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六国论》写作教学的师古启示

2021-11-21 09:34付月云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六国论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付月云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得到知识的培养与熏陶,而更为关键的是,还应当让学生产生良好的思辨能力,以利于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面对未知领域。现以苏洵《六国论》教学为例,指导学从借鉴与质疑两个角度进入到臻于理想的学习状态。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六国论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即只纠结于具体的字词释义,而忽略了从宏观上观照一篇文章的美感于教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教学的遗憾,特别是个别教师信誓旦旦地打着“堂堂清”的招牌,将目光的关注点置于易出考点上,只要求学生认识考点、熟记考点,而实际上只达到了知识的灌输要求,却未能让学生受到有效的实战训练,难以让学生真正接触语文,认识语文,应用语文。为了改变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一些教材经典篇章作品时,应当带领学生既能师古,又敢于疑古,使学生从课堂上感悟到不一样的精彩,现以苏洵《六国论》一文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对宏观结构的把握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严谨有序的结构里面,发现科学构思的妙处。对于《六国论》这篇文章来说,其结构之完整,层次之分明,递进之明确,都是显而易见的,可谓一篇难得的示范性议论文作品。该篇文章的具体表现可以作如下分析。首先,它具有开门见山的长处,在文章首段,便直接说明核心论点,即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样的写法,一方面是对题目的紧紧相扣,另一方面也使得全篇有了得以统摄的根基。其次,这篇文章包括了两个分论点,其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其二是不赂者以賂者丧,这两个分论点一正一反,是对中心论点的进一步发扬,保证了文章论述的严密性。再次,在文章的第三和第四两个段落里面,分论点的逐步铺陈,反复论证,也可谓亮点频出,其首论韩、魏、楚几国的争相赂秦,从而出现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结果,后论齐、燕、赵几国的未曾赂秦却因失去强援而不赂者以赂者丧,同样是受弊在赂秦主因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六国若是均不赂秦,一致抗秦,则秦人便不可能灭亡六国。在接下来的段落里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是六国灭亡的一个小结,由此直接引申到文章最后,总结了这段历史事实的教训,可谓水到而渠自成。教师在对这篇文章进行讲解时,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字词句含义之后,便需要在宏观结构的把握方面做出引导的努力,帮助学生着重探索本文的完整与严谨式行文结构,使学生从中得到读文与写文的思考,避免在作文创作过程中结构不够严谨,行文没有层次的问题。

二、对丰富内容的借鉴

对于一篇成功的议论式文章来说,其借助多种表现手法,对核心观点进行阐述,可谓是一种特色鲜明的表现手法,对这种表现手法即文章中丰富内容的领会与借鉴,亦应是师生学习《六国论》一文时的重点所在。教师要带领学生体会作者文章观照下对中心论点所进行的论述。比如在《六国论》一文中的第三段里面,即由此引申出了一个分论点,即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而对此分论点加以说明时,其内容便包含了大量的论证性内容,既有正面和反面的双重对比论证,用韩、魏、楚三国之赂秦,指出了秦的战胜而得,以及诸侯的战败而亡两种事实,强调了所欲阐述的秦之所大欲以及诸侯之所大患并不在于战争的观点;也有类比型的论证,作者在事实论证前提下,以推理得出相关的结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其分析可谓精辟。此外,还有比喻的论证形式,用抱薪救火来比喻以地事秦的做法,充分而有力地表明了赂秦之道的不合理性。另外,再看接下来的一段,对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个论点进行分析时,作者则在内容上应用了分层论证的手段,最后再以反面假设的办法深化了该分论点,同时起到了承上启下与铺垫的做用。教师在带领学生基于论证内容进行分析时,还应当看到,本文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方法之外,还能够注意到论述分论点过程中,形象化的描述也可谓是一个闪光点,作者将那些已经消失的历史大事件进行了生动灵活的描写,使读者易于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的感受,这种论据明确、内容表达形象的写法,让文章显得丰富丰富多彩,是非常值得学生关注的。

三、对作者创作的思辨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作者和作品,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中的文章,特别是一些古代篇章作品时,不能缺少质疑问难的环节,师生共同对作者创作进行思考与辨识,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我们看《六国论》这篇文章,一直以来都是政论文里面的经典作品,可其虽然具有论证周密的优点,却也并非全然无懈可击,如果认真揣摩,还是可以发现其中一些有待斟酌之处的,而这些地方恰可以用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使之不必盲从于教材,敢于提出质疑,敢于走向独立思考的境界。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即可以安排相应环节,使大家找出文章里面的疑惑乃至欠妥之处,以实现师生的共同交流。

比如有些学生会对“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这部分内容提出独特的看法:燕国的灭亡时间虽然比较靠后,其原因虽有“用兵之效”的因素,但最为关键的却是秦昭王的远交近攻之策,从历史地图上能够看到,在六国里面,燕国和齐国的地理位置距秦国比较远,若想灭燕,就一定要跨过赵国和魏国的阻隔,这是很难做到的,也违背了秦国的基本国策。也就是说,文章中“用兵之效”的说法,实际上是有待商榷的。再比如有些学生并不认可文章中说的燕国灭亡因为“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的提法,指出此提法只是以一个偶然事件当作历史发展的必然原因,无法让人相信,强秦灭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荆轲出易水,刺秦王,只不过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小插曲,并未对历史造成太大的影响,即使燕国没有刺杀秦王的行为,燕国也并不会因此而避免灭亡,作者把偶然情况作为必然原因的做法,并不符合逻辑。而还有学生认识更加深刻,能够把苏洵的这篇《六国论》同杜牧的《阿房宫赋》结合起来分析,对六国上层统治者的做法给予评判,用“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说明了六国灭亡实出于统治者的无能。总的说来,当教师给学生提供质疑和思考的机会时,学生便完全有可能相互印证,让自己的认知程度不断加深。尔后,再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理性分析,让学生心中的疑惑得到验证,明确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谬误的,还有哪些疑惑暂时无法解决,需要留到以后继续研究。

千古留传至今的《六国论》一文,所展现出的是作者苏洵无尽的爱国之情,其在文中所发出的激昂呐喊,浅吟低叹,都具有一种十足的感情外化力量,在文中泼洒洋溢着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一方面固然要指导学生学习这种浓烈的情感担当,另一方面也需要帮助学生在理性思辨的角度对其加以审视,从而端正自己的知识吸收、技能发展与情感形成态度,在短短的课堂时限内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通联:江苏宿市宿豫中学]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作业实现个性化及靶向训练,崂山区实验初中通过日常教学数据分析,将作业分成多个层级,设计基础题、提升题、拓展题,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崂山三中数学组根据学科特点,重视错题汇总,布置靶向作业,并进行适量变式训练。学生把错题做对后,该题就会从本人错题库中移出,这样避免了机械性重复性作业,减少无效学习时间。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还进行了“项目化”个性化作业设计、崂山八中探索推行菜单式作业等。

——《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9日

猜你喜欢
六国论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读议练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异文 训释词义
开门见山,明明白白亮观点——从《六国论》学写议论文的开头
简说《六国论》之论证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