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旺
摘要: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教师要善于利用环境优势,对学生开展有效教学,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围绕着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策略深入探析,以期达成对学生能力的有效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引言:在网络技术快速推进与普及应用的基础上,教师应实现信息化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利用更生动的内容促使学生深入学习,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有效掌握。并且,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在亲自实践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为提升学生学习动力,需结合现实达成教学手段的进一步完善,将动态资源利用。并且,利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引领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分析,进而助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比如,在开展《小蝌蚪找妈妈》的学习中,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吸引学生,并以生动内容使学生实现良好学习习惯的深化。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让学生在观看后将整个故事讲述,如,找妈妈的过程等等。并且,通过小蝌蚪是怎樣变成青蛙的呢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促使学生在文章学习中明白小蝌蚪是怎样变为青蛙的,也教会学生保护青蛙等。在网络环境中,可利用直观、生动的动画将学生的关注牢牢吸引,使学生更愿意开展知识的探析。而且,适当问题的加入,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不断的深入思考,在文章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其中的内涵。并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获得了锻炼。
二、发挥网络资源优势
在信息化时代中,网络发展速度较快,自然也使网络资源更加充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联系教学内容将相应资源利用,将教师讲解知识的难度降低。并且,学生也会有更多的渠道开展自主学习[1]。
如,在《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中,为增强学生的认知,也为了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一定要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让学生产生最深刻的感触,从而提升教学成效。在教学本课前,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观看《圆明园的毁灭》这一电影,查阅其毁灭前以及毁灭后等等有关资料,使学生自由的在网络平台查阅有关于此方面的内容。通过此方式,可让学生在学习前就对圆明园的相关内容有充分的了解,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更为深刻的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并且,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习能力可得到提高。
三、善于结合生活教学
小学生因年龄等影响,对生活中的课程资源相对感兴趣。同时,更乐于在与个人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资源中学习知识[2]。在教学实践中,应将多媒体等手段应用,把握学生的本质特点,达成教学与生活资源的整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提升其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生的写作练习中,有关于写景色的内容。教师可提前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点滴记录,积累更多的素材,也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感知大自然。教师可在寒暑假期间,让学生在假期旅游或者是外出活动等等时,将各地区的风景资料通过网络查询或者是观赏,并用手机、照相机将观赏到的自然美景拍摄或录视频。在课堂中,让学生结合自己拍摄的内容为大家介绍,使学生在相互分享中了解更多的美景,也学会对美景的表达。通过此种模式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生活资源的获取,可将其写作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激发,也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于此种学习模式的接受程度更高,能够在生活资源不断的获取中实现高品质文章的创作,学习能力会在此基础上获得进步。
四、构建网络学习平台
教师应为学生推荐有利于其阅读、写作等多种网站,使学生可以有效学习。同时,随着手机的普及化,多种APP随之开发,教师也可推荐适合的APP开展网络学习。教师还要达成微课的探索,将重点知识单独制作为简短、精炼的视频,使学生在反复观看中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比如,在进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中,为提升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教师可有效运用微课,引领学生达成对重点知识的突破。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微课视频,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周围的人只能劝劝这位可怜的妇女等等,使学生依据微课内容解答。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的自由,也能够针对难点深入理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结束语:当前,网络已经在教育领域中获得普及,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更为丰富的资源,营造自由活跃的学习环境,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保持积极心理开展知识探究。也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更加生动的内容降低学习的难度,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获得多方面成长。另外,将网络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着积极意义,可让学生在自主探析中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康小东,冯亚莉.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2):155.
[2]李永恒.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8):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