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宁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对于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如总书记所言:“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基础性的课程,不仅承担着人文素养培育的任务,而且也起着重要的协同育人作用。教师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辅以阅读、写作、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更应将知识内化为价值理念的引领,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真正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可见,大学语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而将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大学语文课程中,二者形成合力,也必然是课程思政理念下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作为大学课程中的一门人文素养基础课,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重在拓展、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实操能力,大学语文侧重于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读写说能力,旨在从文学作品承载的文化内涵及意义的体味中,领悟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格和审美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毋庸置疑,发挥好大学语文的作用,对学生大学生涯以及未来职业生涯价值观的培育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然而反观目前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存在着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
对于非中文专业学生来说,相较专业课程的钻研与探索,大多数学生对大学语文的态度更多的是不缺勤、不挂科。至于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六朝烟水、魏晋风流,抑或盛唐气象、春江月夜等文学内容,感兴趣的抬头听一听,不感兴趣的继续做低头族。整堂课下来,入耳的少,入心的更是寥寥无几。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学生收获少,教师也没有得到良好的教学反馈,教学效果自然收效甚微。
大学语文虽围绕文学的熏陶来开展,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承担着思想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时机,深化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家国情怀。目前在大学语文课程讲授中,许多讲授内容依然浅显单一,仅仅停留在古代、近现代、当代文学脉络的梳理和各个时代主要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代表作家以及经典作品等基础知识的解惑上,并未把握住有效的教学机会,将知识传授与国情教育、主流价值熏陶相融合,从而导致大学语文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并未充分发挥思政育人的作用。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提出,使“课堂思政”成为新形势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和焦点。大学语文本身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工匠精神等丰富的思政元素,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深化已有的思政内容,融入鲜活的思政元素,具有其必要性。
随着“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深入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必将落在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身上。因此,国家、社会对大学生德育的培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就大学语文课程本身而言,以往传统的《诗经》《楚辞》、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乃至现当代优秀诗歌散文的基础讲解,显然是照本宣科,与“中国梦”的内在要求相差甚远。新时代的青年,不仅应该是书本知识过硬,而且更应该注重德育素养的提升,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修养,将个人的发展紧紧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这是对新时代好青年的基本要求。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者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显得或许有些单调。对于任课教师而言,重复的内容更是消磨了教学创新的动力。而善于巧妙运用思政元素,将思政内容引入课堂,不仅可以为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提升师生的课堂积极性,同时也能使教师在与学生探讨文学与人生,共享文学熏陶时,合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和内容,充分发挥思政育人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语文的结合是课程思政新理念下本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应注意,二者的结合并不是机械的叠加,“‘思政’与‘课程’的关系,应当是‘如春在花、如盐化水’,而非‘眼中金屑、米中掺沙’”,是自然而然的“渗透”。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人文素养提升与思政教育的巧妙融合,而不是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
课堂是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知识的主要场所,课堂内容的浅显与深入、乏味与有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获得感。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古典的诗词歌赋、圣哲先贤,现代的名家名篇,或是外国优秀文化的时候,根据课程需要,可以适当地导入思政内容。例如讲杜甫及其诗歌时,教师可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时机,适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对杜甫一系列诗歌的解读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此外,教师也可由杜甫爱国主义精神的探讨延伸到当今社会中的一些“身边事儿”。选取一些典型的、鲜活的爱国主义事迹与学生分享,这样既不会使学生感到突兀,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提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
信息化背景下,当前大学课堂授课对象多为思维活跃,网络信息量丰富,不受过多拘束的00 后学生,按照传统方法来实施课程思政,已很难适应他们的内心需求。此外,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因多种原因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容易使学生产生“被说教”感。因此,教师应当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技术,采取声音、文字、图像等多元化并举的教学手段来开展。或者创新课堂模式,利用翻转课堂等教学途径,使思政教育的内容趣味化、开放化地为学生所吸收。例如讲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粱》时,课前教师可提前让学生预习所学内容。课堂上,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组进行经典章节演绎,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语言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中,更加深刻地感悟到勇于自我牺牲的民族精神。这样“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融入思政元素,不仅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使课堂无缝衔接地实现了协同思政育人的作用。再如讲余光中的诗歌《今生今世》时,教师可以抛出一个关于感恩与孝道的案例进行分组辩论,使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能更加深入领悟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
非思想政治教育课上出“思政味儿”,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大学语文来说,课程本身就蕴含了很多思政内容,那么如何把这些已有的内容趣味化地传递给学生,实现价值引领的作用?又如何在课程中适时添加与课程内容紧密相连的新鲜的思政元素,拓宽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大学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内涵高度呼应,作为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钻研“语文”,要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关注思政中的“新鲜事儿”,多渠道收集整合思政资讯,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设计思政资源进课堂的途径,这样才能在课堂知识的讲授中潜移默化地将思政元素渗透给学生,而不是一味进行“说教”,真正有效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发挥着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流价值观引领等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新形势下,充分挖掘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共同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抓手,同时也是课程思政大背景下教学改革实践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