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
(潍坊市寿光市文家街道办事处,山东 潍坊 262700)
财政税收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财政来源,与公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财政税收的监管机制更加完善。乡镇和街道属于财政税收管理基层部门,其管理科学性直接影响基层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是当前国家发展着眼点之一,优化基层财政税收管理有重要意义。基层管理具有特殊性,管理中遇到的难题与高层级管理存在差异,因此对基层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并对症加以优化。
分税制落实后,基层开展财务税收管理时自主权限拓展,受此影响,税收收入持续增长,对基层经济建设有重要影响。社会建设因此改善,促进社会总体发展。在此过程中,主体税种被科学简化,纳税人税收负担减轻,然而基层财政压力并未显著减小,在其实际管理中,需要优化税收收支结构,提高税收效率。基层税收管理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根据国家要求,在落实分税制之后,中央政府税种和权限应与地方区分,以此促进基层税收管理的自主性开展。在落实分税制后,地方政府需要对更多种类的税种进行管理,然而与此同时减少了主体税种的数量,受此影响,地方税收收入缩减。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基层政府肩负重要职责,基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财政支持,基层政府还需供给公共产品服务,这些建设服务活动是政府重要的支出项目,以资金投入为保障。支付压力过大影响政府收支平衡。此外,停止征收农业税后,其他行业不足以在短期内补充农业税缺口,财政收支失衡加剧,对基层长期发展不利。
常规基层税收管理缺少精细化管理规划,实施分税制之后,基层政府必须适应新时期环境,进行零户统管的同时编制预算。落实政策时部分基层政府未深入领会政策精神,管理模式未同步创新,税收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养,在综合素质方面的表现也不符合新时期税收工作要求,影响税收管理顺利开展。基层政策制度有待完善,支出财政费用时规范性不足,流程随意,也未形成完善的预算编制体系和执行机制。综合影响之下,财政税收管理总体水平较低。
管理活动应以制度为指导,在管理机制框架内进行,以保证有序性,还应配套监管机制,保证税收管理规范推进。在当前工作中,乡镇财政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管目标不明确,税收收支目标、审核标准存在缺陷,监管难度大大增加。部分政府为缓解财政负担,没有做到专款专用,挪用项目资金,资金实际用途和原本供应项目不一致,投资行为也缺少监管,处罚、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
基层建设服务必须依靠税收支持,规范税收管理、提升依法纳税意识确有必要。财政税收并非归某个部门所有,而是由政府通过合法方式收缴集中资源,应用于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税收来源于民众,最终受益人也是民众,政府财政部门负责管理税收,不仅应该最大化发挥税收价值,还应积极宣传税收政策,使纳税人明确缴税的原因、政府税收的实际用途,从而自觉纳税,减少税收工作阻力。根据税收改革要求,基层政府应开展科学的税收管理模式,提高税收效率,缓解财政压力。纳税人是缴税主体,纳税人的纳税自觉性和积极性直接影响税收管理效率。政府应建立征税部门,专项负责税收政策宣传和收缴工作。管理部门应详细统计既往税收情况,制作年度分析报告,结合数据分析等技术,科学管理税收。细化分析税收发展趋势,对纳税群体问题分类处理,定位税收工作难点,持续完善服务政策。应加强宣传,引导纳税人正确认识纳税行为,积极配合政府税收工作。对于重点税收单位,应积极走访,实地交流,强化纳税人对纳税重要性的认知,激发自觉纳税积极性;应通过宣传板、宣传会议、巡回宣传广播等形式,及时传达国家新政策;应该主动了解纳税人对政策的理解程度,积极展开政策宣讲;对存在疑虑或纳税积极性较差的纳税人,应深入调查分析实际原因,转变其错误的纳税观念,促进税收工作顺利开展。
完善的税收管理机制是税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因此管理改革中应强化体系建设。基层应高度重视预算编制工作,规范执行预算,分析既往税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工作难点;应以基层实际发展为基础,制订科学的税收方法。预算编制应切合税收工作实际,精细化编制预算,明确责任分工与追责制度,依据标准流程审批预算执行,监控预算执行进度,及时纠正执行中的问题。应加强基础保障,制定科学的税收标准和收入流程等,完善管理方法,强化专项管理。收支分配应平衡,分配方案应科学,保证资金得到高水平利用。应促进基层财政税收部门之间的交流,分享管理经验,分析借鉴成功案例,总结可行性经验方法。
财政税收管理需要政府与纳税人的双向参与,在实际管理中,管理人员应突破收税方视角局限,立足纳税人视角思考税收问题,分析影响税收的原因。应定期讨论总结税收工作推进情况,组织税收知识学习班和纳税人交流会,宣教纳税义务权利。了解纳税人实际问题,给予纳税人专业的帮助。组建税收服务队伍,邀请优质纳税人与政府人员共同参与纳税监督,协同推进基层纳税工作。基层税收工作人员应加强培训,提升税收管理专业素质,促进工作人员积极深入一线,倾听民众心声,增强税收服务专业性,提高管理水平。税收监管应积极应用先进技术,构建税收监管平台,各部门联合助力,监控税务收支情况。
以某街道纳税情况为例,在税收管理工作总结中,主要将辖区纳税人分为税收遵从和税收不遵从两类,分析不遵从的原因,对症下药,深挖遵从的影响机制,扩大积极影响覆盖面。通过对该辖区纳税人的分析,税收不遵从、纳税人消极纳税的原因分为三类:一是受个人私利影响,该类纳税人对纳税义务有基本认知,但为谋取个人私利,违规纳税,或钻营政策漏洞;二是对纳税义务不了解,对纳税程序不熟悉,导致纳税行为滞后;三是因对政策或管理制度不满,纳税人消极纳税。分析积极纳税的原因,也可分为三类:一是认为逃税风险高,逃脱概率低,担心被处罚而依法纳税;二是制度管理完善,无逃税避税可能性,所以依法纳税;三是自觉纳税,将纳税视为道德义务,主观层面积极纳税。
经过上述分析,税收部门全面完善税收管理制度,查遗补漏消除制度缺陷,杜绝不规范纳税人的侥幸心理,制定严格的滞纳税款,加大逃税漏税惩罚力度,合理提高消极纳税成本,促进纳税人放弃幻想依法纳税。全面加强宣传,向纳税人说明纳税是法律要求,是公民义务,在法律和道德层面均有积极意义。财政透明化,定期公示税款用途,保证纳税人了解税收在基础设施中的应用。要使纳税人了解积极纳税行为是改善公共环境、促进辖区全民受益的重要基础,在街道环境的日益改善过程中,纳税人作出了实际贡献。在街道设立宣传栏、光荣榜,宣传正面典型,组织优秀纳税人演讲分享纳税心得,宣传“纳税光荣”理念,引导纳税人对纳税工作持有积极态度。政策方面,对长期积极纳税的纳税人予以适当政策倾斜,下发与纳税群体相关的福利时,将纳税表现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择优照顾。定期召开会议,在会议上传达最新纳税政策,对于纳税人提出的纳税相关问题,组织专业税管人员给予指导。对于纳税存在客观难度的纳税人,分析实际问题,给予解决建议。
在新税制推行后,中央与地方应形成整体,宏观布局管理税收,保证税收管理与国家发展战略统一。在基层税收权限变化后,地方应转变以税务减免吸引投资的管理思路,积极寻求财政渠道的吸引资本方法,而非只着眼于税收渠道。利用财政奖励和财政补贴,通过合理的财政支出吸引投资,最终促进全国大市场的建立。
促进乡镇(街道)税收管理完善,应从基层实际出发,培养和建设更具专业管理能力的管理队伍,优化制度管理,强化全面监督,促进积极纳税,改善税收环境,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实现高质量统筹管理,提升基层财政税收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