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11-28 12:14张倩倩
关键词:外教助教教学管理

张倩倩

(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0)

面对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实现国际化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积极引进配备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合作办学项目,鼓励教育机构与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普遍认可的国外教育机构在国内新兴和急需的学科专业领域开展合作办学。近些年来,高职院校中外合作项目在“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工作方针指导下,办学规模得到明显发展,中外合作深度不断加深,合作项目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其中,澳大利亚在中国跨国合作教育中独占鳌头,多达200多个中澳合作办学项目,覆盖各个教学层次,使澳大利亚成为中国跨国合作办学项目的最大合作伙伴。同时也得益于澳大利亚政府对跨国教育的支持与引导,不断完善跨国教育质量监控保障体系[1]。然而由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兴起时间短,双方合作还存在不成熟之处,因此合作开展过程中也面临各式各样的挑战。本文以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和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合作办学项目为例,浅谈中外合作办学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挑战与思考。

一、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概况

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是福建福州闽江学院和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Melbourne Polytechnic)合作举办的一所国际学院,开办酒店管理,计算机,会计等多个合作专业。中澳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打造兼备本土化和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入学第一年接受中方英语课程培训,并根据澳方内部英语能力测试EPT(English Proficiency Test)进行分类培养:学习澳洲副学士学位课程(Associate Degree)或澳洲专科课程(Diploma)。达到毕业标准的学生可获得中澳两校的双证书——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大专毕业证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副学士学位或澳洲专科证书。学生还可以通过“专本硕连读”的方式出国学习,学生专科入学后可通过学分转移,匹配课程的方式申请“2.5+1+1”模式赴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进行专本硕连读。学习课程主要由中方课和外方课构成,其中,中方课程是指由中方老师独立完成授课的部分,外方课则由中方老师和外方老师共同授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由教务处统一统筹管理,指导各系中心共同参与管理和教学过程,各系在接受到教务处分配的指令后,再结合各系自身特色与外方合作参与教学课程。

二、中外合作办学教学实践中的现状与问题

(一)职业院校生源质量良莠不齐

中外合作办学外方课要求全英文授课,这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然而招收的生源英语水平普遍不高。以2019级为例,本级学生来源有为春季-高中/中职高考和普通高考两类,春季高考招收学生英语单科平均分为67,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英语平均分为70,普英语水平遍不高导致学生上课听不懂,无法跟上外教的上课节奏,课堂上师生无法形成良性互动,教师难以直观了解学生的听课水平,双方极易出现断档的状况,加上疫情时代下线上授课模式的固有局限性,如对线上授课平台的不熟悉,网速的局限,以及摄像头拍摄清晰度,拍摄角度的限制,外教无法直观看到学生的反应可能形成没有直观的反馈,造成教学延时。这些因素不利于教学进度的推进。另外,由于学生自身难以跟上课堂进度,助教的翻译成了课堂不可缺失的部分,学生过度依赖助教的翻译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极易导致课堂效率低下,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学习积极主动性,教师教学积极性也受到打击。学生不仅英语水平不足以应对全英文的课堂环境,在学术领域的学习能力和表现还出现其他危机,薄弱的学习基础加之不高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面对课业压力挑战时,并非所有学生都会主动下功夫钻研,导致整体完成的作业质量不高,甚至发生学术不诚信现象。

(二)师资队伍薄弱

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师资队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外教,中方教师以及助教。外方课由外籍教师和中方教师共同授课,然而外籍教师流动性高,不利于持续地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利于跟进处理学生反馈等后续工作。不仅如此,还缺乏聘用外籍教师统一明确的标准以及系统全面的入职培训,外教依据自己的教学认知自由度极高地完成教学,导致外籍教师授课质量参差不齐,学生接受度有限。

具有海外背景的中方教师比例高,英语水平流利,但是对于外方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平台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规章的了解不够深入。此外,中方教师与外方沟通讨论积极性不高,不能够灵活自主地完成外方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目的和宗旨也缺乏一以贯之的坚持,仅仅机械地完成外方安排的教学任务尚不足以达成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要求。

一支专业稳定的助教队伍对于课堂的完成度意义重大,特别是线上授课的课堂,出色的翻译工作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大背景下,对于助教管理课堂提出很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存在助教人员数量不充足,变动性高,不统一的问题,有一定比例缺乏专业背景知识的人员来担任助教,导致助教工作的完成度不高。

(三)教学管理结构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

目前教学管理主要由教务处牵头负责,尚未建立起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且存在分工不明晰的情况,具体体现在中方与外方对接工作分工不清晰,分工安排并未制度化,标准化。此外,教务处职责庞杂,需要处理各种大小教学事务,与各系中心,其他部门之间具体事项分工不明确,例如当遇到招聘外籍教师,课程匹配,教学评价,教学管理会议的召开,处理学生反馈等需要多部门联合参与的事件时,没有明确的部门细化分工和制度化的流程,导致协调沟通效率低下,不利于问题快速解决。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性质决定了院校的办学结构与办学模式与普通职业院校有所不同,中外合作办学更加注重提高国际化水平,文化交流,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等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要求相对应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只有相应的教学规范和教学规章制度的完善,教师队伍才能有的放矢,能够在规则之内做到灵活自主,增加教师教学积极性。但目前尚不健全的规章制度对于教学工作的平稳进行和教学管理的规范是个很大的挑战。

三、中外合作办学教学实践的思考

(一)建设备课制度,提高课堂效率

根据中外双方对课程教学实践的总结,双方均意识到了学生出勤率低,作业质量低,课堂学习质量低等问题。为了提高课堂质量,同时解决好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以及外籍教师授课效率等实质性问题,助教在其中起到的桥梁作用日益凸显,助教可以减少外教和学生的沟通阻碍,同时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解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助教也要参与到备课的过程之中[2],备课制度要求外方教师与助教,教学管理部门建立稳定的持续的双向互动联系,确保每位助教有权限登陆相应课程的外方教学平台并查看课程资料,教学部门提前一周组织外方教师与助教之间的备课会议,共同探讨下一周课堂的教学主题,教学流程和教学目标,助教进行相应整理,做好翻译的准备工作。课程对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后续线上课堂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备课制度使得外教和助教有教学缓冲,在课前充分沟通有利于课程顺利进行,助教有充足时间了解外教的教学方式以及系统的了解课程内容,对于专业性的知识能够提前知晓,在课中也能够灵活反应,有助于提高整个课堂的效率。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对于外教来说,要加强对外籍教师的聘用管理以及完善聘用流程,明确资质审查标准,严格执行双方合意的合同条款,建立起相应的追责条例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外籍教师没有完成教学职责而造成的教学事故的可能性[3]。对于双方来说,在日常教学中落实对教师的听课审查要求,并向中方和外方提供相应的反馈报告以便于作为参考提高教师的课堂质量。同时,在中方教师参与教学管理例会时,鼓励其积极主动地与外方行政管理人员沟通交流,及时分享教学上遇到的困难,保持正向的持续沟通。

和合作院校建立起双向教师互访制度,通过外派教师进修,提高教师国际化水平,深入学习外方值得借鉴的教学理念,并且结合本国实际实践应用到教学中去[4]。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议,既增加国际化课题研究经验,又加深和外方联系。同时,充分发挥中方教师熟悉学生,具备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外方教师国际化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强化双方之间的合作,达到互利双赢的最佳结果。

(三)建立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界定职能部门的权责范围

中外合作办学涉及两方利益的博弈,需要建立健全相适应的规则制度,完善层制度设计,在与外方协商中秉持“双赢”原则。涉及到诸如匹配课程的设置,学分中外双方互认,学生培养方案、学历学位证书的确认与颁发、日常教学管理等事务都需要有相应的规范和制度,并且能够一以贯之。

成立国际交流合作部门,避免教务部门职责不分,使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确立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的权责方,双方领导层确立定期教学事务会议的召开,并且根据会议纪要及时完成未竟事宜。此外,充分发挥各系中心的作用,组建一支外语水平流利,业务能力熟练,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团队形成该部门的主力军。

(四)注重教学质量评价实际意义,发挥质量监控作用

加强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有利于双方更好改进教学管理,认真对待监管过程中的反馈意见,使双方更加注重合作办学的质量,预防片面逐利倾向[5]。目前,教学质量监管主要来自这四个方面:澳方质量审计,中方教学质量监控,政府监管和社会评价。其中,澳方审计通过全面系统地独立审查合作办学项目各个过程,来确认教学是否符合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的标准,并给出详细报告。中方质量监控注重日常教学的监管,为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提供了平台,教学督导及质量监控人员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提供了定期的报告。来自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具有审计特点的监管评估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点明方向,以评促建,引导规范办学,提高办学水平。社会评价的影响不容忽视,不仅体现在口口相传的口碑,社会机构发布的数据报告也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利用好每学期副学士学生填写的SEQ(Student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问卷和专科学生填写的 AQTF(AustralianQualityTraining Framework)问卷,借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整理学生所提出的建议,及时提出相应措施,最大程度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方案》总则要求,中外合作办学应当符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国际化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借鉴吸收国外优秀的教学和实践经验,促进学生就业以及个人全面发展。教育是长期渐进的过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影响深远,对于学生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都有重要的发展意义。

尽管目前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着学生质量良莠不齐,师资队伍不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不成系统等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会由此带来瓶颈,使得一些优质项目无法得到实施。然而通过双方的努力可以使得中外合作办学更有秩序更有成效,中外双方就问题开展充分的讨论和协商,力争能够解决问题。通过建立健全教学制度,完善师资队伍,扩大助教的权限,以建立外教和学生的连接等。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功的关键有赖于双方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外教助教教学管理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外教Lis的诗意生活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onnected with the working processes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