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服药依从性的意义

2021-11-16 07:17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9期
关键词:华法林延续性抗凝

刘 曦

(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心血管二病房,辽宁 沈阳 110000)

心房颤动是一种临床常见类型疾病,其属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其可诱发患者许多并发症,其中,对患者进行临床抗凝治疗,是对心房颤动治疗中必要的重要环节,目前,华法林仍然是对该病患者的常用抗凝疗法,但华法林安全性和疗效决定了抗凝治疗的稳定性[1]。研究表明,尽管服用华法林可以降低心房颤动发生率,并获得稳定的临床抗凝效果,但我国学者相应的研究表明,对房颤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2]。中国也缺乏对相关疾病患者在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持续康复结合健康教育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康复方式[3]。在延续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挖掘和妥善处理患者的行为变化过程中矛盾,增强患者的行为变化内在动力。延续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已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糖尿病等相关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康复,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药物依从性取得的一些成果[4]。为此,笔者选取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心血管二病房的80例心房颤动患者,研究延续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服药依从性的意义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辽宁省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心血管二病房的80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临床传统康复方法,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7.00±1.90)岁。其中试验组40例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57.00±1.89)岁,经统计学分析,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纳入临床诊断为房颤超过7个月的患者,患者经过华法林抗凝治疗5个月以上,但其抗凝效果不稳定,患者具有一定沟通表达能力,能独立的参与临床研究,患者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排除标准:存在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对华法林过敏,患者心功能试验不达标,不能独立完成临床研究,不愿参与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根据华法林治疗后的心房颤动患者自我管理特点,为试验组患者在药物依从性行为研究、预防患者心房颤动、栓塞症状监测等方面,制订个性化的预防心肌梗死方案,对存在心房颤动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管理[5]。参与本试验的临床心血管专科护士和主治医师,必须取得国家心理学相关证书,其指定心肌梗死干预措施。在本研究试验实施前,完成心肌梗死相关培训,其旨在提高治疗后心房颤动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该过程遵循延续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五个方面,即同理心、发展冲突、避免抵抗、自我支持和交叉理论模型,临床通过开放式的提问、接受、反馈、倾听、总结5个步骤来对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治疗[6]。本试验对延续性护理联合健康的教育模型进行了反复修改和细化,并进行了临床试验前的研究概述,研究服用华法林后心房颤动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结果和发生心肌梗死概率,以及患者出院后接受电话时面对发生心肌梗死时的应对方法。患者住院期间,临床预防其发生心肌梗死的重点是与患者建立新型沟通关系,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自我管理康复情况,和患者出院后康复情况。临床护士周二、周四(非手术日)和出院后1、4、7个月选择心肌梗死患者,基于患者在住院期间自我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来确定访谈关键问题,确定每次面试的时间。第1阶段(7~15 min):了解患者住院期间遇到的困难,确定聊天主题。如感谢您配合,您最近服用华法林时有无不良感觉?第二阶段(20 min):健康教育(如华法林给药)可以让患者找到自己缺点,并让患者描述自我应对的方法,让他们思考自己情况,并积极采取适当措施,从而找出华法林治疗不足原因,并指导患者进行治疗。让患者找出自我药物管理混乱的原因,例如“ 你知道华法林吗?您能告诉我,华法林使用期间多长时间进行心率监测合适吗?您知道定期门诊就诊和脉率监测重要性吗?”第3阶段(20 min):与患者一起讨论问题解决方案,并从专业角度采访患者,及告知其准确按时用药重要性,临床应引导患者避免不良用药,并使患者能够认同规范化管理护理措施,如“听取我们专业华法林管理方案后你想做什么来配合?”在这个阶段,成功典型病例也可以用来激励患者。第4阶段(13 min):进行临床面谈,预先评估患者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可行性,如“既然你已经决定了这套解决方案,你认为你还需要我们帮助吗?你认为您治好心房颤动可能性有多大?”等。在此阶段,应引导患者来积极的发现问题,为其康复,提供专业临床指导,并对临床解决方案更具体。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仅接受华法林相关健康教育,其内容包括:影响方面管理、心脏监测、生活方式控制,及服用华法林等药物的情况等,责任护士每周组织健康讲座,对患者进行定期电话随访。

1.4 评价指标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华法林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包括6个维度,共计28个项目,每个维度中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431~0.941,采用李克特量表五级评分法,以“经常”到“从不”分别为4、3、2和1分,而“反面”则相反。该量表的高分代表患者具有极佳自我管理能力[7]。根据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评价,将患者分为4个层次。总分<49分为自我管理水平差,49~61分为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一般,61分以上为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良好。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时的自我管理能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后1个月、4个月、7个月,试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比(分,)

3 讨论

华法林在预防心房颤动出现卒中方面获得广泛认可,但华法林在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会存在出血倾向。大剂量华法林引起会患者出血[8-9]。患者不及时服药也会给患者治疗带来影响,导致其临床治疗效果下降,从而影响临床观察药物对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10]。延续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能充分尊重和理解患者想法,并根据患者的服药后的主观感受,和患者对服药中出现的情况,了解相关情况,鼓励患者[11]。使其能够准确的表达患者自己的感受,并能充分发挥患者自己主观性,从而主动发现问题。在沟通技巧等方法中,运用临床激励方法,使患者在指导下,能够改变患者治疗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患者逐步改进计划,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12]。延续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与临床常规健康教育区别在于,它能刺激患者的自主意识,使患者不断完善自我。一方面,患者通过疾病护理,观察并利用其内在动机,提高患者自身自律性;另一方面,使患者能够自发独立的参与治疗和护理,从而改变患者以医务人员为主的传统治疗模式,使患者掌握自我健康问题,改善我国患者疾病自主性低的现状。笔者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提高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服药依从性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猜你喜欢
华法林延续性抗凝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Mutually Beneficial
华法林出血并发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华法林导致皮肤坏死一例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