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波
【摘 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深文”,如何做到“深文浅教”却始终是一线教师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为例,从“基于学情,判断文本之难点;结合教材,找准教学之要点;巧搭支架,突破课文之重点”三个方面,阐述了“深文浅教”的机制与路径。
【关键词】深文浅教 内在机制 教学路径
所谓“深文”,是指语文教科书中内容艰深的现代文、用语生僻的文言文、如雾里看花的散文、寓意难懂的小说等。这类课文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规定的课时中往往难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深文浅教”是语文教学的辩证法,也是“深文”教学困境的破解之道。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一文为例,探讨“深文浅教”的内在机制,选择“深文浅教”的教学策略,以见教于大方之家。
一、“深文浅教”的内在机制
“深文”之所以“深”,是因为课文的难度超越了这个年级的学生的认知。同样一篇“深文”,对于更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也许就不是“深文”,对于教师来说自然也不是“深文”。因此,“深文浅教”就是要贴近学生,将学生本来觉得比较“深”的地方变得“浅”一些,同时也要“浅浅地教语文”。
在阅读中,学生有双重角色:一个是“阅读者”,一个是“学习者”。学生作为“阅读者”读文时,凭借学生原有的一些社会知识和阅读经验,有的地方可能理解不了,或者感受不到。比如五年级上册的《白鹭》是郭沫若先生写于1942年的一篇散文,全文仅用352字,含蓄而又准确地写出白鹭与众不同的特点,并借白鹭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课文与学生的當下生活相去甚远。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如何读懂先生笔下那有年代感的白鹭成了一大难题。
一是生字新词。通过预习,学生反馈以下生字词存在朗读和理解的困难:长喙、嗜好、清澄、韵在骨子里。读音困难学生可以通过自学(看课文注音、查字典等)、互学(向同学请教)等学习手段解决,但也造成了很大的阅读障碍。
二是关键语句。“《白鹭》这篇散文读着很美,却感觉‘雾里看花看不清”,学生普遍认为读不明白。除了上述部分生字词理解有困难之外,更多的是对一些句子的理解存在困难。如:“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望哨吗?”……这样的句子表达的是什么内容,学生不理解。
三是表达的情感。初识“白鹭”,学生能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情感吗?显然不能,谁也道不清说不明。缘由除了对内容没有理解之外,还有作者赋予白鹭情感的复杂化。走进作者写白鹭的背景,我们可以发现白鹭不仅仅是美的象征,更蕴含着作者的深意。
学生的另一个角色是“学习者”。作为“学习者”,学生要在一篇篇课文的阅读中能够直面困难,不断精进,从而有新的收获。其实,学生的收获不是体现在阅读一篇篇难度相似的文本,而是体现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容易忽略的地方、难懂的地方。正如王荣生先生所言:“教材中的课文有高于学生原有语文经验的一些因素,学生单凭原有的背景知识和语文经验,有些地方理解不了,有些地方感受不到。而这些地方往往是这篇课文最紧要的地方,往往是学生理解和感受的一些关键点。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跨越这个台阶,克服落差,然后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形成更高的语文能力,积累更丰富的语文经验。”跨越台阶,克服落差,贴近学生,就是“深文浅教”的内在机制。
在《白鹭》一文中,“文本内容的梳理”“文章情感的表达”显然就是教学难点。如果考虑学情,把这些难点转换为一种新的方式加以呈现,就能实现“深文浅教”。
二、“深文浅教”的教学要点
文本内容的难点已经确定,如何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理清头绪,突出《白鹭》教学之要点呢?这就要立足《白鹭》的文本特点,关注语文要素,勾连课后思考题,将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要点定位准确。
一是立足文体特点。统编版语文教材注重文体意识,其中散文文体占比不少,《白鹭》只是其中的一篇。散文通常是作者对人生、自然等的感悟。文章看起来似乎并不神秘,读起来却意蕴无穷。《白鹭》 行文简洁,结构严谨,看着短小简单,读着意味深长。此文语言凝练,句句含情,描写了白鹭的外形美和在不同场景中的美;课文插图与文章意境交相辉映,展现了白鹭如诗如画之美。学习这样的散文就要感受独特的意境之美,感受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有了这样的散文意识,文本的学习会容易一些。
二是关注语文要素。本单元以“万物有灵”(一花一鸟总关情)为主题,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相较于四年级提出的“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要素,从“体会感情”到“了解抒情的方法”,关注到文本的表达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五、六年级文本要素“学习课文如何表达感情”这一指向打下基础。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链接语文要素体系,还要做到单元整体观照。《白鹭》作为单元的首篇课文,应该发挥适当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把情感寄托在描述的事物中,是文章表达情感的常见方法”。以《白鹭》为例,抓住文中对白鹭“外形+活动”的描写,体会白鹭如诗如画之美,学习作者寓情于物的写法。
三是勾连思考题。《白鹭》语言凝练含蓄,表述抽象,如句子“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两个句子分别出现在文章的首与尾,借着“白鹭如诗”的主线,表达了白鹭就是那“精巧的诗”和“散文诗”的形象与意象。课后思考题的第一题“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点明了本课的学习重难点,提示了学习的目标与要求。将课文关键句与课后习题勾连,针对难点,找准教学要点“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有效展开教学,能让学习化繁为简。
从文本特点、语文要素、课后思考题出发来确定教学要点,实际上就是化深为浅、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过程。
三、“深文浅教”的教学策略
《白鹭》的教学内容要点已经找准,如何巧妙搭建教学支架,有效突破课文重点?下面谈谈“深文浅教”的教学策略。
一是自主学习,理清文脉。“深文浅教”即文章深刻,策略浅显。学文的理想状态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从文本中寻找有效信息,进而收获与众不同的阅读感受。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学习主体,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并善于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寻找有效信息。比如第二板块教学“理清文章脉络”,可以分为四步走:(1)自由读文,圈画或批注写白鹭的内容,并交流(自主阅读分享);(2)化“散”为“聚”,学生自由分类(自主学习探究);(3)分类梳理,划分文路:把精巧的诗(色素、身段)与散文诗(场景图)分成两类;(4)整体把握,明晰文脉。这四个步骤,清楚地梳理了文章脉络,也充分感受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二是巧借思考题,读懂句子。理清文章脉络后,文本的条理就清晰起来。“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一思考题,只要读明白以下关键句,也就化难为易了。譬如:
①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②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③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④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1)读明白句子的前提是理解句子含义。句子①告诉我们:色素的搭配,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句子②把白鹤、朱鹭、苍鹭与白鹭比较,只有白鹭大小刚好;句子③告诉我们:因为白鹭的寻常而被人忘却;句子④在理解“忽、分、素、黛”对这些字的基础上理解“色素+身段”的适宜之美。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上,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感受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2)读好句子的抓手是感受作者的情感。句子①感受到白鹭不论颜色还是身形都是刚刚好,在作者看来很适宜;句子②感受到作者最喜欢白鹭的寻常之美;句子③作者告诉我们他从未忘记寻常的白鹭;句子④在感受白鹭“色素+身段”的适宜之美。在充分感受作者对白鹭的钟情时,链接《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东家之子”(美丽邻家女子)的句子,再次感受到郭沫若心中白鹭如美丽女子般美好的情感,读好关键句就明白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真正意蕴。变讲为读,以读促讲,书声琅琅,与散文文体相得益彰,一切都很适宜。
三是用好练习题,以学施教。通过学习,学生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那为什么又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呢?这个问题可以借助以下练习题,以学施教。
(1)观察题目。这是作业本第5题的第(4)题,题干要求先找图文对应的自然段,再给每幅图取名字,右上角的小泡泡则告知了给图画取名字的范例。
(2)自主做题。先把圖文对应找正确并写上序号,再根据提示给每幅图取名字(“怎么样+干什么”),由此可以取名“翩然飞空中”“悠闲在捉鱼”“悠然立绝顶”。
(3)拓展思维。打开思路,拓展学生思维。交流给图片取名字的不同方法如“地方+干什么”,由此可以取名为“空中低飞”“水田垂钓”“树顶望哨”。
(4)引发探究。我们将两组名字对比之后,很快可以发现“悠然”与“望哨”的状态截然不同。引导学生回归文本,进一步探究。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望哨吗?”
“嗜好”的意思为“特殊的爱好”,白鹭的“嗜好”为孤独悠然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对于它的这种爱好,人们猜测为“充满险恶和斗争的望风、盯梢”,所表达的意境与“悠然”不符。因而将图片取名为“树顶望哨”的应该给“望哨”一词加上双引号或者改变为其他更合适的名字。这样一幅幅如画的意境“飞行时的空灵、钓鱼时的闲适、闲立时的悠然”这般美好,自然而然地就能感受到作者要表达的“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情感。
探究到这里,教师还需要适时地将郭沫若先生写作《白鹭》的背景引入,让学生在似懂非懂的朦胧意境中留下一些印记。如此,相信六年级再遇课文《好的故事》,学生的学习会顺利不少。
现在,我们可以对“深文浅教”进行总结:首先基于学情,判断文本之难点,找到难在何处;接着结合教材,找准教学之要点,明白为什么难;再搭建支架,突破课文之重点,探寻如何解决难点。这三“点”连成“长篙”,有序发力,向文本更妙处漫溯,逐步抵达“深文浅教”的幽深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