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桂红
(湖北省广水市育才高中,湖北 广水 432700)
通过与多位高中生的交流得出,许多学生比较反感且认为获益不多的教学方式之一就是枯燥的“题海战术”。首先,高中阶段的习题教学工作,并不是要求教师盲目地利用习题内容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是要科学地设计与安排习题的内容,但这一点恰恰是许多高中教师所缺失的方面。其次,在应试教育与高考压力的双重影响下,许多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过分关注习题训练内容,且无论是课程安排,还是训练设计,往往以高考题为基础,高中生经常听到的“这种题型是考试必考题型”“XX 知识点是一定会考的”等话语,充分说明了绝大多数教师以背离了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初衷,仅仅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单一且死板的练习模式,也使得多数高中生呈现出较为懵懂的学习状态,学习的效率与质量自然难以保证。
仅从习题讲解的过程中来看,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仍旧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且整个讲解过程完全是由教师独自完成的,亦或是“一问一答”,课堂上的有效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高中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参与到课堂的教学工作之中,且指定回答的模式,也仅仅是“表面交流”,教师并没有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学习需求,从而导致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下降。
目前,造成高中生习题教学效率与质量比较低下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于习题的兴趣较低。一方面,习题教学的方式与习题内容比较单调、死板,不仅会使高中生产生较强的抵触心理,认为数学本身就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所以教师在讲解习题时,学生并不会主动地参与进来,进而导致对一些数学问题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并不会深究。另一方面,在教师的要求下,一些学生虽然重点掌握了一些解题的方法或是思路,但在负面心理的影响下,也不会进行举一反三,从而导致习题教学工作效率不佳的问题。
高中数学教师应从自我纠正做起,矫正自身存在的一些教学问题,如不良的解题习惯、解题心态等等。通过自身的模范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意识与心态。学生错误的解题心态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其一是部分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缺少足够的恒心与耐心。其二是部分学生乐于做那些自己可以比较轻易解决的数学问题,而对于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来说,学生的内心
则是抵触的,甚至想通过逃避来解决。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规划习题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心态,为其今后科学地解决数学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在进行习题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阶梯式的训练模式,从一些简单的数学习题开始,一步步提高习题的难度。因为学生对一些难题持有恐惧的心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再难的问题也是需要去解决与突破的,所以教师应注重学生良好解题心态的培养。其次,教师在设置阶梯式习题时,应注重习题难易程度的适中性,难易跨度不宜过大,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最后,在习题训练完成后,教师应及时开展习题讲解工作。习题讲解的内容需要具备一定的典型性,如出错率较高或知识点较为多的习题等。此外,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与感受,这是因为教师认为简单的题目,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很容易地解决。
习题训练内容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重错题的积累,减少错误的再次发生,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如下图所示。
实际上,错题的整理与记录过程,也是学生自我纠错的一个过程,并在不断地积累与复习的帮助下,获得更多的收获,真正意义上掌握解题的技巧,最终实现量变产生质变的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行,我国的高中数学教育事业也应紧跟改革的脚步,做出调整与突破。同时,在开展高中习题教学工作时,教师理应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结合丰富的教学经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的方式与内容,在不断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基础上,真正意义上实现高中习题教学工作的意义与目标,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