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蓉
(桂林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指专门的教育评估认证机构依照认证标准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的外部评价,证明当前和预见一段时间内,专业能够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其根本目的是推动师范类专业的内部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思想的指导,根据当前的教育目标、宗旨和理念,依照稳定的课程教育体系、管理和评价方式,组织进行人才教育活动。[1]随着各级地区政府的多项政策和意见的出台,全国各地开始实施城乡区域发展计划,大力兴建基础教育场所,导致我国的学前教育毕业生需求加大,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改革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课堂内容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通过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同时也应该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的能力。高校进行人才培养,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专业能力,还要使其突出核心素养。前瞻性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的超前教学和未来发展的提前预见,在强化学前教育专业有效性的同时,获得对社会发展的深度认识和思考,从而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知识需求、技能需要和素质要求。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目标、教育理念、教育工具、实践设备、教育场地、就业模式,选择能够实践的教育方法,才能发挥教育模式的教育功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对一种教学模式进行实践,对其准确性、科学性和教育价值进行分析,再结合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强化其实践性,才能发挥出一种教学模式特有的实践价值,成为高校教学的工具。因此,实践性是评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有效的标准。
当前师范类院校正向着综合性院校转变,教育理念正在不断革新,导致教学模式不断变化。一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应对这种职能变化带来的教学问题,因此应该重视多种教学模式的灵活搭配使用。灵活地转变教育观念和方法,随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进行教学方法、观念、内容的调整、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时刻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中心,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的灵活性,才能应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教育的中心是“人的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育是一项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活动。互联网是当前学生生活的大环境,在互联网时代中,各种文化知识创新发展的速度较快,学生的观念变化随着知识革新而发生明显的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知识获取的愿望和需求不同。所以,人才培养模式在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要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对持有不同个性需求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师范类院校是一种双承载式教育机构,即承载学生学习素质的教育目标和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目标,不仅要负责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又要促进学生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学前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出来。许多高校在培养目标上常常缺失一环,导致师范类教育院校的教学价值没有发挥出来。同时,师范类学校需要考虑学生身份转化问题,不仅要将学生当成学生来培养,更要将学生当成教师来培养,才能提升学生身份转化的意识,但是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未能了解到其重要性。
师范类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参考《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重点培养学生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能力,根据幼儿教育的六大课程模块进行。[2]然而,在现实教育过程中,学校重点教育内容放在“如何提升学生的教学素质”上,导致课程出现偏差,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特征。同时,高校的教学课程设计不能形成整体的体系,各个课节的教学内容未建立重合点,导致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学前教育领域课程占整体课程的比例较小,实践课程在整体课程中的比例较小,不能满足学生未来工作的要求,导致学生的整体教学素质未能显现出来。
师范类学校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别于其他专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方法。师范类院校学生考虑自身未来的工作形式,在主观上存在模仿学习的习惯,主要记录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特点,并会在自身的施教过程中表现出来。教师如果不能做到教学榜样的作用,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当前教师不能根据幼儿教育的相关要求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就会导致学生无法适应未来的工作内容,继而导致高校教育出现明显的教学失误。
高校的“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会影响到整体教学素质。当前,师范类院校的教师不仅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授业,还要负责相关的科研项目,参与学校的教学工程和设计当中,导致教师的教学压力较大,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精力不足,导致了学校教学效果的下降。同时,许多教师本身的素质提升意识不强,尤其是跨领域知识学习的意识,不能为学生学习提供榜样作用,或产生学生学习的带动作用,继而凸显出学校教师教学素质较差的问题,影响了高校的教学工作开展。
构建明确的培养目标,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进行不同教学模式的选择。师范专业认证要求学校能够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和社会需求,对培养的目标进行定位,凸显学校的专业优势和特色。大学毕业生不仅需要明辨是非,而且需要社会参与和社会工作实践。因此,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要求、办学宗旨和办学条件,构建不同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扩大知识积累、工作经验积累和生活经验积累,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要把理论知识学习融入实践练习,进行教学经验总结,使学生具备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工作反思能力、信息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发展,促进应用型学生的生成和发展。
教学内容一方面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素质水平,一方面决定着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表明,知识能够改变一个人对问题的思考角度和思考深度,从而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深刻认识,同时,知识也决定了所学者的眼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扩展学生的眼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总结能力、应用能力。其中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的设置,应该与培养目标和培养理念相适应,保证每一个培养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作为支撑,重视学校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前瞻性体现,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学前教育知识体系,促成民主、和谐、自由的教学内容和环境的生成。
教育方法既要适应“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更要善于生成情景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生成和实践能力的提升。[3]教育方法的调整和创新,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学环境;第二,对先进教学工具进行使用,例如新媒体平台;第三,引进新型教育观念和手段,例如学科渗透、情景创设。教师要始终关注学前教育课程的前沿动态和学生的成长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动态教育资源的生成。在教育资源整合方面,要发挥出“校企合作”的教学优势,将员工培训内容带到教学课程当中,促使行业内容的顶尖工作者进行经验传授,从而帮助学生快速达到社会实践水平。
良好的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在师范专业认证的背景下,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团队建设要随着培养目标和教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充分展现出高校本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师要具备参与教学以指导教育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教师的个人教育优势要充分发挥,根据学科本身的特点选择具有优势教育能力的讲师。另一方面,要促进“小气合作”的畅销开展,鼓励教师参与到幼儿园教学当中,积累幼儿教育经验,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传授学前教育经验,保持专业教学的课程水平。同时,学校要根据自身的能力,给予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素质的机会,即出具有效的教师培训计划。师范类学校的教师培训可以让学生共同参与,以提升学生的教学水平。
从师范认证的大背景的角度上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已经呈现出现代化教育特点,教育模式初步适应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但是在教育质量的提升上表现出创新力不足的特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首先要构建明确的培养目标,凸显出教育专业的优势,明确办学理念和人才目标,重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要求的履行。同时,高校要持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稳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素质,为教师提供发展机会、培训机会、表现机会,发挥“校企合作”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