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材文本与高考问题的精准衔接

2021-11-20 08:38田金雷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田金雷

[摘   要]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大多数省份已严格按照国家最新教育方针相继使用新教材。当前的考试机制更加注重对学习主体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而这种仍然以试题分数为检验标准的学科核心素养考查机制并无前例、经验可循。因而,在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如何精准把握命题方向,以实现“高素养、高能力与高分数”,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新问题。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材文本;高考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1-0063-04

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面简称“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是广大一线高中历史教师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试以新课改先进地区——浙江省的历史选考真题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研究历年具有代表性的选考真题精准解读教材文本,掌握新课程标准与教材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对教材文本所展示的历史本质和逻辑演变中比较准确地把握命题方向,最终在提高学习主体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完成课程教学,并切实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以此构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新范式。

一、浙江省选考真题考向特征分析

从考试评价机制角度出发,学生内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对一定时空内历史特征的深度理解和以历史逻辑为主线的知识系统的构建。从命题角度来讲,非选择题部分的设置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方式。因此,对非选择题部分进行研究具有重大价值,也是提高学生考试分数的重中之重。

(一)题目导入分析

在非选择题部分,首先要解决的是题目导入的分类问题。在分析历年选考真题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题目导入归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程序型导入,第二类是指令型导入。程序型导入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为主,其功能在于引起注意。指令型导入可具体分为两种:一是宏观指令型导入,其作用在于阐述历史学的功能,舒缓考生考试紧张情绪;二是微观指令型导入,其作用在于提示答题的具体方向,引导考生依据材料迁移大脑中储存的相关知识,以达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微观指令型导入的题目在整个试卷结构中处于最高层次,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二)材料选取分析

试题的核心部分之一是材料,而选取材料需重点考虑材料的来源和内容的择取。

1.史源。历史学科包含的材料是非常广泛的,凡是关于人类的各种信息都可称为史料。而史料的来源,即史源,关乎史料的价值性、客观性和真实性。判定史料能否运用的标准在于其是否具备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这个标准之下,对史源进行归类是符合历史学科规律的。史源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绝对性史源,即客观地叙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不作任何主观性的评论。绝对性史源的载体主要是史籍、原始文件及考古成果等。第二类是相对性史源,即在叙述客观历史的同时,对相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带有某种价值观的主观评论。相对性史源的载体主要是后人专著和文章评论等。两类史源均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并无优劣之分。两类史源在使用领域上,中国史是比较合适的,而外国史因在翻译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脱离原著本意,进而失真的缺陷,所以不适合。要改进这一缺陷可从以下三种途径进行:一是直接引用外文,这对于大多数以中文为母语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二是引用国外学者的中文作品,这要求对作品中的史实和观点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进行审核;三是引用中国学者研究国外历史的中文作品。这三种途径可针对不同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而差别使用。

2.史料内容的择取。史料内容是试题的主心骨,体现了试题的立意。所选取的史料内容往往具备以下特征:(1)以对人类文明进程具有推动作用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为核心内容,并在文明的同质性基础上突出地区差异的方向,以及相互交流的积极取向。(2)在具体内容方面,选取有关促进社会发展的政治创新制度、经济新理论、科技新进程、生态新建设、国际新合作和宇宙新探索的内容,同时关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类的心理共同诉求以及体现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等内容。(3)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线,全面贯彻国家意识形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4)史料内容与教材文本紧密结合,突出知识体系下的引而不发, 即以史料的中心内容突出历史逻辑和历史规律的变化,并且引出教材文本的相关知识点,同时着重考查学生在对史料的理解、归纳和整合的基础上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其在家国情怀的引领下,以唯物史观为动力,在一定的时空框架下,以史料实证为指导,开展动态的历史解释。从以上可以得知,新课程标准是对以往经验的高度升华和对未来教育进程的宏观把握。

3.史料呈现形式。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史料内容是对不同性质史料的恰当运用、对历史规律的客观遵循和对历史学科的尊重及敬畏。在分层研判浙江选考试题和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后,发现史料主要有四种呈现方式:(1)文字型史料。此类型史料是自20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以来命题的核心史料,见证了历史试题的成长及变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结构型史料。这种史料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历史知识间的承继关系,显现出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在逻辑生长处设問,以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3)图片型史料。此种史料是近年来命题的一个新方向,其优点在于更贴切地表达出历史的美感,使历史试卷整体活跃起来,也是近年来以图证史、图史互证等史学研究方法的体现。其缺点在于图片包含的信息量较大,需要通过与图片主题密切相关的设问来引导出其所要显示的历史知识,并能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自身知识。这样的史料呈现方式需要命题人具备深厚的史学功底,难度较大。(4)表格型史料。此种史料通过项目比较的形式突出历史发展的差异性,并从差异性之中解读出文明的多元性,再进一步把握历史的主流方向。(5)数据型史料。此种史料符合人类心理对知识理解的特点,以数据的变动体现历史现象的变化。

由上可以明确地知道,史源、史料内容和史料的呈现方式构成了试题史料的主体结构,它们共同体现出历史学科所具有的传统性、时代性和内生性,并独立承担着中学历史学科对学生的知识层面和思维层面建设和考查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时代下文科建设的新要求、新方向和新的实施步骤。

(三)设问分析

试题的另一个核心部分是设问,而设问方式体现出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要求、思維水平要求和价值观考查要求。对于试题史料而言,设问起着解析和重构的作用;对于教材文本而言,设问起着调动文本知识的作用,并决定着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从试题制作的方向而言,设问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角度、广度、深度、语言规范和逻辑。

1.设问角度分析

设问的角度指的是知识点的性质方向。从广义上讲,知识点的性质可以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大的层面;从狭义上讲,知识点的性质指的是具体的知识是否具备可再生性。如2020年1月浙江选考卷非选择题第26题的设问角度为案例解读。第1小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1840年后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4分)从广义上讲,此设问为政治角度,战争属于军事层面,而军事是政治的反映;从狭义上讲,该设问为不可再生角度,发生过的战争并不能预测在未来是否还会再次发生,并不具备对社会的推动作用。第2小问: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三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是什么,这一方案的根本点在哪里?并简述其基本内容。这一方案对推动祖国完全统一有何意义?(6分)题中的方案指的是“一国两制”。从广义上讲,该设问仍为政治角度,外交是内政的延伸;从狭义上讲,该设问为可再生角度,“一国两制”是具有生命力的,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重大国家方针和政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从分值来看,可再生角度设问的分值要高于不可再生角度设问。

2.设问广度与深度分析

试题命制的最核心部分为设问的广度和深度,它们不仅承担着对史料信息解读的任务,也是课堂教学质量检测的重要手段,还是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手段。

从对历年全国卷和各个自主命题省份试卷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来看,设问的广度和深度可以分为前后递进的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对教材核心知识点的重点考查,侧重于对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的检测。第一个维度主要包括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历史事件的原因(目的)、核心内容、特征和影响,历史现象的本质和由本质体现出来的历史规律,不同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第二个维度承接第一个维度,侧重于对学生历史思维的评判。在综合分析大量的试题后,笔者认为第二维度所考查的历史思维可以用如下文字进行表述:(1)归纳史料中核心信息的能力。(2)在归纳不同史料核心信息的基础上比较其中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并且调动储存知识对产生差异和走向共同性的因素进行阐释的能力。(3)分析一系列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史料信息,并选择其中的一种信息,运用证据链的史学论证方式对其出现的历史现象或规律进行因果溯源,形成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合乎历史规律的历史解释,其载体为史学小论文。具备这样广度和深度的设问最能检测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及文科综合素养。在思考设问的广度和深度时,有一个关键问题:什么样的知识点为核心知识点?从课教论的研究视角出发,位于历史节点或对历史社会起推动作用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即为教材文本的核心知识点。新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水平3和4即是上述第二维度的体现。

3.设问语言规范分析

在设问的语言方面,不同的学习主体因其知识结构的差异而对同一问题文本可能有不一致的理解,甚至会产生偏差,因此文科设问对语言的要求十分高。

高中历史学科的设问语言是十分规范的,程式工整严密。对2020年7月浙江省历史选考卷进行分析后,发现历史学科的设问语言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1)指向明确的作答主体。以非选择题第26题第一小问为例: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5分)在此问中,作答主语清晰,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不会出现作答目标模糊的问题。(2)具备历史哲理的文学语言。以非选择题第28题第三小问为例:从“观百姓”“存百姓”到“谋幸福”,从家天下到天下为公,一以贯之地体现了中华优秀政治文化中民生理念的价值立场和家国观的历史跃升。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从“存百姓”之“存”的立场出发,以唐太宗为例,分析指出唐前期在土地制度层面践行“存百姓”的举措与具体内涵。②从“谋幸福”的视角分析,分别说明毛泽东为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做的探索与实践,以及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民生问题的思考。(6分)其中,“从‘观百姓‘存百姓到‘谋幸福”本身体现出历代执政者对民生问题的不同认识,反映出历史的变化,是历史事件由具体上升为抽象哲理的体现。(3)动宾式结构的表现形式。以非选择题第27题第一小问为例: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古希腊文明形成的两大要素,指出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例举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的重要改革。(5分)其中,“概括”“指出”“例举”为使动词,紧接着的是以定语修饰的宾语,此种语法结构是设问语言的主要结构。

二、问题的精准突破:教材文本转化为历史问题的功能

通过对浙江选考真题进行分析,且对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水平进行深入解读后,可以明确地得出以下结论:(1)新时代下的高中历史学科教育更加注重在教材文本知识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2)新的考试机制以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关系国计民生和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问题为主导方向,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3)新时代下学生作为学科课堂的主体,其继承历史文化知识的主要手段为培养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其在经过高中三年递进式的学习后,将成为具备一定史学视野和史学探究方法的自主研究者。

针对新时代下高中历史学科的新特征,如何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高质培育,同时达到比较高的考试水平是一个重大的学科课题。在参阅了众多前人研究成果后,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笔者得出以下结论,以求教于学界同仁:要将教材文本作为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物质载体,最关键的一点是实现教材文本的问题化输出,以达到高水平的学业质量考核要求。教材文本转化为问题文本的核心在于什么样的知识以何种方式转化为何种问题,以使学生完成从理解记忆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历史课程学习,并在课程学习中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问题设计中,不仅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和微观把控,还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技术上的:如何在问题分层框架下进行知识归类,并且在对知识性质的归类中培养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第二个问题是学科内容上的:如何在研读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文本的基础上提炼出历史节点的首要问题、核心问题和重要问题,同时注重一般问题的课前任务布置。在设计的问题中,要有明确的时间、空间和历史逻辑的变化这三个知识维度。由于对教材的解读视角有差异,首要问题、核心问题和重要问题只是对教材文本的一种结构化解读,最重要的是能够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这也是在新的考试机制中使学生取得高分数的前提。从对新课程学业质量水平的研究来看,未来的高考命题有两个大的方向:一是对教材文本知识逻辑结构的考查,二是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五大核心素养的考查。

从以上可知,在对教材文本问题化输出的过程中渗透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必经过程,是提升学生高考分数的关键环节,也是未来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范式之一。而如何把教材文本转化为首要问题、关键问题和重要问题,是一个重大且需长期研究的课题,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及史学工作者的长期努力。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丛书(历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柳   紫)

猜你喜欢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简论教育装备与历史学科的关系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