽容、谦逊、热爱集体等方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成绩,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有活力,在温暖的家庭中和谐快乐地成长可激活开展有益的班级活动和团队活动,提高学生的广泛地位,如国旗下演讲、小报、手抄报、青年猎鹰争章、日常例行巡逻等,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学生中选择“文明楷模”、“光明之星”,让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中得到教训,从集体中感受到“我能行”的思想认识能力,一点一点使有些人可以逐渐成为多数人所有,并最终成为集体的强大力量,而成为集体的光荣与财富。
三、结合德育,课堂教育实践多元化
首先,可以组织主题会议,使小学学生能够在班级精神健康教育中摆脱真正的厌倦情绪,并紧接着进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讨论,在德育教育课堂中共同研究他们感兴趣的课题或确保学生在德育教育过程的活动中进行合作,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的情感发展,而且有助于学会、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师通过合理的引导教育学生们理解和尊重他人,同时向学生提供心理健康、人格等方面的全面教育,争取让其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做到全面、均衡的发展,最后让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良好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成长。在此基础上,应该建议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拥有了良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比如,组织课外活动,如体育活动、书法、演讲比赛,学校应该将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通过校园内集体组织的文化活动,比如开展有关学员福利、父母配合、红色革命、古韵古香等主题的活动,使学生们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下成长,用良好的情感“呼唤”情感的方法,通过引导及采取良好的行为习惯、内部关注、心理追求等方式,最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教育的综合教育。再例如,我们定期请医生给孩子们传授口腔卫生、视力保护等知识,让医生给孩子们提供适合孩子们使用的小牙膏和牙刷。家长普遍反映,孩子主动要求在家刷牙,这对促进孩子良好健康习惯的养成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结束语
总之,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品质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引导,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德育目标。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言行,提高道德素质,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以宽容和耐心对待学生;及时表扬学生;细分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目标;多与家长沟通;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德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淑艳,范明松.浅谈养成教育的必要性[J].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2005.
[2]李婧婷.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意义[J].祖国:教育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