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芳敏
(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福建莆田 351200)
审辩思维又称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精确性、真实性、价值和性质进行判断,让他们对相信什么与做什么做出合理决策。虽然高中生经历了初中阶段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但是历史是一门十分强调真实性的学科,而且高中历史知识更为深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使其学会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在这里,笔者就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使学生拥有牢固的历史知识是前提[1]。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要注重教授基础性知识,带领学生全面解析某一具体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意义及启示等知识,使其厘清历史事件的整个发展脉络,锻炼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使他们的审辩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
例如,在开展“鸦片战争”教学时,笔者先设置了一个问题串:“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正义之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英国为何会以此发动鸦片战争?为何中国会失败?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鸦片贸易与当今的毒品走私有何区别?”再引导学生学习虎门销烟,对比当时中国与英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情况,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然后指导他们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让他们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影响。之后,笔者运用同样的方法带领学生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他们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及影响,正确认识和分析鸦片战争的性质与原因,从而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能力。
历史是在讲述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与现实社会不在同一时空内,为正常教学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尤其是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与初中相比深度有所提升,为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借助图片或影视资料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的历史情境,唤起他们的感性认知,使其合理科学地分析与研究[2]。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史实为基础,不能盲目使用,以免造成学生产生错误的判断,影响他们审辩思维的形成。
例如,在进行“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学时,笔者先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地图,以动画形式先后显示澳门、香港、台湾与祖国分离的过程,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及学习兴趣,自然过渡到新课,再播放香港回归与澳门回归的视频,以此创设情境和渲染氛围。之后,笔者提问:“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分别是什么?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何不同?”再让学生回忆相关的近现代史内容,并在大屏幕上展示答案搭配地图,培养他们阐释与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最后,笔者在课件中以表格形式展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表格,并派代表上台展示答案,评比哪一小组概括得最准确、精练,从而发展他们的审辩思维。
从整体视角来看,历史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但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有很多类似的事件或人物。要想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教师就要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拓展他们的思维宽度与深度,让他们类比、分析与研究历史[3]。对此,在讲解新知识时,高中历史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忆一些与之相关的内容,可以是类似知识,也可以是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社会状况,帮助他们全面分析历史内容,使他们了解过去,展望未来。
例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时,笔者通过播放电视剧《太平天国》片头及主题曲导入新课,带领学生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发展与失败过程,并重点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引导他们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与教训进行简单评价,使他们初步感受历史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和视角。接着,笔者提问:“与太平天国类似的运动还有哪些?”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如陈胜、吴广反抗暴秦,东汉末黄巾军起义,唐末黄巢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等,让他们重点分析太平天国与义和团两次运动的异同点。如此,把新旧知识有机串联起来,既活跃了学生的审辩思维,又拓宽了他们的思维广度。
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是不容置疑的,其原因是历史讲述史实。但是,这些见解不正是编者们的理解吗?所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思考与质疑,围绕某一历史事件的意义或历史人物进行自由讨论,各抒己见,积极发表个人见解,使他们在交流中纠正、补充或完善观点,让他们的思维发生碰撞和相互启发,从而学会用批判性思维重新审视和认识历史[4]。
例如,“辛亥革命”一课的难点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客观评价。笔者先从课本、网络等渠道收集信息,带领学生学习有关兴中会、同盟会、革命党与改良派论战、广州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等基本史实,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基础知识、历史认知及课外资源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展开辩论,鼓励他们质疑,提出个人观点,从而培养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授课前,教师会提前备好课,目的是确保课堂教学的流畅性、紧凑性与完整性[5]。但是,这样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即只有教师提到的知识点,学生才会学习和讨论,他们主动学习的机会较少,以致思维不够开阔,影响审辩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依据教学计划尽量多设置一些问题或提供一些话题,并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灵活调整教学计划,使学生拥有更多思考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强化学生的审辩思维。
例如,在实施“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学时,笔者先提出了以下问题:“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刘邦大封同姓王的政策。接着,笔者追问:“汉武帝即位后为强化皇权采取哪些措施?”组织他们分析建立中朝、设置刺史、颁布推恩令的利弊。随后,笔者又设问:“盛唐时期出现‘安史之乱’的原因是什么?对社会造成了哪些严重影响?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等现象出现的本质又是什么?”让学生探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最后,笔者同样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宋、明、清时期,皇帝通过什么手段来不断加强皇权。这样让学生们积极参与的历史课堂,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还能让他们的审辩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总之,审辩思维是学生应具备的重要历史思维,对于学生学习历史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积极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模式,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他们的审辩思维,从而助推他们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