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困生归属感缺失成因及培养策略研究

2021-11-27 16:31任嘉威
山西青年 2021年7期
关键词:归属感学业学困生

葛 殊 任嘉威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浙江 桐庐 311500)

高校学困生群体是高等教育要面对的一类特殊群体。积极关注并转化学困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认定学困生?张启钱等(2011)认为高校学困生是一个智力水平正常的异质群体,由于个人的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方面问题的直接影响以及与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之间的不利因素的间接影响,导致其实际学业成就和智力潜力期望的学业成就的差异较大,学习效率低下[1]。关于归属感的概念,李元旭(2013)指出归属感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是指个体将自己归属于某一团体,并对其产生亲切、自豪的情绪体验[2]。学校归属感的定义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Goodenow(1993)提出,是指在学校社会环境中,学生感觉到被尊重、支持与接纳的程度[3]。学校归属感缺失会造成学生学习动机、积极自我概念以及集体效能的弱化。王梦婕(2013)指出学校归属感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校适应、学业表现以及人际关系等具有重要影响,强烈的学校归属感对学生在校的表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目前国内关于学校归属感的研究较多,但专门针对学困生群体学校归属感探讨的研究较少。探究高校学困生学校归属感缺失成因并分析其培养策略,对于转化高校学困生,改进高等教育学生工作方法具有积极意义。

一、高校学困生学校归属感缺失现状

(一)校园认知感觉单一

高校学困生对学校的认知较为简单,认为大学是轻松学习的阶段,多数学困生在学习上具有较高程度的自信心,普遍存在盲目自信的现象[5],因此,放纵自己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在获得不理想的学习结果后,普遍将这种结果归因于校方,指责其软硬件设施配备不够、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等,甚至否定自我学生角色,心理上与学校处于对立面,极难形成校园归属感。

(二)校园情感体验欠缺

高校学困生校园生活模式相对单一,人际交往圈子较小,局限于室友或个别同学,因此,情感维系较少,很难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由于在高校环境中,老师对学生的管理方式相对松散,学生与老师一对一情感交流机会较少,而学困生自身由于学习成绩落后缺乏自尊自信感,更进一步导致其拒绝与师长的主动交流,所以,高校学困生群体的校园情感体验缺失现象普遍。学困生对校园缺乏情感加剧其校园归属感的缺失程度。

(三)校园学习存在行为失范现象

行为失范指的是大学生在高校的场阈内由于环境不适应、应激性事件等影响,在学业、思想、心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违德、违规、违俗、违法等越轨行为。高校学困生行为失范不仅导致学业困境,还会引发网络成瘾、焦虑或抑郁、自卑等心理危机表现[6]。高等教育自主学习的模式与初等教育督导学习的模式差异较大,学困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普遍较差,加之缺乏现实的职业规划和生涯发展目标,放纵自我,极易产生自卑、逃避甚至麻痹自我的心理,导致其拒绝主动融入班集体,影响了其被同学、老师或其他关联群体的接纳度,因而很难获得外部支持。因此,学校归属感缺失现象在学困生群体中较为严重。

二、高校学困生学校归属感缺失成因

有学者研究指出,大学生校园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学校、社会支持等。个体因素包括年级、性别、性格、自我效能感等,学校方面的因素包括学习压力、学校知名度和管理方式、学术氛围、教师水平等,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父母、老师和同学[7]。高校学困生学校归属感缺失的现象是由多因素、系统化的成因引发的。

(一)个体人生目标缺失,缺乏积极自我认识

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学困生的自我角色更为模糊,缺乏清晰的个人目标和职业规划。依托“考上大学”的终极人生目标,学困生在经历中学阶段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后,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便彻底放纵自我,自我约束意识不足,沉迷于游戏、恋爱、兼职等学业之外的活动,学业成绩不理想,心理落差较大,导致学习自信心受挫,没有及时调整心态,缺乏积极的自我认识,处于失败的状态无法自拔。忽视自身优势和能力,丧失奋勇拼搏、努力进步的斗志,甚至否定自我,以逃避、退缩的消极态度对待校园生活,回避与他人、集体的交流互动,寄情于非学业活动,促使学业问题加剧,陷入学校归属感缺失与学业问题加剧的恶性循环。

(二)学校体制机制不完善,缺乏校园文化根植

学校的知名度、管理方式和管理体系的完善度、师资力量等均会对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产生重要影响。高等教育阶段,班主任角色相对独立,缺乏有效沟通,情感维系较少,在专业系统学习方面,学困生难以获得持续的学业督导,影响其学习动机,导致学校归属感逐步丧失。高校不完善的课程成绩评价体系,也会导致学困生学校满意度偏低[8]。此外,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归根结底源于其对就读学校产生的自豪与认同感。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小,校园文化底蕴不厚,学生难以在入学阶段形成归属感,而学困生由于学业不理想,更成为团体中的“特殊人群”,缺乏校园文化理念的思想支撑,陷入思想歧途,极易形成“破罐破摔”心态。

(三)校园社区支持不足,欠缺全面多维关注

校园社区支持主要包含来自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支持。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考入大学即完成抚养使命,在孩子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就开始弱化家庭教养,缺乏对孩子学业情况的沟通交流,放任其不良习性的滋生养成。此外,高校教师正确的思想引导和激励支持,对于学困生学习动机的获取和学习积极性的转变尤为重要。若教师缺乏专业的心理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储备,则难以形成对学困生的有效支持。高校学困生网络社交时间占用较多,社团班级活动参与时间较少,缺乏学习或生活中的朋友,这也导致学困生群体朋辈支持缺位。

三、高校学困生学校归属感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困生积极自我认同

新生入学阶段,持续引导其建立明晰的生涯目标,根据专业特点,建立合理的专业培养制度及完善的职业规划体系,促进学生形成积极自我认识。人本主义理论指出,要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积极发掘和倡导人的潜能的发挥和实现,因此,要挖掘学生自身优势,了解其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社团组织、实践活动、职业证书考试等,充实其课外活动,同时把握适度原则,引导其全方位发展自我能力,形成积极自我效能。一旦学习出现预警,要及时干预,杜绝其消极认知的形成,保持持续关注和鼓励,以助其重塑积极自我认同。

(二)完善学困生日常帮扶生态

构建学困生精准管理制度,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导师的育人优势,实现学困生有效帮扶。班主任和专业导师要产生合力,一方面专业导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及时向班主任反映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或学习能力不足的情况,以助于挖掘学业困难的隐患,采取措施将学业困难的“源头”切断,避免问题严重化。另一方面,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关注学困生的动态,主动掌握其学习情况,帮助其探索学业困难的原因,与专业导师保持有效沟通,化解学困生学习难题。可为学困生配备双向导师,学业和就业双管齐下。在学业方面,由学业导师进行持续学业指导。在就业方面,由校内外就业导师帮助其发掘自身就业创业优势,指导学生合理进行生涯规划。积极发挥朋辈力量,促使学困生在班集体中获得班级归属感,构建良好的朋辈帮扶关系。

(三)保持紧密有效的家校联系

学困生家庭的因素具有一定的特征和规律,在对其开展学业救助时,要充分考虑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在帮扶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也要调动家长帮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困生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支持,重视培养来自家庭的有效支持,全面了解学困生的现实需求,提供有效帮扶。建立过程完善的家校互动机制,保持紧密的家校联系,获取学困生多方面的信息,以了解学困生真实状态,构建有效的学业救助模式。

(四)建立嵌合式学业-心理预警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嵌合的概念是嵌入的延伸,指的是两种制度关系相互嵌套、契合、整合和一体化的现象[9]。建立学困生学业过程预警机制,由于学业困难,普通学生一旦成为学困生,意味着其必然出现课程不及格的学业预警。针对学困生的预警,要尤其重视对其学习过程的预警,重视学习过程困难情况的及时帮扶,将学业预警机制细化到学困生的日常学习中,实现有效的动态管理。同时,传统问题意识引导下针对学困生的惩罚机制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自我,需要利用优势视角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给予学困生更多正向激励。将高校学困生的学业预警机制与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机制进行嵌合,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学困生失范现象产生,帮助高校学困生重塑积极自我,最终形成学业进步与校园归属感养成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归属感学业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基于实证调查的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阐释、构成与超越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业精于勤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