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淼
(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镇江小学 吉林 白山 134300)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写作、表达和语言技能的关键。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相对较低,小学生不熟悉作文教学相关的内容,这不仅仅与学生的词汇量息息相关,同时也与学生的阅读量有着很大的联系。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习者更多地了解课外阅读知识,理解更多的表达方式,收集优美的句子和经典词汇,并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写作过程中,从而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因此,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写作有积极的影响。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知识模块。在阅读中,课外阅读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小学生对阅读很感兴趣,因为所有的阅读材料都像一个故事,在阅读中可以找到快乐。小学语文老师在写作教学中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写作技巧,理解写作要求和重点知识,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进行“观察校园内的一处景物”这一写作内容教学时,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教学之前先完成一个课外阅读,阅读的材料可以是写景或者写物的,然后教师在教学中将自己认为比较经典的词语或者句子挑出来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习者理解阅读,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在家庭和学校的保护下,小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太少,也削弱了小学生的社会意识。小学生可以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从而增加对社会的认识。语文教师可以帮助小学生选择一些比较热点的话题、社会百科全书等学生感兴趣的书籍阅读,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爱国主义,帮助小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即使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也可以保持自己的本性,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写作中有更加深入的想法,来增强小学生的人文情感。
在实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可以选择足够的写作内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必须意识到阅读素材的积累,而课外阅读就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个有效方式,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储备量,通过增加阅读素材,让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利用这些素材来创作高水平的文章。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老师在对“祖国在我心中”这一写作内容进行讲解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多积累相关内容的素材,在课外阅读中体会到对祖国的热爱,教师可以选择1到3篇文章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词汇和经典语句,掌握阅读技巧,通过这种阅读和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在写作中运用写作技巧,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通过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体会丰富多彩的世界和故事内容,课外阅读内容给了小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去体会不同的画面,在书籍中无论童话故事、神话故事、诗歌还是平淡的描写,对不同类型的人和物、喜与悲、美丽的自然景物等等,每个学生脑海中都有自己的画面感,为学生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心理世界充满幻想,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课外阅读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扩展他们的视野,大量的阅读让小学生在无形中塑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培养发散性思维,让他们在写作时可以发挥想象力,写出更好的文章。
在学习语文写作的过程中,小学生积累素材资料和词汇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小学写作,也离不开明确的方向和中心,写作方向是整个写作的核心,也是灵魂,有了明确的方向,才能围绕写作方向写出好的文章。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了解社会,利用课外阅读,学生可以开阔眼界,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课外阅读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清楚地把握写作方向并合理利用阅读过程中优美的句子。比如,教师在《给远方的小朋友写一封信》这一写作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写作方向,将写作的方向集中在描写山区贫困儿童或重病儿童的文章上,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去了解这些孩子,从而激发内心的真实情感,在情感的熏陶下才能写作有意义、有水平的文章[2]。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和家长需要共同努力,为学生搭建阅读的平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