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云明
(唐山学院 外语系,河北 唐山 063000)
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后疫情时代,给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唐山地区的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如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日语人才,是该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日语专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尤其是随着社会对日语翻译人才需求的增加,培养具有丰富语言知识和较强语言运用能力的应用型日语翻译人才,将成为该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达成需要具体的课程教学来实现,需要对应的课程体系来支撑。各地方高校已经意识到应用型日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与日语专业翻译课程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从应用型本科院校日语专业教学的整体来看,翻译课程的教学仍然是个较为薄弱的环节,翻译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都亟需进行改革。
随着2016年6月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工程联盟《华盛顿协议》,该成员国大多采用的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在我国工程教育认证乃至整个高等教育领域迅速推进,成为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OBE理念具有三个核心要素,即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OBE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并以“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逆向思维打破了传统教育设计的思路。据常志英、崔维淼对2002-2018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OBE理念相关文献分析结果可知,“课程体系”在文献中出现的频次为35次,已成为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改革研究的高频关键词之一[1]。而且近年,基于OBE理念的课程体系研究文献数量剧增,笔者对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统计时间为2021年10月26日),搜索主题中包含“OBE”和“课程体系”的论文数量高达154篇,课程体系已成为OBE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然而,这些论文中涉及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仅有3篇。具体到日语专业,不限定时间范围,以“OBE”合并“日语”为主题词,共搜索出21篇论文(统计时间为2021年10月26日),首篇相关论文发表于2018年1月,并且不涉及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可见,OBE理念在日语专业教学改革方面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论文产出数量较少,因此此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唐山学院为例,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日语专业翻译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依据2018年出台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2]及2020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3]中的原则与规定,尝试以OBE理念为指导对已构建的日语专业翻译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设计和实践,探索问题的解决对策,以便为应用型日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为了具体考察应用型本科院校日语专业翻译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笔者制作了《日语专业翻译课程体系评价调查问卷》,共设置25个问题,内容涉及对现有翻译课程体系中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使用教材、任课教师的评价,对翻译课程设置的建议,以及对翻译课程的学习需求等。通过对唐山学院日语专业2018-2020届为主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日语专业学生对翻译课程体系的认可度与学习需求,同时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以访谈形式了解了用人单位对日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意见或建议,并调查了日语翻译人才的市场需求,进而分析了现行翻译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唐山学院本科日语专业原翻译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表1 日语专业原翻译课程体系
1.1.1 翻译理论课程与翻译实践课程比例失调
从课程类别及学时分配来看,原有翻译课程体系中的翻译理论课程与翻译实践课程比例失调,翻译实践课程设置较少,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做口笔译翻译训练的机会较少,无法进行充分的翻译实践,不利于对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针对毕业生“我认为影响日语翻译能力的主要因素”的问卷调查中,有46.91%的学生选择“翻译实践机会少”这一选项,由此印证了这一问题的存在。在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中,大多数用人单位在肯定学生日语语言基础扎实的同时,也反馈了日语翻译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1.1.2 开设课程不够全面
在针对毕业生“我认为重要,但未开设的翻译课程”的问卷调查中,有半数以上的学生选择了“跨文化交际与翻译”“中华文化概要”等课程,反映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所在。同样,《国标》和《指南》中也突出强调了要加强对外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实现该培养目标恰恰需要翻译课程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因此,翻译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设置亟待完善。
1.1.3 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
翻译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开设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而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开设在第七学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学生反馈专业方向课程的内容偏难,这暴露出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之间衔接存在问题。例如,“日语口译”和“高级口译”本是一个系列的课程,但由于选用教材不配套,导致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有重复,而且难易差距较大,过渡不够平稳,衔接不够紧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针对毕业生“我认为通过日语专业翻译课程的学习,我的哪方面能力得到了提升”的问卷调查中,选择“日语口译能力”和“日语笔译能力”的分别为45.68%和62.96%,选择“汉译日能力”和“日译汉能力”的分别为53.09%和74.07%,表明翻译课程在提高学生日语笔译能力和日译汉能力方面教学效果较为显著。而在“我认为日语专业翻译课程体系应重点培养学生哪方面能力”的问卷调查中,选择“日语口译能力”和“日语笔译能力”的分别为85.19%和44.44%,选择“汉译日能力”和“日译汉能力”的分别为55.56%和35.8%。同时,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中也指出,学生的笔译能力较强而口译能力相对薄弱,在工作初期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会议、生产现场的口译工作,并进一步指出影响学生口译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日语听解能力的欠缺。以上调查走访结果反映了翻译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差距,这为今后翻译课程教学内容侧重点的调整指明了方向。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日语翻译课程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势必影响对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进而影响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基于面向需求、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OBE理念,通过“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反向设计思路对日语专业翻译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力图通过优化翻译课程体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帮助学生达成最终学习目标。
首先,对2018-2020年的唐山人才网招聘信息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涉日招聘企业中日语翻译岗位所占比例位居其他岗位前列,充分反映了该地区对日语翻译人才的迫切需求。其次,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了解到用人单位对唐山学院日语专业的毕业生给予了日语语言基础扎实、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地化解工作中因中日文化差异引发的问题等正面评价,同时获得了毕业生日语笔译能力较强而日语口译能力相对薄弱、翻译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等反馈意见。最后,通过对唐山学院日语专业2018-2020届为主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刚刚参加工作(或读研)时,认为自身的“日语口译能力”有待提升,建议翻译课程体系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日语口译能力”及“汉译日能力”。
通过获得的日语专业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状况、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以及毕业生问卷调查结果,了解到社会、企业对于日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对自身翻译实践能力的要求。这将成为实施日语专业翻译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依据。
根据社会对日语翻译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唐山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依据《国标》《指南》的原则与规定,经过多方调研与反复论证,对日语专业重新制定了如下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日语语言和日本文学、文化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业能力,主要在外资企业以及外事、文化等相关部门从事翻译、外联、文化交流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同时,依据上述培养目标,基于OBE产出导向的理念制定了相应的毕业要求,对学生完成学业时应该取得的学习成果和能力结构进行了具体规定,涉及专业知识的要求以及专业能力、研究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能力要求。其中,专业能力包括日语运用能力、翻译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等。
培养目标为制定毕业要求提供重要依据,毕业要求为实现培养目标提供支撑条件。毕业要求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依据,而课程体系是达成毕业要求的重要支撑[4]。如上所述,唐山学院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应用型日语翻译人才,该培养目标的达成需要以毕业要求中翻译能力、日语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专业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相关能力的培养为支撑。而上述毕业要求中各个能力的培养需要逐一落实到具体的一门或多门翻译课程上。因此,应当理顺翻译课程结构,从而构建支撑毕业要求的翻译课程体系,形成课程设置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专业能力中的翻译能力是支撑应用型日语翻译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能力,在毕业要求中对此能力的要求具体表述为:能运用日汉双语思维,借助语言工具书和相关资源进行日汉互译工作,并能完成一般的笔译、口译任务。这就需要设置日语笔译、口译相关翻译基础课程,夯实学生的翻译理论基础。同时,应当注意在培养目标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侧重,这就要求构建的翻译课程体系必须为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提供支撑。因此,增加相应的翻译实践课程及与翻译相关的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企业、学生的需求,应结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开设独具特色的翻译专业方向课程,以彰显专业特色。
基于上述OBE理念的反向设计思路,依据《国标》《指南》的原则和规定,笔者尝试对唐山学院日语专业翻译课程体系进行重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改革后日语专业的翻译课程体系
从整体来看,唐山学院日语专业翻译课程体系主要由三大版块构成,即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集中实践环节。通过表1、表2的对比不难发现,翻译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增加专业核心课程的学时和开设学期,以夯实学生的翻译理论基础;二是充实专业方向课程的门数,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三是增加专业实习等集中实践环节,以加强对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要求中的翻译能力主要指的是笔译、口译能力。改革后,专业核心课程版块增加“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两门课程的学时和开设学期,旨在为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为达成毕业要求提供有力支撑。专业方向课程版块开设的翻译方向课程由原来的5门增至10门,其中包含限选课程4门,选修课程6门。限选课程“高级口译”是专业核心课程“口译理论与实践”的后续课程,旨在强化学生的日语口译能力,满足学生就业、考研对自身口译能力的需求。限选课程“科技日语翻译”是基于唐山学院以工为主的办学定位而开设的一门特色课程,在此课程的教学中,结合唐山本地日企所属行业领域的特点,适时导入汽车零部件相关专业术语及汽车制造行业相关背景知识等,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翻译工作的实习、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新闻报刊翻译”“商务日语翻译”“文学翻译”“影视翻译”“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等翻译方向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了实现应用型日语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在集中实践环节中开设了“日语翻译技能训练”“日语综合技能训练”“专业实习”等翻译相关的实习、实训,旨在引导学生将所学翻译理论、翻译技能技巧应用于翻译实践,弥补翻译理论课程中翻译实践课时不足的缺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翻译实战演练机会,以及到实习基地相关日企进行顶岗实习、从事随从翻译的锻炼机会,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翻译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的目的。
改革后的三大课程版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联系又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日语翻译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既有必修课程,又有选修课程;既有理论课程,又有实践课程;既有核心课程,又有方向课程。课程设置层次分明,衔接紧密,布局合理,为达成毕业要求、实现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研究是将OBE理念应用于日语专业翻译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步尝试,而规定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其实施过程是周期性的,因此,短期内很难对改革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这就需要建立日语专业翻译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机制。鉴于此,本研究结合唐山学院日语专业的实际情况,参照陈江璋提出的闭环持续改进机制[5],制定日语专业翻译课程体系持续改进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继续贯彻OBE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主要通过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对翻译课程体系的评价;其次,建立教学团队定期研讨机制,组织翻译课程任课教师就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选定、教学过程、试卷分析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讨,对发现的问题给出整改方案,以持续提升翻译课程教学质量,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最后,建立用人单位定期走访机制,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及社会需求,进而不断完善翻译课程体系,以实现培养目标的持续改进。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在翻译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人工智能翻译水平日益提高,这给外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6]。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对外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将日语专业同人工智能更好地“融合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日语翻译人才,将是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日语专业翻译课程体系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以OBE理念为指导,结合时代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日语专业翻译课程体系;适时导入人工智能翻译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应用,优化翻译课程教学内容,并与时俱进,更新翻译课程教材。同时,应坚持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及对用人单位的走访,及时了解社会对日语翻译人才需求的新动向。通过对日语翻译课程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切实提高对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为应用型日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