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英 王颖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
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因此,全面深入探析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因素极为重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就非常鲜明地指出思政课指向的是要牢固树立学生的正确价值观,这是思政课的突出特点之一。价值观具有阶级属性,我们的思政课要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远大共产主义理想的人。思政课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要符合社会主义的需要,而人的思想不会自动生成,需要一定的“灌输”,思政课就是这个“灌输”的主渠道,“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3]思政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学界大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4]然而思想道德是具体的、历史的、一定社会的、符合阶级性的。所以思政课要树立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就要主导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发展方向。
思政课具有自身的学科特点,要坚持主导性,而思政课又是一门理论学科,它也具有一般学科的共性,那就是要上好这门理论课,受教育者要达到提高本身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受教育者还要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思政课是“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坚持政治性主导,同时思政课具有丰富的学理性,就要受教育者发挥能动性弄通其中的学理机制。思政课是“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就要坚持价值性的主导性,同时思政课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就要受教育者发挥主体能动性,掌握科学知识,把知识性上升为价值性。思政课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就要教育者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践。思政课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就要“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从而利于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思政课是“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统一,就要在为教育者输送价值观中主导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方向,也要在启发受教育者过程中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受教育者主动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和有效处理相关问题。只有在主导思想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上好思政课,提高受教育的思想政治素质。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政课的基础,其中蕴含思政课的价值取向,受教育者只有下功夫才能学懂弄通这个理论,而不是机械地接受现成的教条,从而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目的,并以这个理论引领、塑造受教育者的思想。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5]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6]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蕴含着多重矛盾,体现在思政课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诸要素之间,这些矛盾是提高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水平的动力。在诸要素当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个基本要素是活的因素,在解决各对矛盾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就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功能。
习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7]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对矛盾中,以及教育者与其他要素的矛盾中,思政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其一,教师最重要的是价值观的主导。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把教学生做人的道理作为老师的首要职责,然后才是传授学业和解释疑惑。一方面,教师要求学生的思政素质标准与学生的思政素质存在矛盾。教师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并期望学生符合这个标准,而实际上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未必达到这个标准,或者出现偏差,这就要求教师来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逐步向这个标准靠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受教育者主观思想政治素质存在差距,即思想政治标准与受教育的矛盾,这也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尽量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接近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标准。正是这两方面的矛盾,这就必须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解决矛盾,推动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其二,教师主导还在于思政课内容的主导。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知识性是价值性生成的基础,知识性蕴含价值性,知识性能够上升为价值性,思政课的内容左右着受教育者的价值观方向,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教师要主导思政课的内容。比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也存在一些糟粕,那么传授给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学习其中所蕴含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以及弄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根本基因的传承,从而坚定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根据唯物辩证法,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讲好思政课,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发挥学生这个内因的主体性作用。学生的特点是富有主动性、创造性和可塑性强。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仅要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更要改变世界,那么人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思政课的对象是学生,学生通过思政课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应有之义,学生未来要负担起改造世界的重任,包含改造自身主观思想世界,就更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解决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要求标准之间矛盾,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教师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克服学习上的不利因素,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被动为主动,改变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拿高分的机械学习态度,思政课的效率就能极大提高,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使命就能更好地实现。例如,学生在教学中与教师双向互动,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动参观革命圣地,使学生透彻理解近代以来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得人民独立、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历程,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在思政课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当中,主导性和主体性是相统一的,两者同处于一个矛盾体中。主导性是主体性的基础和前提。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否则,学生的主体性就有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有可能越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越是离思政课教学的目标越远。主体性决定主导性的效果。主导性的目标是规定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方向,在主导性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确保学生提高思考、分析、解决思想政治方面问题的能力。
课程特点、动力因素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二重因素。然而,这三重因素又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而构成一个密切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也就是说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也使这二重因素也统一起来。
学科因素是动力因素的前提条件。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规定性、目的性。思政课的目的就是“立德树人”,这就规定了思政课诸要素要为这门学科服务,也就是思政课各个要素都要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目标,否则就失去了思政课的学科属性。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马克思恩格斯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8]。时代发展了,我们的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有了很大的拓展,比如有了生态文明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
动力因素是学科因素发展的内部动力。思政课的目的在于“立德树人”,因为这个目的,就要有达到这个目的的动力。正是因为思政课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矛盾,推动着思政课的发展,推动着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朝着符合一定社会的要求发展,思政课才有了发展的动力,才能够在诸要素的矛盾运动中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发生矛盾变化,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才有了思政课存在和发展的前景。没有动力因素,学科因素就成了固定不变的静态,人的思想就没有进步的可能,这门学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