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锦华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德风小学 广东 深圳 518000)
提高小学教师的德育教育效率是促进素质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教师身处教育一线,对学生和教学的了解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所以想要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首先就需要提高小学教师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但是从目前的小学德育教育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对德育教育的开展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无法得到提升,在具体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下面几点问题就是小学教师德育教育中常见的类型。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虽然小学教材中增添了很多德育教育素材,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小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使小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同时也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但是想要发挥这些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师德育教育的实施中,部分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讲述故事进行德育教育,很少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资源,并且故事的讲述也只是讲述浅层的含义,往往都会借助故事告诉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对于为什么这样做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怎么能开展高效的德育教育呢?甚至还会导致小学生感到教学的枯燥,最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不仅如此,现阶段小学教师德育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是想要开展高效的小学德育教育首先就需要解决这些问题。[1]
2.1 引入生活中的实例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想要提高小学教师实施德育的有效性首先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开展教学,将生活实例和德育教育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到德育教育对实际生活带来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可以营造生活化的教育氛围,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效率。就像我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时候就结合了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授课,在讲述法律法规知识点的时候我引入了某同学偷超市商品的故事,通过故事结合生活实际来开展德育教育,这样可以更直观的体现出法律法规对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观念,以此来促进德育教育效率的提升,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2]
2.2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践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实践,或者也可以说实践是践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时候,想要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帮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德育对自身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并且实践教学也是小学生们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之一,所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不失为提高德育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就像我在开展“遵守交通法规”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就组织学生开展了实践活动。比如我带领学生到学校周围的红绿灯路口和警察叔叔一起指挥交通,通过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直观的感受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当然,除了本节课程教学中开展的实践活动之外,在其他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2.3 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学生的表率和引导。小学生经常会把教师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的举动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再加上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最多的人除了家长就是教师,所以想要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表率,从而使学生学习自己身上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比如我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做好表率就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工作中做到尽职尽责、主动清扫班级卫生等等,这些都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注意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我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习惯,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3]
总而言之,小学教师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提升是推动素质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每一个教师应具有的品质。所以,广大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从而开展高效的小学德育教育,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小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