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高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在高校育人实践中,信息社会发展、国内外形势变化、高等教育步入新时代都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社团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和挑战,催生了高校学生社团改革。把握高校学生社团改革的内涵与意义是推动社团工作革新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通过管理层级提升、管理结构再造、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方式更新、创新引领模式实现学生社团管理体系的整体升级。
[关键词]政治建设;学生社团;管理体系
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是高校党建的核心要义,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组织的重要形态,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党的政治建设为做好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根本保障,同时推动新时代学生社团改革发展也是高校在实践中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途径。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内涵、特征与功能定位
社团组织“具有配合社会整合,维系社会、政府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功能,社会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①。《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学生根据成长成才需要,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在高校党委的领导和团委的指导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团体。—高校学生社团来自学生群体,作为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校园交往需求的一种普遍组织形态,广泛存在于高校校园,数量多、规模大,具有群众陛特征;社团由学生自发结社而成,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自愿选择参与的结果,社团的管理与运行也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具有自发性和自治性特征;基于以上特征,学生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多元化必然导致社团呈现出多样主题、多元文化,形成了社团的多样性特征。从社團功能定位上来看,首先,高校学生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有效地建设引导,社团能够成为开展思想引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平台载体,同时作为校园重要的文化阵地,社团也容易成为思想潮流传播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其次,社团是学生专业拓展的创新平台,社团中学生专业背景多样,知识结构丰富,社团的开放型平台为学习资源获取和汇聚提供了更多可能,实践型环境也让社团行为成了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的良好补充,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证精神;再次,高校学生社团是实现组织育人和实践育人的重要空间,学生社团在高校首先作为学生组织的一种形态出现,是学生群体自发聚集的形式,因此也成了教育有组织化地抵达学生的重要组织通道,社团的自我组织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在组织中实现团队合作、项目管理、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学习机会,具有组织育人和实践育人的重要功能;最后,高校学生社团是推进“三全育人”的实践场域,社团指导教师来源广泛,不同类型社团在社团活动开展中与学校各类主体发生全面对话,是全员育人的具体实践场景,同时社团丰富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覆盖了学生成长的多个方面和整个过程,是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体现。②
二、高校社团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与主要原因
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日益规范,育人效果不断提升,社团的蓬勃发展积极推动着校园文化繁荣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但与此同时,社团建设与管理实践中也暴露出各类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社团发展存在自由化倾向,社团活动的自转现象突出,思想引领有效性不足,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化要求社团作为思政教育载体之一,在目标上锚定思政育人目标,在方法上适应社团自身特点,在推进上实现相互协同衔接。但社团运行实践中,由于社团由学生自主建立、自我运行,多元化与个性化成为社团组织的显著特征,缺乏行之有效地进行针对性思想引领的方法。二是社团文化受多元思潮冲击,意识形态的守关压力加大,同时社团管理体系重心偏低,与社团管理工作日益呈现的复杂性、全局性要求不相适应。高校是社会思潮生成、传播的重要场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学生社团文化特征鲜明、思想观念活跃,社团活动和交往容易使错误思潮传播扩散。而社团管理依赖主管部门的日常实践和社团的自主运营,具有重心低、力量散的特点,具体管理者往往不具备必要的辨别力和敏感性,容易导致政治方向上的偏差甚至失控。三是社团育人力量薄弱,管理主体单一,与社团规模不断扩大、类型不断丰富和个性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社团指导教师来自高校各类岗位、各个单位,普遍存在职责不明晰、缺乏约束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的问题,同时随着社团的蓬勃发展,社团类型、规模的不断增大更加凸显了育人力量的不足。四是社团整体活力与管理难度成正比,而管理方式相对落后,与外部发展环境和社会交往方式的快速变化不相适应。随着社团发展,社团的数量、规模、活动量都呈现出日益膨胀的趋势,为整体层面的社团管理增加了难度。同时,信息社会发展,使得线上线下日益融合,校内外交往频率增加,活动形态更加多样化,社团的组织存在形态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组织边界日益模糊,这些都呼唤社团管理方式更新。
三、加强政治建设、实现社团管理体系升级的路径分析
中国高校学生社团与中国现代大学一道诞生于近代救亡图存的教育救国实践中,并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社会结构变迁、技术手段变革和个人需求变化而蓬勃发展起来,高校学生社团的数量、人员规模、类型、活动量呈现显著增长。在这样的形势下,面对社团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以管理体系升级推动社团育人阵地建设。
第一,以党委领导推动管理层级提升。在高校,党对教育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是各项教育工作的领导力量,在高校内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改革攻坚的作用。同时社团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领域,是育人工作的具体环节,高校党委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责任。因此,以党委领导推动社团管理体系升级既是社团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又是推动高校党委工作责任落地生根的责任所在。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建立党委领导社团工作的新型领导体制,以领导体制保障党委领导、全校参与的落实,另一方面,建立党委领导社团工作的工作机制,以工作机制保障党委领导的实现。此前,大部分高校以校团委为主体进行学生社团管理,或以校团委为主体、辅之以社团挂靠单位模式,学生社团从发展战略、制度体系、管理方式到日常运行、活动开展、人员安排,其校方管理职责均由校二级单位主导。社团工作整体上来说从校园文化角度推进多,从意识形态阵地和学生组织政治空间的角度建设与管理少。因此,建立学生社团指导委员会或学生社团工作领导小组等校党委领导社团工作的新型领导体制可以推动社团管理层级的提升,从而增强学生社团管理的宏观协调能力,提高管理站位,将社团工作与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文化建设体系等更加有效衔接。在此基础上,需建立进一步的管理工作机制,通过会议、制度、研讨与汇报、调研等手段推动党委领导更加有力,将高校党委对社团工作的领导提升层次、落到实处。
第二,以协同共治推动管理结构再造。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空间内学生组织化存在的一种形态,具有自主性强、类型多样、个性化特征突出、结构松散的特点,因此成了高校空间中的—个“小型社会系统”。从“社会系统”视角来看,学生社团管理需要从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改革发展的内涵出发,通过重新架构管理系统结构,促进各要素功能的有效发挥。在高校中,二级单位、教师、社团、学生等作为要素共同构成了学生社团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了高校学生社团的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其中二级单位与社团的关系决定了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结构。二级单位作为管理主体,包括团委、学工部门等主管部门负责整体管理与协调,院系、部门等作为挂靠单位的主责部门,他们负责单个或部分社团管理,宣传、后勤、外事等职能相关部门从自身职能出发在学生社团具体事务层面发挥着管理功能。社团管理系统的实际运行中存在力量单一、协调性不强、力度不够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社团管理往往以团委为单一管理主体,挂靠单位制度在实际运行中无法保障;各管理主体之间无协调机制,各主体都根据自身组织逻辑和运行模式来开展与社团互动;管理力度较弱,存在管理制度缺位、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因此可以通过全校协同推动管理结构再造,这种再造从结构上要求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将以往的单一管理主体转变为多方参与应对社团发展新变化的主体;从分散管理向协同管理转变,让参与社团管理的各个主体能够明确社团发展目标和管理原则、了解社团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发挥各自角色和功能,真正形成管理合力;从弱管理向强管理转变,通过制度建设、资源配套、保障完善和执行改善来推动管理有效性提升。
第三,以制度意识推动管理制度完善。当前时期,高校社团发展面临着外部发展环境复杂化和学生利益诉求多元化的情况,学生权利观念突出,利益表达意识强。借鉴政府在社会治理领域的经验,制度意识和法治思维是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突出要素,也是提升治理效能的有效途径。制度带有长期性、根本性、稳定性特征,是将管理理念落地、管理原则明确、管理过程规范、管理措施公开的有效途径,管理制度的建设可以推动社团管理科学化发展。高校学生社团的制度体系从层次上来说包括全校性、领域性和社团内部制度,从制度内容上来说,包括章程类、建设类、管理类。其中全校性章程是指面向所有学生社团制定的组织规程和办事规范性文本,是全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发展的一种根本性的规章制度,其内涵可包括组织性质界定、社团发展目标、管理架构、各主体权利义务、社团组织制度及组织原则等。建设类制度主要是指学校或相关主管单位制定,针对整体或某类社团的建设发展文件,主要包括建设目标、原则、措施、保障等内容。管理类规章制度主要针对社团管理的组织、原则、方式、手段、奖惩等进行详细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學校、管理单位、社团、学生等各类主体都应当秉持制度意识,通过制度建设将动态的管理过程静态化,将务虚性的学生社团发展共识和原则具象化,从而推动管理科学化发展。
第四,在全过程参与基础上推动管理方式更新。根据学生社团规模、活跃程度以及学校管理体制、校园文化传统的不同,不同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方式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应对社会环境和学生群体的变化,学生社团管理体制也需要充分调动各管理要素,适应学生社团组织特点不断更新管理手段。首先是加强和规范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教师是主管单位根据社团具体领域、专业、类型从所在学校教师队伍中选配的一对一指导力量。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社团指导老师为社团所聚焦领域相关,也有高校采取双导师制度,从业务、管理两个维度配备指导力量。以往社团指导教师存在把关不严、规范缺失、激励不足的问题,部分社团存在指导教师形同虚设的现象。社团指导教师是社团管理至关重要的一支队伍,是社团管理的“第一人”,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应当明确指导教师人选标准、配备原则等选配基本要求,将政治可靠、业务胜任、关爱学生的老师选入指导队伍中来。明确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发挥指导教师在章程制定及落实、社团学生管理团队人员选拔、发展规划、活动把关、应急处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培训激励、政策保障,将社团指导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或职称评定相关要求中来。其次是采取分类管理机制。个性化是社团组织的突出特点,不同类型社团在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人员特征、社会交往方面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其发展规律也不尽相同。社团管理需要适应学生社团组织特点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一方面是针对不同类型社团特点配套针对性管理措施。例如,思想政治类社团的指导教师、社长在政治面貌、理论素养方面的要求要高于其他类型社团,志愿公益类社团在社会交往、资金管理方面要有针对性安排。另一方面,面对所有社团,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活动进行分类管理。例如理论活动、涉外活动、户外活动、赛事活动等都有不同的管理侧重点,可以采取不同的专门化管理措施。
第五,以创新引领构建新型学生社团引领模式。高校的各个部分围绕高等教育育人目标发挥其功能,同时又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征,这构成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合力与张力。社团由于其自我定位(自行订立章程)、自我规划、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而具备了高度自主性特征。同时,社团作为校园的一个部分,学校始终致力于将社团整合入更宏观的学校运行体系中,这便构成了社团引领。在学生社团工作中如果无法形成有效引领,就会使得社团离散发力、无序发展,甚至产生与学校和学生利益不相符的离心力,因此要持续探索学生社团新型引领模式。新型引领模式的关键是要在有序与活力、合力与自主之间达到平衡。从引领内涵上来说,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类型多样、活力强、自主性高的特点,将学生社团功能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创新能力培育、综合素质提升、实践教育、领导力培育等多个方面,学校在相关领域的育人规划中主动将学生社团作为功能空间纳入整体规划中,增强学生社团发展的向心力。从引领手段来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整合模式,也就是通过组织挂靠、项目合作、人员衔接实现既有学校组织与学生社团的充分互动,让学生社团利用其自身的资源参与到学校各项建设中来,在整合互动中充分实现价值。第二种是牵引模式,就是在充分尊重社团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政策扶植、项目扶植、资金牵引、空间支持来引导社团将主要资源投入到学校的重要领域和项目中去。无论是哪种类型,最终希望通过创新引领实现目标一致、资源互动、运行有序、功能发挥的引领效果,将学生社团的力量充分整合进学校的整体发展中。
四、高校学生社团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第一,正确处理党的领导、政治建设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证。党对社团改革发展的领导体现在掌舵领航、把脉定向的政治领导,体现在固心铸魂、凝心聚气的思想领导,体现在运筹有方、实施有力的组织领导之中。加强党的领导与政治建设需要落实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之中。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要落在实处,党的政治建设也要落在实处,落在实处指的是从精神原则到领导体制再到实践路径的贯通。从社团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可以看到,加强党的领导与政治建设不仅是理念,更是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加强党的领导与政治建设的重要空间,高校通过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与检验党的领导与政治建设。
第二,正确处理党的领导、高校社团管理与学生社团“自主性”之间的关系。如果说社会自组织是“应社会之需,补政府之缺”③,那么高校社团就是应学生发展之需,补教育力量之缺。改善高校社团管理要以党的领导为支撑和保障,在校园公共空间内,社团管理是社团有序生长的关键,也为学生社团“自主性”得以展开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和支持条件。社团的“自主性”是对社团作为一种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组织形态的特性描述,这种自我运行的开展必定遵循公共秩序,必定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要求。在处理党的领导、高校社团管理与学生社团自主性之间的关系时候,要避免孤立化和对立化,要用整体性和体系化眼光来看问题。党的领导重在方向,高校社团管理重在协调,学生社团重在发展,从高校学生社团的整个生态系统着眼,党的领导、高校社團管理和学生社团发展是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观察视角,需要整体性看待和系统化处理。
第三,正确处理高校学生社团政治性、社会性、群众陛、生活性之间的关系。在高校中,学生社团作为一种独特的组织形态特征鲜明、内涵丰富,具有政治性、社会性、群众性、生活性(包括学术性、娱乐性、趣味性)的特征。学生社团由学生作为独立个体而组成,是联络组织学生、服务学生的群众性组织;同时社团不同于党团组织和班级,是学生个体在校园公共空间中的聚合,是在校园内部的社会空间中发生的个体再组织,是学生社会交往的组织化空间,因此具有社会陛特征;社团的政治性不是指社团是一种政治组织,而是在高等教育内部的权力关系空间中,社团作为学生个体的组织化形态,代表着某一部分学生的需求与利益,因此具有政治属性;而生活性则是相对于传统的学习空间而言,从功能上讲社团能满足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开展社会交往、进行课余学术探究,但这一切都是在校园第二课堂空间内展开,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化空间,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系统和行政管理系统有所区别。由此可见,政治性、群众性、社会性、生活性四种特性是从不同角度对社团性质的描述,从生成逻辑而言,社团由于其生活性功能而吸引学生结社,学生的自发结社赋予了社团群众性特征,在社团中成员之间开展社会交往,进行利益表达,因而呈现社会性特征,所有这些又构成了社团拥有政治性功能的条件。正确处理高校学生社团政治性、社会性、群众性、生活性特征就是要充分重视社团的政治性特征,充分认知社团的社会性属性,充分尊重社团的群众性特点,充分发挥社团的生活性功能,通过党的领导与政治建设不断提高社团管理水平,推动学生社团健康有序发展。
注释:
①周耀虹:《加强党在社团组织中的影响与作用》,《党政论坛》,2000年第9期。
②韩煦:《高校学生社团育人效能的现状分析及其推升对策》,《思想理论教育》,2021年第1期。
③胡献忠:《社会“自组织”现象与党的青年群众工作》,《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第9期。
作者系复旦大学团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 矫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