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2021-11-22 02:07黄美珊
读与写 2021年31期
关键词:应用题导图解题

黄美珊

(福建省晋江市实验小学 福建 晋江 362200)

从数学知识本身来看,它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这种本质上的特征就决定了数学学科的复习不能是零散的,它需要建立起有连续性的体系。但是,在实际的数学复习教学中,部分教师更倾向于按照单元整理复习,这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一定的整合,但却并没有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内化联系。因此,在数学复习课程中,教师必须要将分散在各个单元之中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梳理,做到融会贯通,让知识形成更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的结构。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课程中的应用,就是利用导图的形式将数学的知识点之间联系通过画图形象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内在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归纳总结能力。

1.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Mind Map),是一种帮助人们进行记忆和思考的可视化图形工具,是对大脑思维的形象化展现。思维导图的使用者可以利用图片、文字、图形等多种元素,将信息加以整合呈现。一张思维导图一般而言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衍生的不同方面作为分支从中心向四周发散,分支下的具体内容依然可以作为分支的分支呈现出来。从理论角度看,思维导图可以条理清晰地无限延伸下去,各分支共同构成一种相互联结的节点结构。例如,教师在复习课程教学时,可以引入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层次化、系统化复习,让知识点的脉络、结构更加清晰,全面优化复习效果。此外,思维导图更直观、更有效,以图文并茂的模式呈现出来,它可以通过层级图的方式将小学数学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串联,让学生可以一目了然的理解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便于学生层次化复习。数学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复习时,教师首先应当帮助学生构建出重要的知识框架,然后在根据知识内容的不同,帮助学生做好分类的过程,给学生梳理出完整的复习思路,让学生的思维也得以层次化展开,进而达到全面提升复习效果、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

2.小学数学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策略

2.1 转变复习目标,构建思维框架。传统的小学数学复习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比较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略了思维的培育,导致学生在复习中遇到新题型就没有了解题思路,不知道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题。因此,在复习阶段,教师要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培育,强化学习效果。首先,教师要将数学的概念性知识点做成思维导图的框架,便于学生记忆;教会学生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继而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思维能力;要熟练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解题过程中要学会合理地运用数学概念,提高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例如在关于倒数的知识中,部分同学对于“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的理解存在较大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传递学生记忆口诀,如:“倒数意义很好记,相互依存互不弃,倒数求法更容易,子母颠倒即完毕”,每一部分的知识点整理成思维框架,通过强调“相互依存”,让学生更好的完成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2 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的系统性发展。数学复习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结构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学科的整体性和完整性,这也就是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内容之一。系统性对于数学学习来说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教学阶段,要从这个阶段就建立起学生的系统性意识[1],这样才能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与减(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和方式进行复习教学,首先,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的加减法知识吗?那么请问大家12-4等于多少呢?”当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再根据这道算式让学生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学生可能会联想出许多相关的加减法计算知识,如“先观察12-4这道算式的整体,发现2不能减4,于是把4分成2+2,用10-2可得等于8”“2不能够减4,把12变成2+10,再用10-4可知等于6,再用6+2计算出等于8”“小红有12个苹果,减去4个,用12-1-1-1-1=8,因此12-4=8”。接下来,教师根据学生关于思考途径的回答,将答案一条条地整理在黑板上,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以“12-4=8”为核心,围绕核心将学生们的思考过程呈现出来,从而构建起一幅有关加减法知识的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得到进一步巩固,经过几次这样的思路整合练习,学生将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没有教师引导的情况下,也能将自己的思考过程一一罗列,从而促进自身的思维品质的发展。

2.3 运用思维导图强化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基于数学学科本身而言,知识之间都存在一种“无形”的内化联系,想要完成这些联系之间的良好衔接,在实践过程中能够顺利应用,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思维导图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的复习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键词,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个关键词尽情展开联想,不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任何与关键词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大胆提出来。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则要把学生的答案记录下来,将答案分成不同的层级和模块,再根据层级一层一层去归纳。思维导图已经比较丰富的时候,教师再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冲刺”,对思维导图进行补充。最后,教师与学生再一同对思维导图进行回顾,一层一层再对思维的运转过程进行巩固,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感受其他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得到提升,从而促进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2]。

2.4 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意识培养对于数学学习来说十分重要,往往一道题目并不是只有一种固定的解题方式,想要解决它其实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进行思考,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独立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就是创造、创新的过程,所以在数学复习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只要知识点能够在思维导图中体现出完整性和联系性,那么教师就不应当给学生设置导图制作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出具有个性化的导图。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后,教师要将学生们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让学生对比自己与他人导图之间的异同,从而获得新的想法。

2.5 调整复习布局,强化复习效果。在复习课中,教师必须做好复习的布局工作,使其符合当前阶段的要求,避免让学生盲目复习,若学生盲目复习,会导致学生出现思维混淆的现象。在复习阶段中,则必须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层次化展开,通过思维导图对复习内容进行合理布局,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复习的重点内容是什么,从而给在进行复习时,能够提高复习的效率。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当改变旧方法,采取新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确保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整复习布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探究。这种思维导图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出复习的思路,避免解题思路僵化。在数学概念的复习上,教师应避免让学生用背诵的方式来复习,应使用思维导图将公式的推理和导出过程完美呈现,让学生对概念理解更为透彻,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也可以开展课后复习小组,引导学生参与解题思路讨论,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解题。比如在复习《圆柱与圆锥》时,教师可以先讲解的圆柱、圆柱的概念定义,这部分知识是重点内容,然后利用思维导图一步步展示圆的面积、周长,再到圆柱圆锥的体积,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相关的点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应该从哪几个步骤入手进行复习。通过这思维导图的呈现,学生可避免思维出现混淆的现象,清晰的掌握公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2.6 基于思维导图传递解题技巧,优化解题思维。为强化复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除去基础知识、概念讲解外,还需要加大对应用题技巧和解题思路的传递。首先,需要让学生学会审题,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审题,通常指审视题干,提出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让学生能够学会处理数学信息,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发展为终身习惯,让其快速、高效的解决数学问题,例如数学中的一些产出、成本、利润、效益等名词,教师同样可以将之画为思维导图,何种计算题会出现哪些名词,都需要进行明确的规划。因而,小学数学在应用题复习中,首要在于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解题思维,让学生能够走进题干中,深刻掌握其表达含义,提取其有效信息,划出题目重点,确定解题思路,进而在考试中有效解答应用题。例如,对于一些数字较多、信息较多的应用题,教师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进一步细化,如第一步,找出主要信息,第二步,找出数量关系等,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一步步发散思维,进而有效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先将有用的信息圈出来,然后分条填在表格里,发现部分应用题题目看似很长,但是考得知识点比较简单,是一道典型的和差问题,通过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复习应用题,既能让学生让自己的思路清晰化,也能帮助学生高效的解决应用题。

结束语

结合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在当前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政策背景下,学生不仅要完成基础的知识学习,对其自主探究能力、归纳整理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想要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首先要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在脑海中形成内化的联系,使知识构建起系统,因此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运用十分有价值,不仅可以让复习的步骤更加清晰,也能对整体有完善的把控,教师在复习授课过程中应当给予一定的重视。

猜你喜欢
应用题导图解题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第6章 一次函数
巧用比妙解题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