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成
【摘要】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抓好德育教育,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才能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校长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自己也在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了解教师和学生的特点,采取先进的理念改善教师和学生的状态,引导校园形成良好的风气,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鉴于此,本文对高中校长的德育教育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校长;德育教育;教育方法
一、高中校长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1、校长的全局领导作用。要想抓好学校的德育任务,校长就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正确定位校园文明,并带领全校师生共同落实相关政策。作为学校的“一把手”,校长要在全面了解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统筹学校里外的大事,把握政策中心内容,从而领导全校师生的工作。
2、校长的管理作用。校长担任着整个学校的管理工作,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管理体制和保证机制。校长应做好管理体制的改变和革新工作,保证德育工作受到标准的制度约束,真正注重德育工作,并将其细化为日常工作的规范,从而详细指导所有师生的日常工作。
3、校长的师资建设作用。要想抓好学校的德育任务,校长要做好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承担了很多的德育工作。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了受育主体一一学生的受教育程度,而教师队伍的素质应由校长的亲身示范、用人理念、用人眼光和管理水平来引领,所以说,要想抓好德育任务,校长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极为重要且迫切的。
4、校长的人格示范作用。要想抓好学校的德育任务,校长除了要具有优秀的领导管理能力和政治敏锐性之外,本身的示范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代表了学校,影响着整个学校的师生。
二、高中校长的德育教育方法
1、树立教师榜样。高中校长开展德育工作,能够通过关注教师的道德素养突出教师的榜样力量。校长关注教师的道德素养,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让教师发挥榜样作用,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校长在与教师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部分教师没有肩负起以身作则的责任,难以给学生形成榜样指引作用。为了加强对教师的道德培育,校长在管理教师的时候,组织教师开展了道德知识小讲堂,立足教师这一特殊身份,展开了对教师的教育。教师在道德知识小讲堂中明白了教师的工作不仅有教书,还有育人这一项,应加强对学生好的方面的影响,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自觉地跟随教师前进。为了让教师重视道德素养,校长还将教师的道德素养纳入考核范圍,提高教师的警惕心。教师在学习道德知识的过程中,对自己以往与学生交谈过程中不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形成了强烈的道德责任感,能够养成不迟到、不早退、爱护校园环境等良好的道德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
2、做好学法指导。高中学习和初中学习截然不同,教学目标有了较大的变化,知识跨度大,知识量剧增,可以说从初中到高中是要跨道坎,而不是上个坡。初中注重直观教学,反复讲解。而高中更注重分析、探究、创新、独立思考。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长期形成记忆套用的学习模式,上高中以后出现上课基本能听懂,课后基本啥不会的现象,使个别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对一些适应性差,情绪不稳定的学生要及时疏导谈心,帮助其走出困境,特别是对于初升高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落差太大,心态更容易波动,更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失重感,所以老师要让学生明白初高中学习的差异,让其端正心态,明白高中学习的特点,及时调整心态改变学习方式,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多和老师交流,不懂就问课堂上不留死角让,让主动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步入高中学习的快车道。
3、发掘个性潜能。德育在高中阶段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要担负起重要的管理责任,始终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展,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本着生本教育理念,不断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因材施教,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进步与发展。
4、联合家长力量。家长是对孩子影响最深的人,教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充分关注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在实践教学中要认识到家长的教育力量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家校联合,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力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学校可以组织由班主任牵头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通过开展家长交流会、家长系统课程等让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关注高中生的心理状态。在家长交流会中,既可以邀请心理健康专家及优秀家长分享教育孩子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在成功案例的分享交流中让家长意识到自己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及时通过社交平台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同助力孩子成长。可定期通过微信、QQ及邮件等通信工具围绕学生的日常情况及德育思想状态与家长交流沟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得到更多的反馈,并将其作为教学参考,在今后的德育教育中实施有针对性的策略;同时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德育教育对孩子综合素养的提升作用。家校联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高中阶段的德育质量。
结语:德育是所有教育工作的源泉,也是学校教育的重点。校长必须将德育任务放在心中,拿在手中,落到实际中,真正让德育深入人心,走出空洞,触碰心灵。总之,校长需要合理运用一切有用资源,克服不利因素,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贺.对高中德育校长管理新模式的思考[J].祖国,2018(6):161.
[2]杨喜.浅谈如何增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考试周刊,2018(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