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粦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生物教育领域出现了新的改革与研究浪潮。作为一种学习使用新型教学模式维解决问题的概念,深度学习强调理解知识的本质、批判性使用和转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物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应该围绕深度学习在高中生物模型中的应用研究,开展了研究活动。在结合深度学习与教学设计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阐述深度学习的内涵和特点、设计教育的主要任务、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物高等教育设计的一般模式和要求。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引言: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主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我们需要格外关注的。教育部2018年发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体现了生物学教学内容的主要素养内容。如何使生物素养核心在教学过程中“落地”,需要生物教师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充分促进高中生进行深入学习。深度学习强调学生知识的理解、转移和应用。这种类型的学习在培养高中生生物核心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深度学习成为这个时代的教育诉求。
一、指向深度学习体验的高中生物
1、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的解读
高中生物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有其独特的课程目标。《新课程规范》指出,通过学习高中生物课程,学生可以认识到生物学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贡献,树立生命观,形成科学思维习惯,掌握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在现实世界中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为了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以“分层概念”的形式为不同的学习模块制定了具体的内容要求。这些具体的内容要求是日常教学活动的主要参考,因此,在确定教育主题后,解释与课程标准相对应的内容要求成为设计教育的主要任务。
2、学习过程角度分析
知识是“人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形成的客观事物属性和联系的动态反映”。根据对理解教学知识的中内涵,从而进行自发的批判性思维,是学生理解事物本质的前提。对深度学习的改革评价是以理解为基础的,理解是指对知识的内部结构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整体处理,以达到真正理解的全面程度。学生需要进行逻辑和系统地去分析相关信息,从而能够形成适当的问题,然后提出合理的假设,预测和判断可能的结果。
3、更应该注重教学本质
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对教师知识和观点的批判性理解,深度学习要求学生依靠理解,善于提问和辨析,批判性地审视新知识,深入思考,以加深对知识和复杂概念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适当的条件下为学生创造质疑和提问的机会,为学生的回答提出不同的假设和实验步骤,并允许学生比较和思考什么解释是合理的,什么操作是标准化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判断教师和同学们的意见,并敢于质疑教师的意见。同时,与学生的回答相比,教师提出的意见更是用于辅助。教师实践有助于打破教师权威和全能的形象,有助于学生形成“不唯上”的意识,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二、高中生物深度学习课型模式
1、创设生活情境
生物學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科目,创造生活情境,强化学生感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培养知识和生活情境的转移,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性格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能力,促进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为例,创建一个场景:收集毛茛和豌豆,展示相同毛茛在空气和水中的叶片差异,以及圆形、起皱的豌豆形状。给出学生熟悉的例子:羊的毛色的不同以及果蝇的长翅与残翅。列出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动植物现象,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充分联系起来,从而去创造生活情境,并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具有相同基因组成的个体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个体的特征与什么表现有关?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入体验。
2、组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调查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与科学研究类似或模拟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以获得的科学素养。在学习活动调查中,学生需要通过仔细观察教师创造的探究情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收集信息做出合理假设,通过演绎推理设计进行测试假设,通过科学实验得出结论,然后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策略来获取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和内涵,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高中生物高等教育中,实验教育和生命科学史属于与科学研究相关的类似或模拟内容,其相关的教学活动非常适合通过组织探索性学习活动来开展。在此类内容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和开展活动,并通过设计科学有效的问题,促进所有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
3、促进学生知识的联系与整合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善于发现知识之间的关系,整合新旧知识和多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创设教育问题,考虑现有知识与学生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促进学生知识的联系和整合。例如,ATP和ADP有能量转换,能量转换和能量守恒定律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在课程案例中,教师提出有关萤火虫发光过程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用现有的物理知识——能量守恒定律解释这一现象,以实现生物学和物理学的联系和融合。此外,对于能源相关材料,学生们知道主要的能源材料——糖和主要的储能材料——脂肪。因此,通过探索“细胞中什么样的物质直接提供模糊发光所需的能量”,教师利用学生现有的学习经验指导学生选择本课程的实验材料,以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与整合。
结束语:活动和体验是深度学习的主要特征,深度体验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从经验的角度来看,深度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在体验过程中,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转化和重组,构建有意义的知识。从经验的结果来看,深刻的经验有利于知识的转移和应用,有利于解决新形势下的问题。所谓深层生物体验,是个体在已有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上,通过认知、行为和情感的深层参与,感知生命概念,获得生命情感的过程。中学生物新课程注重深度体验,注重信息技术与生物教育的融合,建立体验项目,给学生深度体验,促进学生向深度学习的转化,培养高层次思维,促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黄庆旧.以深度学习落实核心素养[J].教育观察,2019.
[2]邰玉韦.促进深度体验的初中生物学课堂活动设计[J].生物学教学,2019.
[3]邹锋.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